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非洲控制艾滋病的典範
陳才林

艾滋病已成為當今世界威脅人類生命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專家估計,在本世紀頭5年裏全世界將有6800萬人死於該疾病,其中5500萬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

就在人類“談艾色變”的時候,東非內陸國家烏干達卻被譽為“非洲控制艾滋病的典範”。世界衛生組織1998年向烏干達頒發了“為促進非洲健康作出突出貢獻獎”,聯合國艾滋病防治委員會2000年又把“對世界防治艾滋病作出傑出貢獻的領導人勳章”授予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許多非洲國家的代表紛紛前來烏干達取經,同時烏干達的領導人和艾滋病防治官員也頻頻出現在國際講臺上,介紹防治艾滋病的成功經驗。

其實,10年前烏干達也和其他非洲國家一樣是艾滋病“重災區”,當時這個國家孕婦的艾滋病病毒測試陽性比例高達30%。從1982年烏干達發現首例艾滋病以來,迄今已有100萬人死於與艾滋病有關的疾病,目前還有100萬艾滋病患者或者病毒攜帶者,其中多數是15至45歲的青壯年,艾滋病還給這個國家造成200萬孤兒。

然而據官方宣佈,目前烏干達成人病毒感染率已下降到6.1%,這是10年來烏干達在預防艾滋病方面取得的成績。那麼,烏干達是怎樣迅速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呢?烏干達艾滋病委員會代主任盧襖穆沙納教授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總結了六點經驗。

一是積極動員,人人參戰。烏干達政府一直強調烏干達人要人人參加同艾滋病的戰鬥,這是一場關係到烏干達人能否在這塊土地上繼續生存和發展的大問題。

二是正視現實,公開政策。烏政府公開宣佈,預防艾滋病是烏干達的首要問題,這不僅是醫療衛生問題,而且是國家發展的戰略問題。烏干達政府是將艾滋病問題提到這一高度的第一個非洲國家。

三是加強管理,資訊共用。烏干達政府1992年公佈法令,宣佈成立全國性的艾滋病委員會。這是烏政府一個重要的決策和戰略,有利於協調各種力量,共同抗擊艾滋病的蔓延,政府部門與艾滋病委員會盡力幫助各夥伴機構做好各種工作。

四是週密計劃,聯合作戰。讓各種抗擊艾滋病的機構與組織制訂聯合計劃,每5年制訂一份全國防治艾滋病的戰略框架規劃。

五是加強科研,研製新藥。烏干達參加了艾滋病患者早期診斷等研究工作,開發早期防治艾滋病的藥物和艾滋病疫苗。2001年烏干達完成了艾滋病病毒疫苗用於臨床的試驗,在非洲屬首例。

六是建立網路,加強合作。烏干達重視同國內外有關機構和組織的合作,並在全國建立7個協調機構,每月召開一次協調會議,每年召開一次全國性協調會議。

當然,烏干達抗擊艾滋病的任務還十分艱巨,面臨的挑戰仍很嚴峻,但烏干達政府認為,只要今後繼續採取預防為主的政策,一定能在控制艾滋病的戰鬥中取得新成績。

新華網   2003年9月2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