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水危機呼喚科學城市規劃

◆城市化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生態環境可接受的程度

◆生態系統對經濟社會的支援能力長期超負荷運轉

9月上旬,昆明市不斷普降中到大雨。氣象局説這是人工增雨。今年昆明氣候異常,旱情嚴重,據昆明市水利局分析,與去年同期相比全市少蓄水1億多立方米,城市供水和工農業生産用水形勢嚴峻。“滇池流域已經出現以水資源短缺為標記、水污染嚴重為特徵的水危機。水資源匱乏已成為昆明城市發展的最大隱患。”雲南大學生命科學院副院長、昆明滇池保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段昌群博士説,目前昆明市每人平均淡水佔有量僅260立方米,不到國家標準的1/8,是全國14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之一,甚至低於嚴重缺水的北京、天津、唐山,處於全國極低水準。

兩年多來,段昌群和他的研究小組在完成《滇池流域城市化進程與區域生態經濟容量的變化特點》這一課題時發現:“在以昆明為中心的城市化進程中,其發展速度已遠遠超過了滇池流域生態環境可以接受的程度。滇池流域生態系統對經濟社會的支援能力已經達到極限,長期以來一直是超負荷運轉。”

段昌群説,滇池是一個斷陷構造形成的湖泊,在地質史上一直處在湖底不斷升高,湖盆變淺,湖面不斷縮小的狀態。700餘年間,滇池水位下降了6.85米,湖區面積也大大減小。在全國各湖泊中,滇池的單位水面庫容量最低。

滇池地處珠江、元江、金沙江三江分水嶺地帶,其湖水主要靠分水嶺內20余條大小河流的地表水補給。但各河流水源近、流程短,流域內又廣泛分佈石灰岩地貌,地下滲漏率高,地表水補給量很少;滇池四週是山地,沒有較大的開口同外部相通,物質基本上是從山地向湖泊單向流動,形成封閉的迴圈體系。該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磷資源礦産基地,磷的富含量高於一般地區3倍以上。由於自然淋溶和水土流失,大量的磷進入滇池,而其封閉性使磷的排出機會很少,導致磷的累集,水體富營養化加重。

“可見,滇池的生態環境受到先天約束,水資源非常緊缺。”段昌群説,城市文明伴水而生。環湖而生的昆明和滇池地區的經濟也以滇池水體資源為主。

滇池流域面積2920平方公里,但這只佔雲南省總面積0.78%的地方卻集中了全省4.5%的人口,9.8%的農業産值,82%的工業産值,40%的大中型企業。流域內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每年均以10%的速度發展。

50年間,昆明市區人口增長了11倍,市區面積擴大了14倍,城市整體規模遠遠超過了一般特大城市。按規劃,2000年昆明城市人口應在152萬人以內,但事實上,當年實際居住人口超過200萬人。城市規模大大超過了規劃控制指標。昆明已成為我國人口密度最大、人口最集中的城市之一。滇池被四區兩縣包圍,成了昆明的內湖。

研究小組從滇池流域水資源、水環境、大氣品質、土地空間等角度對其生態經濟容量作出分析。分析表明,人類活動和干擾已遠遠超過了滇池生態系統可以接受的範圍;滇池流域經濟資源數量下降、品質降低,並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經濟建設的成果,降低了昆明市的綜合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研究小組的報告説,滇池是昆明惟一的納污水體,目前,滇池最好區域的水質只能維持養殖和工業用水,現已檢出有機污染物72種,其中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效應的物質12種,直接影響用水安全。夏季滇池水面84%被藻類覆蓋,所釋放的藻毒素已到了危險的標準。

昆明城市水源基本上來自滇池流域。全流域平均水資源量只有5.7億立方米,正常年景缺水1億立方米,枯水年景缺水2億立方米。由於缺水,只好不斷地使用滇池水源供水,滇池水資源的短缺又加深了滇池的污染,水污染又導致水資源更加短缺。如今,滇池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已達到60%。根據國外的經驗,一個國家和地區用水超過水資源量的20%時,就可能出現水危機。顯然,滇池水危機已十分突出。

段昌群説,“城市規模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城市的經濟品質、生活品質、環境品質就會下降。我國許多城市人口發展到百萬之後都出現了城市病。其中環境品質降低影響生活品質的問題十分突出。滇池流域地區的很快發展是以巨大的環境代價換取的。”段昌群説,“滇池流域目前可允許的新的污染負荷幾乎為零。昆明即使不再發展,維持現狀,傾全市之力來治理滇池也難確保在較短時間(20年)內達到期望的水環境功能標準。”段昌群指出:“滇池生態環境問題對區域社會經濟的影響已初見端倪。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儘快解決,昆明很可能因水環境惡化而使城市走向衰微。”目前這一問題已引起了許多專家的重視。昆明城市規劃部門一位專家説:城市發展規模強勁雖然給城市帶來了繁榮,但也埋下了苦果。目前的這種發展淡化了昆明的城市功能和城市特色,弱化了它的潛力和吸引力。

專家們認為,昆明的發展離不開滇池可能承載的環境容量。整個滇池流域生態環境的優劣繫於昆明市的發展方式、發展速度和發展規模。雖然社會發展依賴於城市化進程,但不能把滇池流域的衛星城市無限制擴大。衛星城市的發展必須基於生態經濟容量來考慮。

專家們呼籲,考慮到滇池水資源的短缺、水污染的嚴重、水環境的脆弱,根據滇池生態經濟容量制定科學合理、約束力強、適度發展規模的城市發展規劃,已刻不容緩。(張文淩)

《中國青年報》2003年9月1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