李碩勳烈士:我的人生觀是革命


    川南山區高縣山清水秀,縣城邊一座烈士紀念館依山傍水氣勢雄偉,那裏陳列著李碩勳烈士的生平事跡圖片和部分遺物。其中一張發黃的信箋上有這樣兩句話:“死後匆為我過悲。惟望善育吾兒……”字裏行間洋溢著革命先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對後代的殷切期盼之情。

    李碩勳1903年2月23日出生於四川省慶符縣(現稱高縣)慶符鎮一個小資産階級家庭,家境清貧,少年時即立志“成功一事業家”,1923年底考入上海大學後接觸到了瞿秋白、蔡和森等人,致力於學生運動。1926年8月,李碩勳在上海與戰友趙君陶結婚。

    這一時期,年僅22歲的李碩勳不僅立志獻身革命,而且對革命的步驟有了明確的認識。他在給二哥李仲耘的信中説:“我的人生觀是革命,我的生活也就是革命了!革命的步驟當怎樣呢?第一是宣傳,第二是組織,第三就是武裝暴動,奪取政權。”

    1926年10月,李碩勳任中共武昌地委組織部部長,積極支援北伐軍,使葉挺獨立團短時間內補充了人員。年底他奉命參加北伐軍,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政治部主任,在河南上蔡大敗奉軍兩個旅。1927年8月1日,李碩勳根據黨組織的指示,率兩個團官兵和一個重機槍連參加南昌起義,任新編第二十五師黨代表、黨委書記和政治部主任,由於在會昌戰役中表現突出,受到葉挺、聶榮臻嘉獎。此後,他同朱德、周士第等率起義部隊部分官兵轉戰廣東、福建、江西,10月受指派赴上海向黨中央彙報起義軍作戰情況,後在上海、武漢、杭州等地做黨的地下工作。

    1929年秋天后,李碩勳先後擔任中共江蘇省委軍委書記、中共江南省委軍委書記等職,與李維漢、陳雲等同志一起工作,先後派何昆、徐德等大批軍事幹部到南通、海門、如皋、泰興等地開展武裝鬥爭,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四軍、第十七軍。在此期間,李立三的“左”傾盲動主義給各地革命武裝力量造成了嚴重損失。李碩勳多次同省委其他領導同志研究形勢,總結經驗教訓,抵制“左” 傾路線,反對輕舉妄動,主張積蓄革命力量,等待時機成熟時再舉行武裝起義。同時,他還經常教育上海、江蘇在白區工作的同志,不要再幹“左”傾的事,不暴露白區的黨組織,要扎紮實實地積聚革命力量,以便條件成熟時開展更大規模的鬥爭。

    1931年2月,蔣介石調集20萬大軍圍攻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和其他蘇區,李碩勳積極發動上海、江蘇等地的黨、團、工會等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鬥爭,併為中央根據地輸送人員、金錢和物資,有力地配合了根據地的反 “圍剿”鬥爭。

    1931年6月,中共中央軍委任命李碩勳為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廣東的武裝鬥爭在艱苦的形勢下曲折發展,建立了東江、粵北、海南島革命根據地。尤其是在海南島,中國工農紅軍獨立師發展到2000余人,澄邁、定安、瓊東、萬寧等縣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這年7月,李碩勳赴海南島指導武裝鬥爭,因叛徒出賣,不幸在海口市被捕。敵人千方百計想從他嘴裏掏出黨的機密,但李碩勳只説:“我李陶(又名-作者注)是共産黨員!”此外再不吐露半句。他早料到敵人會殺害他,便在瓊山縣監獄裏寫下兩封遺書,託人送出監獄,其中給妻子趙君陶的信中説:“在前方,在後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後勿為我過悲。惟望善育吾兒,你宜設法送之返家中,你亦努力謀自立為要。”

    由於在獄中遭受嚴刑逼供,李碩勳的雙腿被打斷。1931年9月16日,敵人用竹筐把李碩勳抬到海口市東校場刑場。李碩勳高呼著“打倒蔣介石!”“打倒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産黨萬歲!”等口號,從容就義,年僅28歲。

    李碩勳烈士生前,常年輾轉奔波開展學生運動、工人運動,組織武裝鬥爭,與趙君陶結為夫妻後難得相聚一處共同生活。1931年7月1日,黨中央派遣趙君陶到香港開展地下工作。當趙君陶攜兒子李鵬提前到達香港時,喜出望外的李碩勳對趙君陶説:“幸虧你早來一週,如果遲來一週,我已到瓊崖去了。”為了黨的事業,為了人民的解放,李碩勳貢獻出了個人的一切。他不僅是早期全國學生運動的傑出領袖,我軍卓越的軍事指揮員,而且是浙江、江蘇、廣東黨組織領導人之一。他對大革命時期學生運動和土地革命前期軍事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華社2001年 2001年6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