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可預測乳癌 專家怕“基因歧視”不敢推廣

    27日,在名為“基因組時代的醫學”的“北大論壇”上,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韓啟德院士很有把握地告訴記者,以北大目前的研究水準,完全可以通過基因來預測乳腺癌發生的可能性,但這一技術是否要推向社會,還需斟酌其帶來的倫理問題。

    基因與疾病的關係、幹細胞研究以及中醫藥現代化,是目前北大的三大醫學研究重點,其中乳腺癌發病屬於基因研究範疇。目前醫學上已證實,有3%的乳腺癌是由單一基因決定的,具備這一單一基因的人比其他人更易患上乳腺癌。這一基因可以通過抽血進行檢查。

    北大科研部副部長方偉崗對此解釋説,一個有明顯乳腺癌史的家族,當有人被診斷為乳腺癌時,可以從她身上獲得乳腺癌基因“癌譜”,從而掌握這一家族的乳腺癌基因特點,該家族中的其他女性就可以與此對照,預知自己有沒有患乳腺癌的危險,從而制定預防措施。

    據韓啟德院士介紹,根據北京大學及幾個附屬醫院目前的研究水準,已經可以隨時向社會推出這一基因檢測項目,然而,“有這一疾病基因缺陷的女性,在婚姻、就業、保險等方面都可能遇到障礙,可能會因此受到社會歧視,這也將是基因組時代的醫學面臨的最大問題。”據悉,這一基因診斷技術目前已經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醫院中開展。

    《北京晨報》 2001年12月2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