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s:全球性環境新課題

    持續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簡稱POPs)作為一類具有長期殘留性、生物蓄積性、半揮發性和高毒性,能夠在大氣環境中遠距離遷移並能沉降到地表層,對人類健康和環境具有嚴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機污染物質,正受到全球環境學家的關注。日前,來自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鄭明輝研究員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人們目前對POPs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區。

    危害

    POPs對於自然環境下的生物代謝、光降解、化學分解等具有很強的抵抗能力。一旦排放到環境中,它們難於被分解,因此可以在水體、土壤和底泥等環境介質中存留數年甚至數十年或更長時間。POPs還能夠從水體或土壤中揮發進入大氣環境,因而全球範圍內,包括大陸、沙漠、海洋和南北極地區都可能檢測出POPs的存在。

     POPs容易在脂肪組織中發生生物蓄積。近年來的研究表明,一些POPs不僅具有“三致”效應(致癌、致畸、致突變),而且能夠導致生物體內分泌紊亂、生殖及免疫機能失調。最近幾年中,與POPs物質有關的污染事件層出不窮,例如1999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發生的飼料二惡英污染事件曾引起全球消費者的恐慌,並且導致了當時的比利時內閣被迫宣佈集體辭職。

    現狀

    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在20世紀60~80年代生産和使用的主要農藥品種是屬於POPs的有機氯農藥,包括氯丹、七氯、毒殺芬、滴滴涕和滅蟻靈,目前還在生産六氯苯,還存在來源廣泛的工業生産副産物如二惡英類等POPs。有機氯農藥在我國不少地區土壤中有相當量的殘留,在我國許多地區所種植的穀類、蘋果、茶葉、人參、中草藥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中,甚至在母乳中都能檢測出POPs污染物。

    由於環境中微量的POPs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具有長期性、隱蔽性和滯後性的特點,長期以來我們對POPs環境污染的重視不夠,另一方面我國公眾對污染物的來源認識不夠清楚,如只知道垃圾焚燒能産生二惡英,卻很少有人知道氯鹼工業和有機氯生産過程中也會産生二惡英,含有微量二惡英的五氯酚鈉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長期作為滅釘螺的藥劑使用,其環境影響目前還不清楚。

    目前,有機氯化學品在我國使用領域還很多,有可能直接進入我們的食物中。有一種叫做24-D的化學品可以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用於一些蔬菜的催熟;有一種叫做四氯苯醌的化學品可以用於醫藥染色劑,這兩種化學品中都可能含有二惡英類雜質。鄭明輝説,中國的鋼鐵廠星羅棋佈,有多少人知道金屬冶煉也是二惡英的一個重要來源?另外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火葬廠,中國的火葬廠從報道數據來看有1500家,有將近5000座焚屍爐,我們的焚屍爐煙囪大部分連除塵器這樣的簡單污染控制設備都沒有配備,從國外的研究經驗來看,火葬場産生的二惡英有時會和生活垃圾焚燒廠相當。

    誤區

    目前針對中國國情的POPs生成和削減技術原理研究很少開展,致使一些環境管理決策缺乏科學依據,例如認為一次性食具焚燒後會産生二惡英,而禁止焚燒處理一次性食具,要求進入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垃圾必須分揀出聚氯乙烯塑膠從而達到減少二惡英排放的目的。然而,這些決策科學依據不足,從效益/代價分析來看未必合理。鄭明輝説,“由於缺乏對POPs生成機理的理解,一段時間國內媒體曾討論微波爐加熱食品會不會産生二惡英,成為科學界的笑談。”

    此外,我們國家環境污染控制長期以來一直以總量控制為主,如對水質的污染控制指標主要是BOD和COD,我們一直認為污水達標排放是放心的,水質達標是安全的。然而在我們的水質標準中大多不包含微量POPs的控制指標。

    另一個環境管理和認識方面的誤區是認為由於二惡英類污染物毒害巨大,任何可能産生二惡英的生産都應該關停,有些城市決策部門因此否決了可以達到國際先進排放標準的生活垃圾焚燒設施的建設。事實上,二惡英類POPs來源十分廣泛,燃煤、燃油、燃燒木材等燃燒過程都會産生二惡英類,國外學者在機動車尾氣、香煙的煙氣中都檢測到了二惡英。即使人類停止了一切工業活動,森林火災同樣也會産生二惡英。人類不可能消滅POPs,只有努力減少人為因素向環境釋放POPs,人類的生産生活才能與環境保護達到和諧統一。而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環境保護的發展也應與經濟發展水準相一致。

    鄭明輝表示,與工業發達國家走過的環境保護歷程相似,在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抑制之後,環境保護的重點必將由總量控制向微量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削減轉移。國家環保總局已組織開展了一些有關POPs的國際合作項目,如有機氯農藥污染控制項目、多氯聯苯污染現狀調查與控制項目、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前期準備項目等;科技部最近在“863”項目中也啟動了一些有關POPs污染控制的項目,如“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採樣與分析技術”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也在大力支援有關POPs的基礎科學研究項目。(張璋)

    《科學時報》2002年12月2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