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org.cn

“減增虧違”榨幹“淚汗血水”

    股市大好形勢之所以在7月底到8月初終結,股市上盛傳四種説法,一是國有股減持引發股市狂跌,二是大量股票的增發,三是中報預虧預警大挫股民信心,四是違規資金大量撤退。簡稱減、增、虧、違。

    從表面來看,這樣的説法是有些道理的。

    有媒體因此近乎憤怒地指出:當國有股減持方案出臺的時候,有關方面和人士都信誓旦旦地説過,這不會對大盤構成大的衝擊。但方案實施頭一天,中國股市就從2245點掉頭向下,一舉擊穿半年線、年線。上週一(7月30日),滬指更是狂跌108點,為自1999年7月以來最大的日跌幅。這不能不迫使人們思索,這種國有股減持方式真的是“利好”嗎?

    我們注意到,為了順利進行國有股減持,前不久,管理層頒布了《上市公司新股發行管理辦法》及《關於做好上市公司新股發行工作的通知》。這些配套文件,實際上是打開防洪閘泄洪。

    增發大圈錢

    《通知》出臺後,上市公司惡性圈錢像山洪暴發般地衝了出來。從今年3月25日至6月1日,先後有66家公司提出了增發方案,到目前為止,已達到了110余家。加上今年一季度已有14家公司實施了增發,這樣,不過半年時間,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就多達120余家。

    一些原來計劃配股的公司,紛紛放棄配股而改為增發。如福日股份董事會提交的配股預案,在最近召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就遭到了惡意否決。大股東福日集團認為,公司更符合增發條件,建議放棄配股,選擇增發。

    有的公司配股預案已經生米煮成熟飯,但為了多圈錢,便將已經通過的配股預案“處決”,由董事會重新提出增發方案。如南京中達已於今年2月底在股東大會上,通過了配股預案。《通知》出來之後,該公司立即放棄配股而改為增發。按配股計劃,公司募集資金充其量不過2.5億元,改成增發之後,圈錢計劃迅速增加到6.8億元。

    面對政策給出的良機,一些上市公司不惜獅子大開口。友誼股份去年3月剛剛實施配股,計劃募集資金1.1億元,由於大股東放棄配股,實際籌集資金僅4000多萬元,而這次擬增發5000萬股A股,一次就能募集資金7億元,為去年配股實際籌資額的17.5倍。更有甚者,僅申能股份一家就將通過增發從投資者手裏圈走現金29億元!

    截至目前,今年已有16家公司實施了增發,籌資總額162.45億元,平均每家公司通過增發籌資10.15億元,這大大高於36家新發行上市公司和65家配股公司平均每家籌資6.06億元和3.67億元的水準。如此巨大的資金需求,市場能承受得了嗎?

    減持抬高價

    此外,國有股減持的價格也高得離譜。從已實施的國有股減持的情況看,烽火通訊國有股存量向社會公眾發行800萬股,52.37倍市盈率,每股發行價21元,從投資者手中圈走資金1.68億元;北生制藥國有股存量發行412萬股,46.24倍市盈率,每股發行價9.6元,圈走資金3955萬元;江氣股份國有股存量發行800萬股,25.8倍市盈率,每股發行價9.9元,圈走資金7920萬元;華紡股份國有股存量發行850萬股,41.36倍市盈率,每股發行價5.92元,圈走資金5032萬元。僅這4家公司就圈走3.37072億元。

    黃銅賣了個黃金價,還是強賣強買,捆綁銷售。難道上市公司的利益真比股民更重要嗎?

    但中國著名股份制專家劉紀鵬認為,這些説法是片面與不客觀的。首先國有股減持並沒影響到一級、二級市場資金的總量,更何況現行的國有股減持所涉及的主要是新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對現有的1200家上市公司的國有股與法人股存量並未觸及。

    違資三清場

    有媒體指出,這次股市大跌,從某種意義上説是從去年底延續至今的有關中國股市的大辯論的延續。劉紀鵬説,“破譯中國股市種種怪現象的關鍵”是“弄清一級市場六七千億元的遊資”。

    來自央行的消息人士説:“據央行的分析方法,參考有關短期信貸的數據變化及企業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存款變化情況,1999年違規進入股市的信貸資金約為1300億元,而2000年這一違規金額則又新增為7000億元左右,這與1997年的大量信貸資金違規進入的增長態勢極為相似。”他説:“今年1月初,戴相龍行長在央行2001年工作會議上講話就對此(增長態勢)提出了嚴重警告,而在4月份央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的報告中則有6處提到信貸資金違規進入股市的問題,這是非常少見的,由於發現票據貼現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可能有300億元左右的新資金違規流向股市),5月中旬,戴相龍在一次座談會又著重提及信貸資金違規入市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各市場主力的違規資金于5月下旬開始撤離,從目前的統計數據看,6、7月撤離速度加快。”

    中國工商銀行的一位高級管理人員説:實際上,為配合央行的行動,今年以來幾乎所有大的商業銀行在查處信貸資金進入股市這件事情,共做了三次“大的動作”。他説第一次就是在二三月份,但由於在春節期間,工作不太引人注意;第二次是在5月中旬以後,力度比較大;第三次則是在幾大商業銀行年中工作會後的7月中上旬,“我們正在準備材料上報目前這些工作的進展”。

