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兒童情緒障礙
魏開敏

兒童情緒障礙是以焦慮、恐懼、抑鬱為主要表現,包括強迫症、癔病在內的一組疾病。其發生原因較為複雜,包括個體、家庭和社會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多見於7歲以上學齡兒童,隨年齡增大而發病率相應增高。發病前大多有精神與生活事件的影響因素可查;發病時呈現多個症狀,主要症狀有頭痛、頭暈、胸悶、憋氣、氣短、嘆氣樣呼吸、陣發性過度換氣、胸痛以及四肢麻木、肢體活動障礙等;但體檢及各種化驗檢查指標均為正常;並且上述症狀的出現可呈反覆性和暗示性。綜合這些情況後,一般可考慮為兒童情緒障礙,採取以心理治療為主的原則,輔以維生素B1、B6、谷維素等,大多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

對兒童情緒障礙特別強調要以預防為主。首先,要正確看待兒童情緒障礙,不能將其與精神病相聯繫,應當看到這種障礙是與兒童情緒多變,心理素質不穩定,情感易帶有衝動性和易變性有關,因此,每當遇到困難、挫折、批評和外界刺激時容易發生本病。特別是女孩發病較多。其次,家長應特別關注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過分的溺愛,孩子從小得不到鍛鍊,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一旦願望得不到滿足就感到焦慮或抑鬱,容易發生情緒障礙。另外,家庭環境不良,父母經常爭吵或離異,使得孩子安全感降低,自尊心受挫,往往是構成發病的易患因素。因此,家長們不僅要重視孩子身體上的發育和生活上的教育,也要重視孩子精神與心理上的發展,正確引導和教育孩子,愛護但不溺愛,並注重自身形象,身教與言教結合起來,且積極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氣氛,帶給孩子一種安全感、溫馨感,以促進心理行為的正常發展。此外,學校及老師也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學教育,講究教育的藝術性,啟迪學生的健康向上、活潑生動的心理行為。教師切忌粗暴責罵或批評學生,避免一切過激言行,對於學生的過錯要循循善誘、因勢利導,使學校成為孩子增長知識才幹和培養健康心理的大家庭,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

《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