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男孩的畸形人格

    劉勇,18歲,職高學生,是一個來自單親家庭的大男孩。

    在我面前的這對母子二人讓我打量了半天。

    兒子,足有1.85米的個頭,腳蹬一雙彪馬運動鞋,肥肥大大的褲子,上衣是阿迪達斯的,方方正正的臉上,一雙眼睛顯得有些陰鬱而煩躁不安。母親,四十七八歲左右,瘦瘦小小的,滿臉的憔悴,身上的衣服一看就是10年前的款式,腳上一雙白色的皮涼鞋因為時間太久都已經成了淡淡的黃色。

    這位單身媽媽還未開口,便流起了眼淚,而她身邊高高大大的兒子卻有些厭煩地説:

    “你在這兒現什麼眼呀。”

    這句話足以證明這母子倆的關係如何的緊張與跼踀,我示意劉勇先到隔壁等候,又拿來紙巾給劉勇的媽媽,我靜靜地等她把淚擦乾。

    “對不起,我真的有些絕望了,才這樣控制不了自己,對不起。”

    兒子怎麼就成了這個樣兒

    劉勇的媽媽終於平靜下來,開始訴説。

    “我跟丈夫是在劉勇14歲時離婚的,他父親馬上要再婚,因此,孩子判給了我,這是當時我所堅持的。

    我們離婚時孩子已經開始懂事,他挺恨他父親的,雖然他從來沒有跟我説過。

    這孩子原來就不怎麼愛説話,我和他爸分開後,他説話就更少了,沒事老擺弄電腦,要不就躲在屋裏跟同學打電話,滿嘴都是髒話。

    有時我聽不下去就説説他,剛開始他不吭氣聽著,可後來,尤其是這一兩年,他不但不聽,有時候還突然就火冒三丈甚至動手打我。

    這種事我從來不好意思對外人講,甚至連他的父親我也從來沒有告訴過,自己養大的兒子,他怎麼對待我是我的報應。

    可我真的沒有虧待過他。

    他升入職高以後,變得虛榮起來,一切都要名牌,從穿的到用的。我每個月只有不到1000元的收入,可他買一雙鞋都要1000多元。

    劉勇媽媽説著又流下了眼淚。

    “我是從心裏疼這個孩子,他爸離開我們去跟另一個女人結婚時,我就在心裏發誓要讓我兒子過得不比別的孩子差。

    也許是這種補償心理讓我太寵這孩子了,因此,他對我為他做出的種種犧牲都習以為常,甚至認為是理所當然。

    為了讓兒子能夠生活得更好一些,我除了做單位的會計工作,還兼了好幾家單位的會計,每天在家裏替人家做大量的賬目報表。”

    離婚四年,也有不少人給我介紹對象,可每次人家帶著人來了,我兒子就拉長了臉在旁邊坐著不説話。等對方走了,他就很不高興地對我説:“就咱們倆過有什麼不好,我什麼都可以幹,我們家不需要別的男人,你就別打這主意了。”

