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一農民造林18年成為“百萬富翁”  

    遼寧省彰武縣農民楊海清18年如一日,在1100畝沙丘上辛勤耕耘,使昔日的沙坨子變成如今的綠色樹林。據省林業專家估算,楊海清的這片樟子松林價值超過百萬元。

    楊海清居住的彰武縣四合城鄉下河村,北部就是聞名於世的科爾沁沙地。1984年,當鄉政府動員農民承包荒坡植樹造林時,時年34歲的楊海清第一個在全鄉報了名,承包了自家房後的1100畝沙坨子。聽説樟子松固沙效果很好,他就將自家的3匹馬和20余只羊全賣了,揣著錢來到章古臺鎮的遼寧省固沙所,找專家尋求治沙樹苗和治沙要領。在專家的指點下,老楊將20多萬棵樟子松苗栽進了沙坨子。

    “在沙坨子上栽樹,最重要的是管理,要三分種七分管,管理不好,栽多少也是白搭。”楊海清深深地記著專家的這一句勸誡。為了管理好這片松林,頭幾年,不論是鶯飛草長的盛夏,還是白雪飄飄的冬天,楊海清差不多天天在沙坨子裏,坨子裏的一草一木他都視為珍寶。下河村的沙坨子多林木少,燒柴一直是個難題。老楊封山後,自己寧可花高價到鄉里買煤燒,也堅持不到坨子裏摟草打柴。誰想動坨子上的柴草,就像揪他的心一樣。一次,老伴在坨子上摟了兩背柴草,楊海清知道後,跟老伴狠狠地發了一頓火,老伴很委屈地把柴草重新撒在沙坨子上……

    光陰荏苒,一晃18年過去了,昔日的幼苗終於成林,千余畝蜿蜒起伏的沙坨子,變成了一片蒼翠的林海,老楊説:“望著這片林海,我心裏就踏實。”楊海清固沙造林成功了。他帶動了全鄉個體固沙造林的興起,如今在四合城鄉荒坡地已成了香餑餑。 (楊成軍)

    

     新華社 2002年6月19日

    


“綠色武漢”春季造林成果豐碩
中國人工造林面積居世界首位
八老農兩年沙洲植樹百萬株
江西婺源一老嫗14年造林209畝
國家林業局發佈《造林品質管理暫行辦法》(全文)
贛港澳萬名群眾聯手造林保護東江源
只挖坑不種樹 河北豐寧一村莊如此造林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