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電垃圾流向何方  

    按規定,日本的舊家電都要送到回收處理工廠統一拆解處理,這是舊貨商與收購者雙方的共同義務。可實際上這一義務已名存實亡,正常的回收途徑已經走樣,這些舊家電往往從家庭直接流向了中間商手裏,暗中進行著一場垃圾轉移。

    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日本去年頒布的《舊家電回收條例》規定,廢舊家用電器(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和空調機四種)做垃圾處理時要繳納一定數額的環保費,或者在買新家電時提前扣除這筆費用。就在市民們為這筆額外負擔左右盤算時,走街串巷收廢品的流動廣播聲傳來了好消息,他們可以到府免費回收舊家電。放在回收條例出臺之前,也許不會有人在意他們的主動到府,可是,如今不僅是到府主動服務的問題,關鍵是不收環保費。他們的回收車每天都滿載而歸,也就不奇怪了。

    按規定舊家電由經營零售的商家負責回收,經他們轉給回收處理工廠,在那裏將銅鐵等金屬和玻璃約50%-60%的重量分揀再利用,其餘做垃圾處理。由家庭負擔的每台2000-4000日元的環保費,正是用於這部分工作。豐島厚二是條例頒布後加入回收行列的一個從業者,業務進展非常順利、收入月月上升,而他的同行也在不斷增加。

    日本目前回收加工廠尚未形成規模能力,而回收的大量家電垃圾流向何處呢?豐島道出了其中的奧秘:“這些舊家電大部分用於出口貿易,舊貨商以每台100-10000日元價格收購,然後由他們倒手出口到非洲、東南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日本的舊家電在那些國家非常受歡迎,若經過合法渠道,出口還可增加20%-30%”。

    家電垃圾出口的內幕在舊貨商屋那裏得到了進一步的揭秘,屋是一家年回收量達百萬台的大回收公司。條例頒布前,主要貨源來自舊貨商,如今這條渠道越發不暢,經營家電的商店取而代之成了他們的新貨源。條例頒布以後,這類商店裏的掮客越來越多,原來,商店每賣出一台新品,作為服務項目,送貨回來都要相應捎回一台舊家電,吸引掮客目光的正是回收的這部分舊貨。本來按條例舊家電都要送到回收處理工廠統一拆解處理,而且是舊貨商與收購者雙方的共同義務。可實際上這一義務已名存實亡,正常的回收途徑已經走樣,這些舊家電往往從家庭直接流向了中間商手裏,暗中進行著一場垃圾轉移。

    回收工作順利展開,本身無可非議,但是要遏制大宗的舊貨出口,就要加強可用的舊家電的拆解處理,這才是真正意義的減少垃圾排放,而不是垃圾轉移。其實回收處理不是垃圾減排的唯一選擇,修理後重新投入使用,不將其劃入垃圾行列是從源頭杜絕垃圾的另一途徑,徵收環保費也是推動消費者以同樣費用轉用於修理的措施之一。可是在日本,回收專營店越來越多,回收件數卻越來越少了,這當中不能不想到條例實施帶來的影響。比如,一家每月回收舊冰箱600多臺的專營店,條例頒布後每月只回收400台,減少近3成。減少的這部分的流向不言而喻,都出口到了發展中國家。

    是重新利用

    還是拆解更有意義?

    舊貨的重新利用比作為垃圾丟棄更有意義,消費者在這一認識上有明顯差距,背後的原因還在於修理費用。為了配合減排這一大局要求,新力公司的一個銷售分部與修理店合併,以求擴展修理業務。可是,與這種到府服務相應的人工費等制約著修理成本,修理費水準很難再壓下來。據新力這類大公司的有關統計,自1996年以來,修理件數逐年遞減,新品銷售價越來越低,進一步突出了修理費的居高不下,所以,更多的人選擇購置新品,放棄修舊利廢,儘管他們也希望延長使用壽命。來自家庭的回收越來越多,顯然是條例造成的反響。如果以開創資源迴圈的社會為目標,就應該在活躍舊貨市場的同時,壓縮修理成本,鼓勵修舊利廢。

    日本舊家電的回收開展得很順利,但是家電垃圾減排還應該有更多的途徑。(胡連榮)

    《北京青年報》 2002年4月26日


走進秦嶺:灃峪口——人走垃圾滿山舞
我國垃圾爐不排二惡英
環保組織指責美國向亞洲傾倒電子産品垃圾
“洋垃圾”又叩國門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