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濟太”解燃眉根本在治污  

    “在目前水污染治理進展不快的情況下,引長江改善太湖水質是個積極、有效的做法。”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研究員、高級工程師陳志愷説。

    3月22日,經過對“引江濟太”3天的實地考察,包括陳志愷、劉鴻亮、陳吉余等院士在內的40多位水利、環保、生態工程專家在上海進行專題研討。作為研討會的主持人之一,陳志愷説“引江濟太”獲得了專家的普遍認可。

    實乃雪中送炭

    “引江濟太”試驗工程就是利用已建成的各項水利工程,通過望虞河向無錫、蘇州河網和太湖大規模調水,目的是“以動治靜、以清釋污、以豐補枯、改善水質”。今明兩年是調水工程的試驗階段,今年計劃調水25億立方米,其中10億方進入太湖。大流量、大範圍的調水試驗,引起有關部門和地方的高度重視。

    3月18日至22日,記者隨水利部組織的專家從太湖源頭西苕溪到湖州、無錫、蘇州、上海青浦,沿途所見,時有好水入眼來。

    據統計,從1月30日至3月20日的50天內,“引江濟太”共調引長江水8.15億立方米,大大改善了無錫、蘇州、上海等城市水源的水質,直接受益面積達9600平方公里,佔太湖流域平原面積的1/3。

    因此,對“引江濟太”,許多專家不約而同地用了“雪中送炭”等詞。長江水的到來,增加沿途水體的環境容量,使長期不動或者流速極小的河網水體加速流動,不但稀釋了污水,而且客觀上有利於水生生物的繁殖,增加了水體的自凈能力。據測算,10億方長江水進入太湖後,太湖水體的換水週期可縮短40天左右。

    必須惜水如金

    “湖泊治理,第一位的是控制污染源。如果污染源沒有大幅度削減,目前通過引長江來改善水環境的效果,很可能被抵消。過去在滇池、西湖的治理中嘗試過調水衝污的辦法,但效果並不理想,原因也在於此。‘引江濟太’如果沒有治理太湖污染相配合,只能事倍功半。”工程院院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劉鴻亮對記者説。

    對此,從20世紀80年代初就參與、主持太湖流域規劃治理工作的黃宣偉教授頗有同感。他説,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太湖流域的污染使“河網受到破壞”。經濟越發達,水資源就越顯得重要。以“引江濟太”為契機,太湖流域3676萬人民,要形成“惜水如金,保水如命”的觀念。

    “引江濟太”影響的不僅是太湖流域的防洪抗旱、城市供水,以及水質、水量的變化,從長遠看,如何大幅度削減污染源?如何防範長江的泥沙對太湖河網的影響?長江水生生物對太湖流域原有物種群落結構,以及整個湖體生態系統有何影響?這些問題,都受到了專家的關注。

    調整時不我待

    調水的原因是缺水。由於社會經濟迅猛發展,河網密布、湖泊眾多的江南水鄉,不僅深陷因污染導致“有水卻不能用”的水質型缺水境地,也開始面臨“無水可用”的資源型缺水局面。

    目前,太湖流域年産約50億立方米廢水,大部分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河湖,致使80%的河網水體嚴重污染,70%的太湖水體處於富營養化狀態。但是,嚴重的水污染並沒有遏制對有限水資源的掠奪性利用和開採。

    近年來,太湖流域內年用水總量290億立方米,而流域內本地區多年平均水資源量只有162億立方米,剔除因污染不能利用部分,太湖流域3000多萬人口年創造近萬億元GDP,用水量竟是實際資源量的兩倍。

    太湖流域內生産、生活用水之所以能如此“透支”,除了依靠水的重復利用外,一是大量開采地下水,二是千方百計從長江、錢塘江引水。

    因此,水利部水資源司高級工程師石秋池不無擔憂地指出:“太湖流域的經濟結構如不及時調整,現有的水資源能承載多大、多快的發展速度,值得研究。過去採取不可持續的方式,造成了水資源嚴重透支;如今從長江大規模調水,就不能按原來的模式制訂經濟發展規劃了。”

    如果按照目前每用1噸水排放0.8噸廢污水計算,25億立方米優質長江水的進入,意味著同時增加了20多億立方米的廢(污)水。如果不加緊工業污水的治理和城鎮生活污水的處理,“引江濟太”將難以達到預期目的。 (鄧建勝)

    

    《人民日報 . 華東新聞》 (2002年03月27日第一版)


太湖水開始變清 治污染任務仍重
引長江水入太湖試驗正式啟動
“引江濟太”治理太湖污染
“透析”難救太湖滇池 建議恢復自凈功能
江蘇將投資150億元 再“洗”太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