    就為了他這不懂事兒的態度,我不知哭了多少次。後來我想算了,我年齡也不小了,還去結什麼婚,找個固定的朋友,能夠説説話,有個感情寄託也就結了。

    我住的房子是老式的兩居室,兒子的房間和我的臥室挨得挺近的,平時我的那個朋友來,我都是挺謹慎的,儘量不讓他碰上我兒子。

    可有一次,他喝多了酒沒法開車回去,我就留他在我那兒住了一宿,早晨,他要走的時候,正好讓回來取東西的兒子給碰個正著。

    還好我兒子當時沒有什麼表情,也沒鬧出什麼尷尬的事兒來,他總算順順噹噹地走了。

    本來,這對我來説也不是什麼過分的事兒,畢竟,我也是個人,我也有自己的需要。

    可從那以後,我兒子看我的眼神就不對了,本來他跟我就沒什麼話説,這一來除了跟我伸手要錢的時候説幾句,平時就更沒話了。

    但是,我發現他是變著法子要我給他花錢,什麼流行要買什麼,什麼時尚要穿什麼。

    我説:“你還是一個中學生,怎麼能這麼高消費,你們學校的同學都這樣嗎?”還沒等我説完,他就衝我喊上了:“你別提我們同學,我們同學還不像我這樣連個完整的家都沒有呢。我缺爸少媽的,本來就低人一等,我再連名牌也買不起,你還讓我怎麼在同學中有點兒地位。”“那你裏裏外外都是名牌,同學們就看得起你了嗎?”“那當然,最起碼人家有什麼我就不缺什麼,再者説了,你不是説過要讓我過最好的日子嗎?”兒子的口氣裏滿是理所當然和對我的輕視,為了我們之間能夠維繫一種平衡,我能忍的就都忍了。

    就這樣直到有一天,他動手打了我,我才猛然意識到,這孩子已經被我寵壞了。

    這點孩子他自己也認識到了,那次他打了我,他自己也哭了,他請我原諒他,説他一衝動起來就很難控制自己。

    他們不明白為什麼為子女付出的越多,就越得不到他們所期望的結果,有的甚至是適得其反。

    一味的付出成了孩子人格畸形的催化劑

    從歷史上看,目前正處於青春期的這一代孩子的父母,他們大都經歷過物質上的貧乏,精神上的磨礪,及肉體上的磨難,他們的命運隨國家發展的命運跌宕起伏,一直沒有平靜過。

    年輕時代的插隊,中年時代的下崗,該談愛情的時候無力奢求愛情,該家庭穩定的時候,又面臨外面世界的天翻地覆,他們最難把握的是自己的人生。

    因為這難以把握的人生,又造成了他們各自不同的生存環境,以及對孩子的複雜心態。但是,這複雜的心態中又有一種共性的東西,那就是一種補償心理。

    尤其是在單親家庭中,無論是單親母親還是單親父親,他們的經濟條件,職業特徵,受教育程度可能是千差萬別,但心態上卻有一種東西驚人的相似,那就是為孩子考慮一切,做一切的補償。

    像劉勇的媽媽,在她獨立承擔起撫養孩子的責任的同時,她心裏已有了深深的歉疚。她覺得這所有的不幸都是由她造成的,因而,她試圖為孩子承擔一切,包括在個性上無原則地縱容。

    實際上她這樣做已經造成了極為可怕的後果。

    她兒子劉勇身上的問題已遠遠不再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毛病。一個18歲的青年不具備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屢屢在家庭裏對自己的母親施用暴力,並且,有著不可遏制的物欲,這一切都已證明他嚴重的人格畸形,而根源則同他母親的教育有關。

    我們在這裡姑且不去評説劉勇那位從來不盡父親責任的父親,在劉勇的整個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的影子,這已經是他性格嬗變中的一大隱患。

    那位不負責任的父親首先給了孩子深刻的印像是“原來人可以如此這般地不負責任。”我相信這是成長中的劉勇在世界觀形成時留下的深刻烙印。

    滿是負罪感和歉疚的母親,為孩子營造了一個可以為所欲為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裏,劉勇的個人意志成為了主宰一切的砝碼。

    討厭母親再談戀愛,母親便讓步不再打算結婚的事,不顧家裏的經濟狀況,一定要滿足自己追逐名牌的心態,為了讓兒子達到這些願望,母親只好四處去兼職,日夜勞作。

    實際上劉勇母親的這種付出,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了兒子人格畸形的催化劑。

    單親家庭的孩子本來就有一種自卑感,有時候這種自卑感並不完全來自於外部環境。家庭成員的欠缺會使自卑感植根于內心深處,尤其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這種感覺就更為強烈。

    劉勇父母離婚的時候,他正好是14歲,剛剛處於青春的萌動期,這個時候的孩子敏感,脆弱,孤獨感加強,對事情容易産生悲觀的情緒。

    父母的離異使劉勇的青春期從一開始便無法舒展,所以,在以後的日子,他的任何騷動都充滿了異樣甚至是畸形。

    人民網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