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成功研製解決垃圾場污水難題  

    作為廣州科技月活動的重頭戲之一,中山大學科技節將於後日開幕。由中大環境科學系研製、設計的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示範工程,將在科技節上被重點推介。近日,記者前往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的李坑垃圾填埋場,採訪了這項與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環保示範工程。

    廣州因垃圾水二次污染農田而支付鉅額賠償

    10年來,廣州李坑填埋場與大田山垃圾填埋場一道,承擔著對廣州這個大都市來説不可或缺的一項功能:接納全市上千萬人每天産生的6000噸垃圾。其中李坑填埋場每天接納的垃圾量近3000噸。

    在散發著腐臭氣息的填埋場,只見從堆積成山的垃圾中滲出一灘灘的黑水,陷在黑水中的樹木已只剩下光禿禿的死樹榦。陳年累月堆積的垃圾腐爛漚化,以及垃圾淋了雨水後都會産生大量的垃圾滲濾液,簡稱垃圾水,由於氨氮和硫化氫含量高而散發惡臭。李坑填埋場每年産生這樣的垃圾水約15萬噸。因處理不善未能達標排放的黑色垃圾水流向周圍農田、河塘,枯了莊稼,死了塘魚。近年來廣州市政府因此每年要向當地農民賠償數十萬元至上百萬元。

    中大“GLO”技術在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領域處於領先水準

    “垃圾水處理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對李坑這樣陳年的、沒有經過垃圾分揀的填埋場,垃圾水的處理更是一塊難以啃動的硬骨頭。”中山大學環境科學系教授、環境工程中心主任雷恒毅博士告訴記者。他説,垃圾水的處理難度是普通城市污水的100倍。而中大環科系教研人員經過3年刻苦攻關,巧妙結合生化和物化技術,研製成功的高效、低耗的“GLO”技術,幫助解決了困擾政府和群眾生産生活的大難題,被認為在我國垃圾滲濾液處理領域處於領先水準。應用這一技術的李坑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示範工程,目前已投入試運作4個多月,日處理污水能力達500噸。

    記者在示範工程現場看到,從垃圾填埋場引來的墨黑的、臭味撲鼻的垃圾水,從原水口池經催化預曝池、沉澱池、氨氮吹脫吸收塔進行物化處理;再進入4個曝氣池,用不同的菌種對污水中的有機物實現分級生物降解;最後經過中間沉澱池的二級混凝沉澱,只見從出水口汩汩流出的已經是符合國家二級排放標準、對農田莊稼沒有影響的清水了。

    經過生物處理的垃圾水符合雜用水排放標準

    科技的力量使多年來成為政府一塊“心病”的李坑填埋場擁有了可以預見的美好未來。雷恒毅指著出水口的清水對記者説,這樣出來的水,再經過生物過濾器的進一步處理,就可達到可養魚的雜用水的排放標準了。“這是我們下一步準備做的。”3年多來在又臟又臭的垃圾填埋場蹲點搞研究、人稱“垃圾教授”的雷恒毅説:“這裡環境中的氨氮含量很高,非常利於植物的生長,準備種植、養殖欣賞性植物和動物,今年底李坑填埋場運作期滿封頂之後,這裡將建成賞心悅目的花園魚塘。”

    殊為難得的是,與常規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方法相比,生化結合的“GLO”技術不僅使污水能達標排放,而且可大大節約投資成本和運作費用:每噸水可節約投資成本33萬元,節約運作成本15元,建成500噸/天的李坑垃圾滲濾液體處理示範工程,節省建設費用1650萬元,每年可節省運作費27375萬元。按此計算,廣東省每天産生的2萬噸的垃圾滲濾液,假如都採用這一技術,可節省投資建設費用66億元,每年節省運作費1095億元。(孫國英 方棣華)

    

    《南方日報》 2002年5月19日

    


湖南每年12億噸污水直排江河
南韓企業進軍中國污廢水處理市場
深圳居民污水處理費擬提高一倍
提高污水處理率 鯉魚重返通惠河
廣州四大污水處理廠兩年後投入使用
6個億為遼西凈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