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分類 誰會走進營利性醫院?  

    2001年12月29日,北京的8家醫院毅然“告別昨天”,正式“挂”上了營利性醫院的牌子。這消息著實讓老百姓“興奮”了一陣兒:難道,咱們看病也可以選擇醫院了?

    醫院分類,是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體現。改革的最終目標是什麼?用衛生部醫政司副司長劉金峰的話來説,就是實現“雙贏”,政府、醫療機構和老百姓都應該從中獲益。

    兩個月過去了,“分類”的感覺是好是壞?“改革”的滋味是苦是甜?讓我們聽聽他們的聲音。

    醫院三緘其口 患者欲説還休

    記者首先來到有“洋”背景的和睦家醫院。這所坐落于北京東四環以外的營利性醫院顯得有些“寂寥”,門口只冷冷清清地停著幾輛車。室內,卻春風撲面,溫馨可人,有咖啡廳、有兒童遊戲室、有給“未來媽媽”上課的地方,還有四處瀰漫的輕音樂。醫生們大多是外國人,都各司其職,靜悄悄地忙著自己的活兒。

    在醫院走廊的墻壁上貼了百十張照片,記者看到了許許多多嬰兒和他們父母的笑臉,卻很難看到“黃皮膚”的影子。在這裡,生一個孩子,住院3天需要5000美金;看感冒,10分鐘之內39美元,超過10分鐘後再累計增加。高價格壁壘使普通老百姓只能對之望而卻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的‘客人’主要是駐京的外國人,內賓主要是白領階層和經理級的人物。”偶爾,一兩個年輕而矜持的中國患者匆匆而過,他們滿臉的漠然與從容顯示其絕非等閒之輩。

    談到營利性,工作人員似有難言之隱:“我們主要靠技術和服務賺錢,其他嘛,我們暫時不能公開。”

    位於菜市口大街的建工醫院是一所“土生土長”的營利性醫院,“土”背景為之增添了不少親和力。記者發現,這裡的患者就診數量明顯比“洋”醫院多多了,且患者多為中老年人。在醫院的大門口,記者看到了一塊“金字招牌”:市醫療保險定點單位——在這一點上,它顯然比其他營利性醫院要幸運多了。院辦的工作人員很友好地拒絕了記者的採訪:“醫院尚處在過渡階段,還正在調整,收費標準、工資標準仍和過去一樣,所以,我們現在不好説什麼。”

    一位前來給醫院送錦旗的患者家屬引起了記者的興趣,她説:“這兒技術高明,服務態度好,收費也比較合理。我那親戚在當地醫院已被下了病危通知書,到這兒來,15天,不到1萬塊錢,就好了,出院了。”“其實,我們先去的是某某醫院(非營利性醫院),他們首先問‘有錢嗎’,説是低於4萬塊錢不接……其實吧,這裡有的醫生也問我們有錢沒錢……”最後,她得出一個結論:“窮人真的得不起病。”

    制藥的:我們青睞營利性醫院

    聽到醫院“分類”的消息,醫藥生産企業會作何感想呢?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藥廠的新藥推廣一般會選擇營利性醫院,因為非營利性醫院的傳統管理模式造成了新藥品種的“進入”程式繁雜冗長且人為障礙太多,無形中增加了醫院生産企業的成本。

    我們把新藥進入兩類醫院的程式及交易層階成本進行一下比較:

    醫藥生産企業也是經營者,它也懂得“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道理,當複雜的程式、過多的環節、人為的障礙造成自己的交易層階成本過高以致于影響了利潤的時候,為了生存與發展,它只有兩條出路可走:一是提高藥品的價格,把自己“額外”的交易層階成本轉嫁到患者身上;二是“另覓新歡”,尋找新的藥品進入對象。第一種途徑,也許可解一時的燃眉之急,但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它使得醫藥生産企業的運作始終處在惡性迴圈的狀態中。而營利性醫院的出現,則為醫藥生産企業的第二條出路提供了絕佳的選擇,簡潔的程式、規範的管理、較高的辦事效率會大大降低醫藥生産企業在新藥“進入”時的交易層階成本,從而使得其市場競爭力大大增強,步入良性迴圈的狀態。

    賣藥的:我們喜歡營利性醫院

    醫院除了直接從醫藥生産企業獲得藥品外,更多的是與醫藥流通企業建立合作關係。藥品批發商在選擇醫院作為合作對象時,主要考慮資金的回報率,而結算賬期的長短則是影響資金投入回報率的重要因素。 

    在結算賬期的長短問題上,藥品批發商似乎覺得營利性醫院更“爽快”一些。藥品批發商如果選擇與非營利性醫院合作,由於結算賬期長,資金流轉慢,造成藥品批發商利潤低,它就不會讓利於醫院,導致藥品價格抬高,從而藥品批發商的市場競爭力就會削弱。藥品批發商如果選擇與營利性醫院合作,情況就會恰恰相反。那麼,藥品批發商最終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這一點似乎不言自明。

    保險公司:我們看好營利性醫院

    在中國加入WTO兩年內,將允許外國保險公司推出集團醫療保險服務,而在加入的3年內,將取消所有的地理限制。這將對支付結構和醫療保健管理産生明顯的長期影響,但在加入的3到5年內不大可能會起步。