    標準普爾(Standard&Poor’s)在不久前公佈的一篇研究報告分析説,中國銀行業的風險沒有減輕的跡象。其中一個重要的數據根據就是國內信貸(domestic credit)與國內生産總值(GDP)的比值一直在高速上升。該報告分析説,“過去幾年內,(中國的)經濟增長滯後於(其)貸款擴張的速度,這無疑提升了擴張的信貸資金投入到非生産領域或低效率的生産領域中去的可能性。並且如果政府堅持通過增加銀行信貸來刺激國內消費和投資的話,上述比率還可能進一步增長。”顯然,這個報告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在不扣除積極財政政策影響下的國內信貸資金進入股市的一些增長變化。

    “實際上也反映了政府對該類資金控制的一種徬徨,”人民大學的經濟學博士楊其靜説,“我們的政府在是否認可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或銀證能否在中國混業經營的問題,其實比較曖昧,目前可以説基本採取了中間路線,一時認為(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沒有問題,於是監管就放鬆點,一時又覺得有問題,從而就抓緊點。其實有關部門對信貸資金在股市裏面活躍的情況,一直就很了解。只是在認識上有時覺得國內股市資金不夠充裕,便對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採取睜只眼閉只眼的政策。有時又覺得,銀行資金應該進行生産性的投資,不能到股市這樣的非生産領域來,這樣擾亂了金融市場,於是又加強相關監管的工作。”

    對市場上為什麼會有大量的信貸資金進入股市,楊其靜分析説,大概是因為“股市的進入成本比較低,而進入實業界的成本比較高,另外客觀上説,目前中國股市相對來説是個比較成熟的市場,婆婆媽媽的事比較少。而如果要搞實業的話,則面對的壁壘很多,需要在這個婆婆那裏磕個頭,還要到那個廟裏去燒點香,很難進入,市場化的成熟度很低”。

    虧極不嚇人

    但説上市公司預虧預警對股市造成壓力卻是難以讓人信服。在中國股市發展的10年中,重組股即績差股股價從來都好過績優股,這已是公開的秘密,不會説中國股民和機構一下子變得膽小起來吧。

    “熊”來擠“泡沫”

    然而,造成股市走上漫漫熊途的真正原因遠不是這些,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傑就指出,國有股高價減持、政府查處違規入市資金、監管力度加強、增發“圈錢”行為氾濫等都只是此輪暴跌的導火線,真正原因還在於把上市公司市盈率推得過高。

    股市大跌,擠出前些年的泡沫是股市股價高企後的必然要求。高企的股價讓後續的資金産生恐懼心理,誰也不想拿自己的錢來挽救必入者,久而久之,當資金鏈發生意外之時,即查處違規資金,股市平衡瞬間打破,股市泡沫隨即破滅。

    有資料顯示,滬市上市公司去年業績(每股收益加權平均)較1999年平均增長8.76%,深市上市公司則較1999年平均負增長6.38%,業績增長並不理想;但同期上證指數上漲51.73%,深成指數上漲41.05%,把平均市盈率推到了60倍的高位,虛火不可謂不旺。

    現在一級市場發行新股,發行市盈率高的有70倍,低的也在30倍以上,這是市場不成熟的表現。

    魏傑認為,股市要擴容就必須先擠掉泡沫,把大量的差劣上市公司、PT公司擠出市場。顯然,有關部門正在擠壓泡沫,中國股市實現理性回歸的信號正在強化。

    然而,透過一地的泡沫,人們不禁要問:是誰造成了股市泡沫。

    同納斯達克泡沫不同,中國的泡沫有著中國特色。納斯達克泡沫在很大程度來源於人們對新經濟過高預期,而中國泡沫來源於中國的股本結構,來源於機構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的勾結。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日前發佈《2001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認為,金融機構貸款結構發生較大變化,企業存款增長與股票市場變化的相關性較大。

    《報告》認為,一般來説,銀行貸款增加必然帶來相應的企業存款增加,但若加入股市變動因素,這一關係就變得更為複雜。今年6月份當月金融機構的貸款僅增加1838億元,企業存款卻增加了2863億元,二者之比由今年前5個月的14.05%猛增為155.77%。與此同時,6月份證券公司在銀行的“同業存款”卻減少2716億元。這一“增”一“減”發生在新增貸款較少的6月,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企業存款變動與新股發行有關,通過一定仲介機構把它與證券公司“股民保證金”賬戶連通起來了。

    企業存款與股市為什麼會“交往”甚密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中國上市企業的股權結構是非流通股大,而流通盤小。在這樣“雙軌制”的情況下,通過股市來收購企業最後達到控制企業經營可能性根本上就不存在,因為即使你將某一上市公司所有的流通股全部收購,在企業裏依舊沒有説話的權力。如此一來,股市上的資金唯一的營利點就在於炒作股票。炒作是賣買股票的唯一動力。

    

    《中國證券報》 2001年8月2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