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應縣農民退耕還“能”

        記者日前來到地處雁門關外的山西省應縣,只見昔日貧瘠的耕地里長滿了沙柳、紫穗槐、檸條等灌木。這些植被耐乾旱、易成活、保水土,既可防風固沙,又是一種新型能源。目前,全縣已退耕還林30萬畝,其中退耕還“能”達10萬畝。待到這些樹種成熟後,每年割一茬,每畝地可增收二三百元。農民們説:“有了這些燃料樹,生態林也是經濟林。”

  應縣乾旱缺水,林木覆蓋率低,生態環境惡劣,全縣水土流失和風沙面積佔總面積的49%。老百姓流傳這樣的民謠:“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十年有九旱,到處是黃沙。”2000年,應縣被列為國家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項目重點實施縣。幾年來,全縣大力退耕還林還草,通過精心篩擇高生物質能樹種,把林業生態建設與生物質能燃料基地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地提高了農民退耕還林的積極性。

  生物質能是僅次於煤炭、石油、天然氣而居消費總量第四位的能源,是清潔而廉價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全世界能源開發的重點。1999年,山西老萬生物質能科技公司與瑞典合作,研製成功生物能暖風壁爐、水暖爐、炊事灶以及生物質顆粒燃料等,並通過了農業部組織的科研成果鑒定。經清華大學專家檢測,這些爐具的燃燒效率達99%,熱效率達86%,各項環保指標均達到歐洲現行排放標準,填補了我國生物質能高效利用的空白。然而,燃料問題逐漸成為制約爐具銷售的“瓶頸”。該公司每年至少需要生物質燃料40萬噸,這就需要種植大量的“燃料樹”。為此,公司利用全縣退耕還林的契機,鼓勵農民種植高熱值、高産量、高生物能的灌木,並與農民簽定購銷合同。農民種植這些“燃料樹”,既可得到國家退耕還林的糧款補貼,又可從燃料銷售中得利,收入比過去種植糧食高得多。因此,全縣農民精心護綠,退耕還林苗木成活率達90%以上。

  找準利益的結合點(編余短論)

  曉白

  國家要綠,農民要利,如何才能把國家的利益和農民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山西應縣依靠高科技企業為“龍頭”,把退耕還林變成退耕還“能”,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促進了農民增收,實現了國家、企業、農民利益的最佳結合,探索出一條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的新路子,催生了一個新型能源大産業。

  實施退耕還林,建設秀美山川,這是利國利民之舉。然而,要做到“退得下、還得上、穩得住、不反彈”並非易事。任何一項事業,如果群眾得不到實際利益,是很難持久的。因此,我們只有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開拓思路,科學決策,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才能讓綠色永駐。(白劍峰)

   人民網-《人民日報》2003年8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