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令日本蝴蝶北遷  

    近年來,日本很多蝴蝶的分佈區域都在向北遷移,較大個體的鳳蝶、小一些的峴蝶當中都有向北遷移的品種。促使它們北上的原因讓人費解,比如,風和日暖的5月往往是它們活躍于花叢中的季節,在這種時候向北遷移尤其不可思議。2000年8月的一個下午,有人在琦玉縣遇到了幾隻又黑又大的蝴蝶,這種原産九州的長崎鳳蝶出現在向北相隔幾個縣的琦玉縣,堪稱蝴蝶北移距離上的紀錄。戰前,長崎鳳蝶是分佈在日本南部九州的一個品種,蝴蝶研究專家、九州大學名譽教授白水隆認為:原以為它們分佈區域的擴展只是到本州為止,沒想到後來從更北邊的地方又不斷傳來觀察報告。

    “20世紀80年代開始出現在日本關西地區,2000年它們的活動範圍進一步擴展到了關東,而越冬地則北移到了神奈川縣,再往北到了東京也不時會有發現,真不知道下一次還要北移到什麼地方?”很多昆蟲愛好者都抱有這樣的疑問。蝴蝶之所以向北遷移,最大因素就是溫室化效應。

    位於日本北方山梨縣的環境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去年調查了長崎鳳蝶北部越冬界限附近地區不同年代的氣溫變化,結果令人吃驚,年平均都在14.5℃至16.3℃之間。一路北上到同樣溫度條件的地方,結果發現隨著溫室化的進展它們分佈的區域逐漸擴展。如今,九州地區引人注目的是蛺蝶,20世紀70年代,只是在南方的宮崎和鹿兒島兩地發現過這一品種,2000年,九州北端的福岡首次發現了它們的生息地。環境模擬表明,年平均溫度比現在再升高1度,它們的生息地就會進一步擴展到大阪、神戶乃至東京一帶。日本其他地區蝴蝶的生息地也在大量北移。總之,有關溫室效應的話題越來越突出,在20世紀的歐洲,也有很多有關蝴蝶分佈區域北移的報告。

    蝴蝶棲息地的北移除了溫室效應的影響之外,可供幼蟲食用的植物的增加也是原因之一。黑斑豹紋蝶的幼蟲吃三色紫羅蘭等紫花地丁類花草的葉子;紫燕蝶幼蟲吃常綠的櫟樹葉,這些植物在花壇、公園的大量引種,也會招致各類蝴蝶棲息範圍的擴展。柑橘園的果農因銷路不暢而放棄經營,農藥噴灑隨之終止,於是長崎鳳蝶也得以迅速繁殖,所以,蝴蝶的數量很快增加。

    在蝴蝶以外引起人們關心的還有其他昆蟲的北上。有一種原産台灣的蜻蜓近來出現在神戶、大阪等地;為害椰子的一種象蟲大量出現在椰子並不多見的九州一帶,還有,瘧蚊、熱帶斑蚊的生息地如果也這樣向外擴展,經各種傳媒擴散的瘧疾、登革熱的流行也將在所難免。日本環境省在其發佈的《地球溫暖化對日本的影響2001》這一報告中指出了南方昆蟲北上的傾向,並警告説,高山寒冷地帶生息的昆蟲短時間內適應不了這種溫度變化,正面臨滅絕的威脅。溫室化的發展在昆蟲研究上正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值得注意的是蝴蝶發生的這些變化的背後,還有更多昆蟲的生息範圍的擴展以及隨之而來的種群消失,這是更需要關注的問題。(胡連榮)

    

    《北京青年報》 2002年7月04日

    


在未來一百年內 溫室效應將影響全球氣候
全球變暖洪水發生頻率更高
未來“氣候難民” 不是聳人聽聞
研究人員指出:溫室效應催化傳染病
疾病緣何多?地球變熱了!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