    而目前,醫院分類管理的實施給國內保險業創造了“大有可為”的空間。據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健康保險部的負責人李良軍博士預測:“保守估計,中國商業醫療保險市場的目前潛力有4000億人民幣左右。”這個誘人的“香餑餑”,到底會落到誰的口中呢?在這個由保險公司和醫療機構共同分割的市場上,醫療機構的地位是“被動”的,而保險公司則可以靈活自如地“擇佳木而棲”。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保險公司更願意與營利性醫院打交道。為什麼呢?理由有二:其一,保險公司的“企業”身份與傳統的非營利性醫院的“政府”身份相去甚遠,彼此的經營理念、管理體制、運作方式都不一樣,“道不同,不足與之謀”;其二,不管保險公司最終選擇哪類醫院,它追求的目標始終是利益最大化。一般來説,營利性醫院效率高,患者的在院時間縮短,患者的住院總體費用下降(如住院3天花費2000元),保險公司賠付給患者的金額就少,保險公司獲取的利潤就大;非營利性醫院效率低,患者的在院時間延長(包括醫院裏的人為因素),患者的住院總體費用上升(如住院8天花費9000元),保險公司賠付給患者的金額就多,保險公司獲取的利潤就小。綜合兩種因素,保險公司自然會選擇營利性醫院。

    思考:十字路口的中國醫院

    以上所分析的醫藥生産企業、醫藥流通企業、保險公司在選擇合作對象時,都是趨利避“損”的,它們都將與醫院合作的交易層階成本作為其取捨的關鍵。

    當一個患者、一個醫藥生産企業、一個醫藥流通企業、一個保險公司傾向於與營利性醫院合作時,帶來的結果是個體成本的下降;當越來越多的患者、醫藥生産企業、醫藥流通企業、保險公司選擇與營利性醫院合作時,帶來的結果是群體成本的下降。最終結果是社會總成本降低,並隨之産生一系列的社會效益。這,不正是任何一個社會苦苦追尋的目標嗎?

    社會總成本↓=群體成本↓-個體成本↑

    社會總成本降低量=Σ(群體成本降低量-個體成本增加量)

    這兩個公式中的“個體成本”顯然是指醫院醫務人員的勞動成本。無論在營利性醫院還是非營利性醫院,“個體成本增加”都意味著醫務人員在技術上和態度上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這一點,顯然在營利性醫院的醫務人員身上比較容易實現。倘若,非營利性醫院的醫務人員也願意使“個體成本增加”,這不正是皆大歡喜的結局嗎?

    營利性醫院和非營利性醫院的分類管理説到底,是引入競爭機制,開展醫療服務的競爭,滿足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的需求。問題是,一向被“母親”寵壞了的“孩子”,在市場競爭面前會積極行動嗎?

    協和醫院的一位醫生向記者訴苦:“醫療服務費太低了,我們的積極性能提高嗎?積極性不高,對待患者的態度又能好到哪兒去?”據他介紹,做一個手術1200元,醫生還要承擔風險,不如讓患者使用器械治療,一次3000塊錢,醫生還可以拿回扣。用他的話來説:“做手術划不來,醫生就不做手術了。小醫院可以説自己沒技術,做不了,大醫院可以説自己沒床位,做不成。”最後,還是患者倒楣。

    面對營利性醫院的競爭,非營利性醫院天生的“優越感”依然存在。有政府財政、稅收政策的大力支援,有“醫療保險定點單位”的“金字招牌”,它們怕什麼?醫院門口依然是“車如流水馬如龍”,真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啊。

    競爭不是目的。不管哪類醫院,社會和患者追求的理想狀態都是:高品質的服務,低廉合理的價格。也許,兩個月的“運作期”還太短,許多事情一言難盡;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醫療體制改革的路還很長,任重道遠。我們相信市場的力量,我們相信資本的力量,我們甚至可以確定:一個“買方時代”正在向醫界緩緩走來。

    名詞解釋

    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基本醫療服務或政府交辦任務、為社會公眾利益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收入和收支結余用於彌補醫療成本和自身發展,執行國家指導價格、享受稅收優惠和信貸優惠,包括政府舉辦的和非政府舉辦(社會集資辦、社會團體辦、個人出資辦)的醫療機構,政府辦的享受政府補助,非政府辦的不享受政府補助,政府辦的醫療水準應該能夠代表區域性或國家水準,主要承擔基本醫療服務,有的同時承擔科研和教學任務。

    營利性醫療機構   自主確定醫療服務項目、大多從事特需服務及專科服務、以獲取投資回報實現利潤最大化為目的,採用自主定價、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照章納稅的原則,包括私立營利性醫院、股份制醫院和中外合資醫院。

    非營利性醫院和營利性醫院的劃分實行自願選擇和政府核定相結合的原則。

    背景資料

    我國有近13億人口,目前醫院年診療人數約為22億人次,全國醫療衛生機構32萬個;按1997年全國職工工資6470元計算,職工醫療佔工資10%,按醫療改革後基本醫療保險要求,全國城鎮3億職工(個人賬戶)計算,支出能力為1941億元;2000年,中國保健品市場銷售額達到500億元。

    在美國,醫療衛生産業是一個企業性、運作性很強的産業。美國2000年對500家公司市場化資本分析的統計報表顯示,醫療市場以10%佔據了第三位,僅次於電腦業和通訊産業。(杜鵑)

    〈中華工商時報〉 2002年3月05日

    

    

    


收費是公立醫院10倍 滬上“洋醫院”將現身
根據市場自主定價 八家營利性醫院在京亮相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