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文章 ] [   ]
別讓謠言炸彈傷健康
中國網 | 時間:2005 年9 月6 日 | 文章來源:北京青年報

 別讓炸彈傷了健康

8月31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一座橋樑上發生災難性踩踏事件,造成上千人死亡。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事件竟起因于一句“人體炸彈”的謠言。一句謠言觸發一場悲劇,這對生活在和平國度的我們而言,“自殺襲擊”遙遠而陌生。然而,在伊拉克,數千民眾中沒有人會把這句話當成玩笑,連孩子都不會。生活在恐怖襲擊陰影中的伊拉克人熟悉這個詞,熟悉到只能作出本能反應:跑!但由此帶來的傷亡和精神創傷,比一枚真炸彈的危害性更大。遇難者果然死在一句謠言上嗎?戰爭,佔領,沒完沒了的爆炸,揮之不去的恐懼,讓伊拉克人把神經繃得太緊。其實,生活在和平國度的我們從來就沒有遠離過謠言,它常常光顧我們,甚至於像“瘟神”一樣嚴重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

真假摻雜的謠言有顯著的殺傷力

謠言就是無中生有,具有突發性且流傳速度極快。一個謠言往往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然後就開始迅速繁殖、流傳開來。一般來講,在謠言傳播的形成期,只有少數人作為謠言的發源地相互議論,隨之謠言的傳播速度開始加快,迅速傳給謠言的次級源地,再傳給他人形成一種“鎖鏈式傳播”,這樣就進入了謠言傳播的形成期。在形成期,謠言的傳播速度逐漸加快,謠言很快呈燎原之勢,參與傳播的人越來越多,範圍越來越廣。當謠言為絕大多數公眾所接受,傳播達到或者接近一種平衡狀態,謠言傳播就進入到了高潮期。其後,隨著謠言重要性的減弱,謠言傳播的頻率開始下降,謠言傳播逐步進入衰退期,直到謠言完全消失。

謠言的特點一是必須在一定數量的人群中流傳,二是必須為眾多人相信,三是它是與事實有出入的消息,所以一些真假摻雜的謠言很容易誤導公眾,而形成十分顯著的殺傷力。

非典流行之初,因突如其來,加上人們對它認識不足,一時謠言四起,以致人人自危,談“非”色變,連外出、上街、購物都不敢,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其實,非典是既可怕又不可怕、既可防又可治的病。説它可怕,是因為它有一定的傳染性。説它不可怕,是因為它的傳染性遠遠比不上鼠疫、天花、麻疹、艾滋病等傳染病。就連最普通的流行性感冒都遠遠比不上。流感在幾個月內能傳染好幾百萬人至幾千萬人,而非典到現在全球才有約幾千人發病。真正可怕的病,就是謠言帶來的恐慌及迷信。

恐慌是人的本能

那麼,恐慌又是怎麼造成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恐慌是人的本能,當人們遇到突發的災難,而又無知、無助和無奈時,就會本能地求助於某種精神解脫,如燒香拜佛,求神靈佛祖保祐,而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就利用人們這種正常的心理弱點,編造謊言,蠱惑人心,詐騙錢財,從中獲利。要擺脫恐慌迷信,唯一方法就是相信政府、相信科學、澄清事實。我們戰勝非典,就是依靠了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眾的科學精神。

在面對危難時,最可怕的就是正常的恐懼感演變成非理性的恐慌,而謠言又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恐慌,形成了惡性迴圈。在謠言四起、人心惶惶之際,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做出過激的非理性舉動,是很困難的。這不僅要求我們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也要求我們具有科學的態度。

從眾心理與長期反覆出現的心理緊張有關

無論是伊拉克的“人體炸彈”謠言,還是發生在非典時期的謠言,都是從眾心理的大範圍“發作”。從眾心理簡單説來就是看到別人做什麼,自己也做什麼,而不去考慮行為的合理性,表現得盲從和跟風,而且比周圍的人具有感染力,像一個漩渦,會將越來越多的人捲進去。這種病不僅與現代社會的快節奏有關,而且與長期反覆出現的心理緊張有關,如工作、生活壓力和心理負擔等,以至於失眠、疲勞、情緒激動、焦躁不安、愛發脾氣、多疑、孤獨、對外界事物興趣減退、對工作産生厭倦感等。當遇到某種意外危險或面臨某種突然事變時,人的身心便會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當情境對一個人提出了要求,而他意識到自己無力應付當前情境的過高要求時,就會體驗到緊張而處於應激狀態。應激狀態的産生與人面臨的情境及人對自己能力的估計有關。人在應激狀態下,會引起機體的和系列生物性反應,如肌肉緊張,血壓、心率、呼吸以及腺體活動都會出現明顯變化。在巴格達那座橋樑上亂作一團的人群正是處於應激狀態,慌亂中産生了從眾心理,看到別人往哪跑就往哪跑,甚至於看見有人跳河也跟著往下跳。

做好自我疏導和調節杜絕從眾心理

要避免應激反應綜合徵的發生和杜絕從眾心理,必須在心理上做好自我疏導和調節,免得臨時驚慌失措,加重壓力。一是認識應激是客觀存在、不可避免的,要在危機中冷靜思考一下,在最快時間內作出自己的判斷,儘快脫離險境。二是平時要多參加心理訓練和生存技能訓練,練就處險不驚、臨危不懼的本事。三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顧全大局,不要輕信謠言,培養良好的思想素質和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江波)

編輯信箱 ] [ 列印文章 ] [   ] [ 關閉窗口 ]
國內新聞24小時排行
國際新聞24小時排行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