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用蠶砂研製成功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新藥

    我國科學家最近利用蠶的排泄物-─蠶砂為原料,經科學處理研製成功了一種對治療缺鐵性貧血十分有效的新藥物。

    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魏克民和醫師浦錦寶等研究人員,根據中醫中藥用有機溶劑酒提取蠶砂中的有效成分治療血虛的經驗,對資源豐富的蠶砂開展了研究,併發現,蠶砂中提取出的葉綠素基本結構與血紅蛋白結構十分相似。之後,他們採取現代的科技手段,在提取物中絡合入亞鐵離子,並由此製備出具有刺激骨髓、促進生血、參與血紅蛋白合成作用的有效製劑“生血寧片”。

    缺鐵性貧血是全球性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來自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顯示,全世界大約有21.5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鐵。在我國,缺鐵性貧血的發病率高達10-15%,大約有40-50%的育齡期婦女患有缺鐵性貧血,而在嬰幼兒和中小學生中的發病率則更是高達64.4%。

    過去常用於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方法一般為使用含鐵劑藥物。但其副作用較大,可能損害人體的肝、腎功能,不適合兒童、孕婦,也不宜用於大面積群眾防治。運用蠶砂提取物研製出的該藥品經臨床使用和鑒定,不僅成人臨床治愈率高達90%,而且不含任何毒副作用。

    我國是聞名世界的絲綢之國、蠶桑之鄉,蠶桑資源居世界之冠,浙江省更是舉世聞名的蠶桑基地。目前全國年産幹蠶砂40萬噸,但絕大多數僅被當作肥料使用,有的甚至當作廢物處理。魏克民教授説,平均每400噸蠶砂可提取1噸“生血寧片”的核心提取物,按每噸120萬元的市價計算,全國一年可創産值12億元。

    目前,該産品已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二類新藥證書和生産證書。由中國工程學院院士王永炎、阮長耿等組成的專家小組經過鑒定之後也一致認為:該項目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結合現代醫學理論,設計合理、方法先進、療效確切,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準。

     新華社 2001年12月29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