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産業:人與自然的新平衡

    濕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

    濕地是以水為基本要素的地方,控制著環境及相連的植物和動物,濕地表現為水體在陸地表面和臨近陸地表面、或那些被淺水水域覆蓋的陸地。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

    濕地所産生的效益在所有自然生態中是最高的。據美國科學家研究,每公頃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創造價值達4000美元至14000美元以上,分別是熱帶雨林和農田系統的2-7倍和45-160倍。它被科學家稱為“地球之腎”。濕地具有無法替代的多項功能和價值。首先,它是生物物種的基因庫,是生物多樣性的發源地,全球超過40%的植物和動物依賴濕地生存;濕地具有獨特的水文功能,能提供水資源,在雨季涵養洪水,在旱季釋放出來,防止暴風雨和減緩洪水,緩解旱情,穩固海岸線以及控制土壤侵蝕,補給、排出地下水,凈化水中污染物;濕地孕育和傳承人類文化,提供娛樂和教育場所;濕地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出産魚蝦、稻米、蓮藕等濕地産品,支援水上運輸。

    我省浩浩蕩蕩的洞庭湖及長江周邊濕地被世界自然基金會稱為世界最為重要的濕地所在地。洞庭湖濕地由一系列水系相連的淺水湖泊、無數小型湖泊、大片淡水沼澤、濕草地和河流水道組成。洞庭湖湖濱跨岳陽、益陽、常德三市的15個縣、市,15個國營農場,是我國七大濕地之一。洞庭湖內有水生植物160多種,鳥類258種,魚類120多種,許多經濟魚類産量很高,洞庭湖對於越冬鳥類和洄遊魚類保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洞庭湖是長江水位的調節器,承擔著蓄洪、防洪、抗旱任務,保障長江中下游沿岸人民的生活安全;洞庭湖是我國最為重要的糧食和淡水魚基地。洞庭湖無論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保護,還是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然而,這個區域一直是人類開發的高強度地區,承受著農業開發、城市化衝擊和大規模水利建設,生態環境十分脆弱,濕地保護與區域人類活動的矛盾非常突出。記者了解到,洞庭湖歷史上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1825年,湖面面積一度超過6200平方公里,隨後,由於泥沙淤積和墾殖,1949年減少到4350平方公里,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堵支並流、圍湖造田1709平方公里,使得湖面面積到1978年時只剩下2691平方公里。

    圍湖造田所形成的堤垸經濟模式,使洞庭湖周邊區域成為了國家重要的糧倉,當時為國家作出了巨大貢獻。

    但由於人類大量圍湖造田,導致生態平衡的破壞和湖泊面積大大萎縮,造成蓄洪能力銳減,而增加了洪旱災的次數和損失。隨著災害次數和損失的增加,許多地區經濟投入與産出嚴重失衡。這時,人們才發現,原本屬於洞庭湖的濕地資源,是洪水的“家園”,人們違背了自然規律,將其與洞庭湖切斷開發後,必將受到大自然的無情懲罰。

    讓洪水“回家” 恢復濕地資源

    連年的洪澇災害,使各有關部門對濕地的重要功能有了新的認識。1998年,國務院出臺了“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等以恢復濕地為重點的方針,並頒布了《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劃》,從1998年至今,我省洞庭湖的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工作已進行了三期,政府補助每戶1.5萬元,讓這些飽受洪水之苦的人們搬到高處,使洞庭湖濕地資源得到恢復。到目前為止,全省已退田還湖554平方公里,移民達30萬人,緩解了洞庭湖面臨的壓力。

    我省由林業局牽頭,組織專家首次對全省14個市州的重點濕地和普通濕地以及野生動植物進行了調查,摸清了湖南濕地面積佔全國的6.5%(中國濕地總面積為6594萬平方公里),對濕地的分佈、特點、棲息動植物種地資源摸底調查,掌握了濕地的資源利用現狀、濕地所面臨的干擾與威脅,為我省的濕地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打下了良好基礎。我省還初步建立了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法律法規體系,並多次展開執法工作,使鳥類資源和濕地資源逐年增加。

    到目前為止,全省已建立8處濕地自然保護區,洞庭湖區天然水域已建立4處濕地自然保護區,且東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目平湖已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這些保護區為湖南乃至世界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起到了積極作用。省林業廳還自籌資金,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建立了湖南森林和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教育中心,湖南目平湖自然保護區宣教中心,全省有近10萬人來參觀,促使全社會形成了保護濕地和野生動植物的良好風氣。我省也將濕地保護列入了生態建設議事日程,制定了《2001-2010濕地保護工程規劃》,規劃將重點集中在濕地恢復上,已制定150萬畝退田還湖目標。據省有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介紹:我省計劃在2010年,使洞庭湖面積達到4350平方公里,達到建國初期的水準,以洞庭湖現有的8個核心濕地保護區為核心,將退田還湖的區域納入濕地保護區規劃中,其中,雙退垸以生態恢復、物種保護為重點,而單退垸則以社區共管和濕地可持續利用為重點,並將湖區周邊丘陵土坡納入生態恢復工程。

    濕地保護也面臨資金不足、多頭管理、互相扯皮等許多困難。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桂小傑介紹説:現在,濕地恢復與保護和退田還湖區域人們的生計問題成為最大的矛盾。如何讓失去了大部分土地的農民擺脫原來破壞濕地的堤垸經濟模式,從洪水和濕地中獲得收益、生存發展,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難題。

