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成績經驗

    新中國成立50多年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逐步扭轉了野生動物資源急劇減少的趨勢,保護和搶救了一批珍稀瀕危物種,取得了明顯的成績,為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是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早在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就公佈了《稀有生物保護辦法》,新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從此開始起步。1962年9月,國務院發出關於積極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的指示,首次提出了“加強資源保護,積極馴養繁殖,合理獵取利用”的方針,推動了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成功地組織了大熊貓搶救工作,開始啟動瀕危物種拯救工程。1985年國務院發佈了《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推動了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步伐。198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簡稱《野生動物保護法》),使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開始步入法制化、規範化管理的軌道。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事業取得的成績,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第一,自然保護區建設初具規模,有效地保護了野生動物資源。經過50多年的努力,截至2001年底,全國已建各類自然保護區1551個(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總面積12986萬公頃。目前全國已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71個,面積5903.8萬公頃。全國自然保護區保護了我國85%的野生動物種群,國家重點保護的300余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主要棲息地、分佈地通過保護區得到了較好保護。80年代以來,我國先後有21處自然保護區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有21處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還有一些自然保護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産地。中國的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了突出貢獻。

    第二,組織實施拯救工程,一些瀕危物種得到恢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開展主要瀕危物種的拯救繁育工作,先後建立了14個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促進了一些瀕危動物物種種群的恢復和發展。組織實施“中國保護大熊貓及其棲息地工程”以來,大熊貓棲息地得到了較好的保護,有效地遏制了野外大熊貓種群下降的趨勢,大熊貓移地保護取得了重大突破,全國共繁殖大熊貓64胎96仔,成活61仔。其中僅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大熊貓研究中心就繁殖了25胎38仔,成活26仔,創造了人工繁育大熊貓的奇跡。朱鹮從1981年重新發現時的7隻,已經發展到203隻,正逐步擺脫滅絕的危險,在世界瀕危物種拯救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揚子鱷經過10多年的人工拯救繁育,從200多條發展到9000多條。海南坡鹿也由保護初期的26頭髮展到800多頭。糜鹿、野馬、高鼻羚羊重返故里,正在進行繁育和野化。東北虎、金絲猴等100多種珍貴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立了人工繁育種群。

    第三,法律體系初步形成,執法力度不斷加強。全國人大和國務院先後頒布實施了《野生動物保護法》、《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自然保護區條例》和《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各級地方人大、政府也制定了相應的配套法規和規章,初步形成了以《野生動物保護法》為核心、比較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同時,強化執法隊伍建設,不斷加大執法力度,有力地打擊亂捕濫獵和倒賣走私等違法犯罪活動。

    第四,廣泛開展資源調查,不斷加強科學研究。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政府十分重視資源調查工作,多次組織進行了專項和綜合性野生動物資源、濕地資源調查。同時,還積極組織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在物種生物學、生態學和引種繁育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為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學依據。

    第五,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擴大我國國際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相繼加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濕地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與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印度、俄羅斯等國簽訂了6項雙邊保護協定(議定書),並與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世界自然基金會等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交流與合作。特別是我國特有的大熊貓、金絲猴、朱鹮等珍稀動物,作為“友好使者”“出使”了許多國家,極大地增進了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為我國外交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獲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加強領導,是搞好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關鍵。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和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極大地推動了保護事業的發展。不少地方政府把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列入了重要議事日程,安排資金、建立機構、切實解決實際問題,為野生動物保護事業作出了貢獻。

    第二,健全法制,是搞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根本保障。在我國,由於保護和發展的矛盾還十分突出,實行依法保護尤為重要。多年來,許多地方十分重視立法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地方配套法律法規,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法律體系逐步建成,極大地促進了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

    第三,加快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搞好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的有效途徑。進入80年代以來,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從國情出發,並借鑒國外經驗,把加快自然保護區、禁獵區和保護小區的建設放在優先位置,採取了早劃多劃、先劃後建、搶救為主、逐步完善的有效措施,使野生動物棲息地得到了較好的保護。實踐證明,這是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成功經驗。

    第四,堅持廣泛開展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公民自然保護意識,是搞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重要前提。多年來,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社團組織,採取多種形式,向社會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廣泛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人們自然保護意識普遍提高,主動救護野生動物、舉報違法案件的事例不斷增多,群眾參與野生動物保護的積極性大大增強,極大地推動了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

    

    中國綠色時報 2002-12-09

    

    


偷獵使馬麝絕跡賀蘭山
北京玉淵潭又成鳥樂園
麻雀成為湖南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邢臺成立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大批野生動物"虎口脫險"
天山反盜獵 阿爾金山亟待保護
我國通過跨國合作開展野外放歸行動拯救中國虎
調查報告顯示中部美洲野生動物滅絕速度加快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