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hina.org.cn

減持定價成為藉口 本輪股市暴跌是機構陰謀?

    本輪下跌可能與機構的某種意圖有關,放棄抵抗,製造市場恐慌,有一石二鳥之效機構合謀 欲擒故縱

    □廣州百靈信程峰

    利空兌現 否極泰來

    在備受市場關注的兩大懸念——中石化上市與銀廣夏事件終於在本週三同時揭開謎底之後,深滬兩市在週四強勁反彈。

    看來,投資者對中石化的低調上市英雄所見略同。市場主力淡定的表現讓人松了一口氣,如果再刻意渲染中石化的“定海神針”作用,狂拉一氣,難保不會重蹈浦發銀行、寶鋼及民生銀行的覆轍,高調上市的結果是漫長的價值回歸之路。在投資者信心尚未完全恢復的市場氛圍之中,中石化低調平穩上市,為今後發揮其對石化板塊甚至對大盤的影響埋下了伏筆。

    儘管相當多的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公信力都多少帶有些疑慮,儘管市場早已經受過了瓊民源、湖北興化、鄭百文以及猴王們肆意造假的打磨,銀廣夏騙局被正式立案稽查的消息仍無論如何都讓人輕鬆不起來。不過,利空出儘是利好,我們多少總有點自欺欺人的樂觀主義。

    在這樣一個大資金説話的年代,要判斷大盤是否見底,我們還得揣摸主力的動向。

    減持定價成為藉口

    本輪下跌的導火線還是國有股減持問題。國有股減持的定價方式揭開謎底之後,市場的反應竟比國有股減持辦法出臺時還要消極。6月14日大盤受減持辦法出臺的衝擊應聲而跌,應該説還算是正常的市場反應,而7月24日僅僅因為烽火通信、北生藥業、江汽股份與華紡股份四家公司同時在刊登的招股説明書中宣稱國有股減持價格與新股發行價格一致,大盤就跳空下行並不斷改寫近期新低,這樣過激的反應多少有些大驚小怪的味道。

    國有股減持辦法中關於減持定價方式的細則雖然並不明確,但是,“原則上採取市場定價方式”已經給出了減持定價的大方向,這次發行新股的公司就是根據這一精神來確定國有股的減持定價的,只是將原則的東西首次在實踐中應用罷了,並不出人意料。另外,有關人士認為減持定價尚處於試點階段,“原則上採取市場定價方式”還可以作多種理解,比如説,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不採取市場定價方式,再説市場定價方式有多種實現形式,並不僅有“新股發行價”這一種方式。

    從6月14日到7月24日,市場對江蘇索普、韶鋼松山等首先提出在增發新股時減持國有股的公司採取了拋棄的態度,儘管這些公司的基本面相當不錯,但是股價的節節敗退顯示了市場對減持還是“過敏”。從盤面觀察到,對提出減持的公司“用腳投票”明顯是機構而非散戶,機構“用腳投票”的意圖不能排除有“欲擒故縱”的可能,大量持股的機構不歡迎國有股減持。

    如果説按新股發行價減持國有股是市場預想中的“最高價格”的話,目前的市場反應就是市場最絕望的階段。也可以看作是機構對“市場定價”的一種否定。按區區10%的比例來減持國有股並不會給市場的資金面帶來現實的壓力,假定今年上市公司新股發行與增發籌資總額達到去年1500億水準,還假定所有新股與增發均按10%比例減持國有股(事實上沒有國有股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那麼國有股減持的總額也就是100多億,僅僅與中國石化在A股市場上的融資金額相當。

    放棄抵抗 一石數鳥

    關於此輪暴跌的原因,有很多的猜測,筆者曾經撰文指出,這種暴跌可能是“機構合謀型博弈”的一種陰謀,近日盤面觀察到的多種怪現象再次堅定了這種判斷:這次下跌只與機構(主力是數目龐大的私募基金)的某種意圖有關,而所謂國有股減持定價、市場擴容和監管力度的加大等問題都只是一種藉口。

    關鍵支撐位未見任何主力護盤跡象,這無論如何都是不正常的。中國股市中存在有能力調控大盤的超級主力,這是不爭的事實,從去年8月以來,大盤可以縮量創歷史新高,可以拉尾盤,可以破底反漲視技術面的下跌信號如無物,沒有理由當大盤連拉7條陰線都不組織反彈,更沒有理由在關鍵的年線、2000點整數位不作任何抵抗。這波下跌過程中,成交量一直很小,以主力之控盤能力,絕沒有無能為力之憂慮,“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放棄抵抗,製造圖表上的恐慌,可能有三個目的:其一,為開放式基金入市“跌”出空間;其二,對國有股減持定價方式“討價還價”,爭取有利的減持定價方式與減持政策;其三,逼出“利好政策”。下跌可以産生一石數鳥之效,既可“以退為進”,又可趁機逼政策出利好救市。

    全景網路證券時報 2001年08月1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