    記者從幾個退田還湖的鄉鎮調查了解到:退田還湖的農民,搬離原來的水窩子後,政府只是補貼了每戶1.5萬元的建房費,他們原來耕種的土地變成汪洋一片,每人平均只有不到一分的土地,都面臨生計難題。移民建鎮的農民現在每人平均純收入普遍較低,農民增收非常難。農民想要錯開洪水季節種植高科技含量的精品和新品種,或者養殖羊、牛、魚等,又缺乏養殖技術培訓。同時,農民非常缺乏資金,經營困難,農牧産品價格低,銷售渠道不暢,資訊閉塞,生活日趨困難。移民建鎮的資金不足,基礎設施不健全,一些學校、醫院建設有待加強。垃圾處理、廢水處理跟不上,環境污染比較嚴重。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張琛博士擔心,農民找不到替代産業支撐,就會按照慣性繼續堤垸經濟模式,又去抽幹水,把濕地變成農田,又施化肥打農藥,破壞濕地生態環境。我們應該找到一種濕地生態保護和可持續利用達到平衡的模式,讓濕地為人類造福。

     靠水發財的濕地産業

    濕地的靈魂是水,要保護濕地的生態環境,離不開水。濕地産業就是要從水上面做文章,靠水發財,重新找回人與水的和諧。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江項目負責人梁海棠這樣解釋濕地産業。

    1999年,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江項目和湖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來到沅江市的西畔山洲垸和漢壽縣的青山垸、山洲垸幾個退田還湖的地方考察後,決定協助政府退田還湖、恢復濕地,協助政府和地方發展適宜洪水的替代生計,幫助農民改變傳統的農耕模式,發展濕地可持續利用生産方式,在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的同時,減少水和土地資源的壓力。

    沅江市的西畔山洲垸退田還湖後,該垸伍家嘴村人平只有0.2畝低産田,西村則無一分水田,習慣了種水稻的農民缺少別的技能,生活陷入困境。世界自然基金會將這裡確定為退田還湖替代生計示範點,基金會採用“參與式規劃”方式,同失去了土地的農民一起分析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共同探討生活出路問題,讓農民自己設計未來生産方式,基金會規劃小組根據參與式調查結果歸納出幾類項目,聯合當地政府召開村民大會,由農民自己選擇發展項目,形成正式的規劃。當時,人們大多選擇養豬、養牛、養魚,世界自然基金會從2000年春天開始,對這三種項目,每戶支援3000元至6000元不等,並對每個項目戶給予技術支援,支援了177戶項目戶,共投資54萬元。二三年後這個項目使這些小村莊發生了耐人尋味的變化,農民徹底告別了以前的堤垸經濟模式。人們沒有了失去土地帶來的巨大的恐慌和無助,而是積極的想辦法利用水域養鴨、養魚,賺的錢不斷用來擴大再生産,走上了穩定的致富之路。

    記者在西畔山洲垸採訪,看見原來1600畝良田現在已是一片澤泊,人們在水面放養了250多口網箱,魚苗已經放進網箱,頗為壯觀。記者在水邊遇上了來看網箱的農民周慶和,他高興地説,2000年基金會給了他3000元啟動資金,養了8頭豬,賺了1000元後,又在基金會的支援下投資養了4箱魚,獲純利近2000元,今年擴大到17箱,只盼望有個好收成,同時,家裏還養了8頭豬,種了一些果樹、蔬菜,日子越過越紅火。他感激地説,基金會給我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援,讓我學會了算成本賬,打聽市場資訊,跟著市場變,我的思路開闊了,發展生産的想法多了,膽子大了,心裏底氣足了,知道怎樣保護濕地資源發展經濟。

    到2002年年初,這177戶項目戶,在一年半的時間裏,出欄生豬5000余頭,魚1萬多尾,雞鴨1.5萬多羽,牛羊200多頭,已上市的産品收入50多萬元,比項目前每人平均增收3700元。同時,農民們已經積累了養殖和種植經驗,在自己的摸索中已經懂得了一些市場的規律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即使世界自然基金會現在撤出,農民也能夠按自己的路子走下去,利用濕地獲得收益,農民已經具有了“造血”功能。

    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江項目負責人梁海棠女士高興地説,人們已經欣喜的發現洪水是可以利用的,他們已經懂得生態恢復的河湖洲灘遠比從前單純圍墾價值高得多,現在這裡的農民把鳥槍收了,種菜種糧,都不施化肥,不打農藥,讓這個濕地環境不再受污染。這裡的濕地很快得到恢復,水生植物增加了10多種,候鳥的種類增加了近10種,鳥類數量增加了3倍以上,這是我們環保組織希望看到的結果。3月17日,梁海棠邀請了南京兩位有機農業專家,對西畔山洲垸整個流域進行有機農業的規劃和論證。村民們聽説專家來了,都走很遠來諮詢、請教。專家介紹説,發展有機農業是我國農業應對加入WTO的好對策,有機農産品可直接出口,賣個好價錢。農民們都興奮地説,我們要抓住這樣的機遇,走在別人的前面。

    在漢壽縣的青山垸、山洲垸,世界自然基金會投資100萬元,引導農民搞網箱養魚,依託農戶發展生態旅遊,使那裏的經濟充滿活力。

    專家們向記者描繪濕地産業的美麗圖景:依託水域和濕地,在堤垸和河湖洲灘上種植蓮藕、茭白等水生經濟作物,洪水退的季節,利用草洲飼養畜禽、種植季節性蔬菜,洪水來了,就搞水産養殖,還可以依託于農戶發展旅遊農業和濕地生態旅遊,形成可觀的洪水經濟和濕地産業群,水與人找到了新的平衡,創造了新的繁榮。

    《湖南日報》2003年3月2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