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快餐一定會發胖嗎?

就像法國的奶酪、義大利的麵條、印度的咖喱、中國的餃子一樣,快餐是與每個國家的食文化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在美國,快餐食品是一個規模巨大的行業,但同時又是一個被普通人們熱愛,被醫生、律師與營養學家們團團圍攻的行業。據統計,在美國,大約有37%的少年兒童體內脂肪含量過高,大約每三個成人中就有兩個人屬於超重或者肥胖。隨著政府、學術界與個人對肥胖問題的關心程度日漸提高,快餐公司便成了眾矢之的。

一部電影引發新一輪快餐營養爭議

今年5月中旬在美國上映的一部名為《超碼的我》(SuperSizeMe)的紀錄片又給這一讓人又愛又恨的行業一點小小的刺激。導演還以此片獲得第24屆聖丹斯電影節紀錄片的導演獎。

影片中,導演摩根·斯普爾洛克採訪了20個美國城市(包括全美最肥胖的城市休斯敦)的專家,從外科醫生到健身教練,從學校廚師到立法者,被採訪者們與觀眾一同分享了他們對美國人日漸增肥的研究、看法以及複雜的感情。

前不久,中國烹飪協會快餐委員會專門召開了“快餐營養問題專家座談會”,請了一些專家來座談有關快餐的是非。其實,早在1983年,由中美兩國的研究人員共同進行的一些研究就證明,中國人的膳食優於歐美人的膳食。理由之一是快餐使西方人肥胖起來。有專家指出,由於洋快餐供給的熱量大大超過人體的需求量,於是人們變得肥胖起來。當時就掀起了一場關於快餐營養問題的爭論。但是,也有專家指出,吃快餐並不是肥胖人群增多的根源。

吃快餐一定會發胖嗎?

對於這個長期困擾人們的快餐健康問題,眾多營養學專家均指出,發胖的禍首是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而並非某種食品。美國已明確提出肥胖的關鍵原因是過量飲食,無論是快餐、正餐還是在家用餐,只要經常過量吃高脂肪的食物,又不注意鍛鍊,都會造成體重過重或其他健康問題。由於現代社會食品的極大豐富,以及體力活動缺乏和靜態生活方式增加,加之過量飲食的習慣加劇了能量消耗和攝入之間的失衡,致使肥胖逐漸成為嚴重的公眾健康問題。

有專家認為,可以把洋快餐粗略分為三類。一是主餐類,包括各種速食麵、漢堡包、焙烤食品、麵包、速凍食品、炸雞塊、牛肉片、火腿腸等。二是飲料類,包括啤酒、汽水、可樂、果汁、速溶咖啡等。三是小吃類,如炸薯條、色拉、蝦片、果仁、冰激淩及其他油炸膨化食品。

到底是什麼具體因素在我們吃快餐的時候影響我們的健康呢?專家認為,有三種物質能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因而增加血栓及心臟病的發病率。一是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二是食物中的逆態脂肪酸(TFA);三是食物中的膽固醇。對健康人而言,攝入來自飽和脂肪酸的熱量不要超出總能量攝入的10%。人們常吃的奶油、豬油、冰激淩、黃油等動物脂肪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都很高。此外,許多快餐食品含有很高的TFA,特別是油炸食品。因此,對這些食品,應該控制攝入量。

人體要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需要從食物中攝取一定量的營養元素,包括碳水化合物(大米、面、馬鈴薯、紅薯、玉米、糖類等等),脂肪(豆油、香油、菜油、豬油、牛油、奶油、豆類、果仁等等),蛋白質(牛奶、酸奶、肉類、豆類、海鮮、雞蛋等),維生素(蔬菜、水果、肉類、奶製品等)及礦物質(蔬菜、水果、果仁類、海産品等)。同時,食品還提供了維持身體所需的熱量,是人體必需的。但關鍵是,營養元素及熱量的攝入和消耗必須保持相對的平衡。吃快餐怎樣不肥胖?

一些快餐食品,特別是油炸食品,如果僅僅為人們提供了超過身體所需要的脂肪,使人容易發胖,我們可以通過調節吃快餐食品的次數,合理地與其他食品搭配和加強運動來解決。然而,對有害的且飽和脂肪酸和TFA含量較高的,食品製造商只有通過改善所用油中飽和脂肪酸和逆態脂肪酸的含量,才能保證某些快餐食品既合大眾口味,又對健康不造成潛在的危害。當然,消費者也可以根據食品金字塔的比例,適當選擇快餐。避免過多地食用油炸食品(薯條、炸雞)和甜餅,以及高糖的軟飲料。

一般來説,一個體重60公斤的女性,如果運動量中等,她每天所需的能量大概是1800卡。其中碳水化合物(每克供應4卡熱量)、脂肪(每克供應9卡熱量)和蛋白質類(每克供4卡熱量)的食物,是我們身體熱量的主要來源。一般認為,脂肪作為食物的能量來源,最好不要超過總能量來源的25%~35%。脂肪都是由飽和脂肪酸(來自動物脂肪、椰子油等)和不飽和脂肪酸(來自植物油、魚油等)組成的,盡可能地食用不飽和脂肪酸或百分比高的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像橄欖油、葵花子油)對健康十分有利,吃快餐時也可以注意這一選擇指標。

最近,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快餐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閻宇在“快餐營養問題專家座談會”上説,現代快餐業要重視對營養的倡導,與會的十幾家在京城很有名氣的快餐業負責人都介紹了他們自身是如何把營養問題深入到快餐食品中的方法,而且也承諾絕對做到把快餐營養問題放在首位。而且,中國烹飪協會營養專業委員會也正在加緊制訂《快餐行業營養標準》,這將給我們廣大消費者一個具體的快餐飲食指導,也給快餐企業樹立一個遵守的規範。(劉菲)

 

 新華網


專家:肥胖的主要因素——進食過量
肥胖抑制雄性激素分泌 哈爾濱三成男孩性發育紊亂
調查顯示:53%港人自認肥胖 44%港人正減肥
孕婦過胖所生孩子易肥胖
法新社:中國城市與肥胖作戰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