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口糧”三大變化 農村糧油食品安全值得重視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趙淩雲15日在南昌説,我國農民的口糧在品種、來源和加工等方面發生了變化,農村糧油食品安全形勢變得更加嚴峻,因此呼喚更多放心糧油進農村。

趙淩雲説,這三大變化一是農民“口糧”已有90%以上是大米和麵粉,不論在糧食主産區還是在經濟作物區、缺糧區,完全食用自留口糧的農戶大大減少,需要品種調劑和餘缺調劑的約佔口糧消費量的一半以上。二是農民口糧必須經過加工後才能食用,形成口糧來源的多渠道,除兌換外,有的委託加工、還有的通過購買,但不論是委託加工,還是集市購買的成品糧、製成品或饅頭等熟食品,大多是由農村小工廠、小作坊加工生産。三是農村加工廠、小作坊在設備、技術、環境、衛生等方面問題較多,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委託山東省糧食局糧油檢測站在農戶、集貿市場和小作坊取樣7份,結果合格率只有71.4%,不合格部分主要是麵粉中增白劑含量超標幾倍、調和油渾濁有異味。

趙淩雲説,這些情況表明,農村糧油食品安全形勢嚴峻,農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呼喚放心糧油儘快進農村。據對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和各省糧食行業協會推出的放心糧油産品涉及的1146個企業統計,2003年各地共産銷放心米麵2615.7萬噸,佔城市米麵消費量的50%,但只佔城鄉米麵消費量的13%;銷售放心油804.7萬噸,佔城市食用油消費量80%,但只佔城鄉食用油消費量的50%。這説明實施“放心糧油工程”在農村有很大的空間。(林艷興)

 

新華網  2004年10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