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消除非典心理後遺症

    近日,北京某醫院開設了非典患者心理諮詢門診,為那些曾經染上過非典的市民提供心理幫助,這一舉措呼應了社會的需要,體現了人性關懷,不僅能夠提高非典病人愈後的生活品質,對消除非典心理恐慌後遺症也是頗有裨益的,值得我們為之喝彩。

    生活在北京的每一個人,對非典所帶來的集體心理恐慌應該是記憶猶新,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那些非典康復者的心情。由於非典是一種新型傳染病,人類對非典病毒知之甚少,所以,染上非典的人除了在身體上遭受了極大的痛苦,心理上也往往受到重創,有些人的精神甚至瀕臨崩潰。這些人回到社會之後,往往還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一位康復者告訴醫生,他家所在的居民樓有兩部電梯,原來只開一部,自從他出院回家後,有關方面就為他和他的家人開了一部“專用電梯”,這種變相隔離的方式雖然很“溫柔”,但是,對他的精神傷害仍然相當深。另據媒體報道,北京第一例輸入性非典患者的名字被公佈之後,她家的墻上經常被涂上髒話。更多的非典康復者在工作上、生活上面臨著不同的困境。如何幫助他們擺脫現實的、精神的困境,讓他們更快地融入社會大家庭,是一個重要課題。

    從另一個方面看,公眾心理中殘留的非典恐慌也是亟須消除的。專家們一再告之社會,非典患者在康復出院後,就不再具有傳染性,這一結論在幾個月來的流行病學觀察中已經得到證實。畏懼和躲避非典康復者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對非典康復者的歧視就更是一種背離科學和人道的行為,應該受到輿論的譴責。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社區管理機構,都不應該以任何名義歧視非典康復者,以任何變相方式設置的非法隔離應該儘快撤消,整個社會應該努力營造一種溫馨、關懷、融和、舒暢的氣氛,如果不這樣做,我們整個社會就難以走出非典的陰影,經濟活動就難以健康地運作,公眾生活也很難恢復正常。可以説,消除非典心理恐慌的後遺症不僅是對那些康復者的關懷,也是對我們每個公民自己負責。

    要做好這個消除心理陰影的工作,僅僅有醫院等專門機構的努力是不夠的,我們全社會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各級政府的工作人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該走訪非典康復者的家庭,詢問他們在工作、生活方面有無困難,以便及時提供幫助。居委會和社區管理者應該在科學的前提下,舉辦各種交流活動,為非典康復者提供融入社會的途徑,給他們以信心。青年志願者可以組織起來,在徵得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走入非典康復者的家庭,為心存恐懼的左鄰右舍做出表率。很重要的一點是,勞動部門應該開展一項專門的調查活動,制止用人單位以非典的名義歧視康復者。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徹底戰勝非典,重建我們的生活。

    《北京青年報》 2003年6月13日

    

    


非典型肺炎防與治
每日“非典”疫情發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