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人的苦惱
張宏

有一個愛讀書、藏書的朋友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的志向很高,我的理想很遠,但看到書店中圖書的價格比我的志向還高,我的理想就更遠了……一句戲言道出了讀書人的苦惱——遠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在書價昂貴的現實面前變得支離破碎了。

愛書是讀書人的天性。清代才子袁枚酷愛讀書,但因家貧卻常常不能如願。每當經過書鋪,看到價錢貴買不起的好書,夜裏就會形諸夢寐。對此他曾作詩紀之:“塾遠愁過市,家貧夢買書。”作家鬱達夫也因買書而深感痛苦,他在《濃春日記》中寫道:“經濟不充裕,想買的書不能買,所感受的痛苦,比肉體的饑寒還要難受。”所以他常常寧願肉體受饑寒也不願精神受痛苦。他與夫人王映霞在杭州時,有一次王拿出十元錢叫鬱去買米,半路上鬱拐進了書店,見有一套心愛之書,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及至鬱看著書回了家才發覺手中的書是用買米的錢換回來的。

生活中為了買書而忍受饑寒的人有很多,因家貧無力購書而長嗟短嘆的人也不少。清代秀才徐雲路就曾賦詩一首來抒發這種苦惱:“生成書癖更成貧,賈客徒勞過我頻。聊借讀書佯問價,知非售處已回身。乞兒眼裏來鶚炙,病叟床前對美人。始嘆百城難坐擁,從今先要拜財神。”詩的前四句敘述了與書商來往的情形:有了愛書的癖好只能使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書商有好書來問我買否也只是徒勞。我假裝問書價趁機看幾眼書,書商知道我買不起已收拾書箱要走了。詩的後四句抒發了無錢買書的感嘆:“乞兒眼裏來鶚炙(烤鳥)”當然很高興;“病叟床前對美人”,可惜的是有心無力。看來擁書萬卷是極其困難的(“百城”語出《北史·李謐傳》,李謐愛書,常對人説:“大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先得有了錢才能去買書呀!

看到好書欣喜至極卻因囊中羞澀而無可奈何,這种經歷想來好多人都有過。從古到今,有多少愛書人曾經因為買不起書而苦惱啊!“閉門忍饑都不患,只愁囊乏買書錢。”“絕交流俗因耽懶,出賣文章為買書。”其中味道恐怕也只有當事者才能體會得到。

時代發展到今天,我們的收入提高了,囊中不乏買書錢了。但走進書店,面對一本本圖書我們還是會有古人的那種苦惱——書價的漲幅和收入的增長不成正比,我們並不能因為時空穿梭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坐擁“百城”。平裝書的價格已是貴得無法接受,那些珍藏本、精裝本更是讓人望書興嘆!這個時候能想到的只有徐雲路的那句詩了——從今先要拜財神。

那麼,拜財神有門擁書萬卷後,讀書人就沒有苦惱了嗎?未必!袁枚後來做了官,購書萬卷,實現了年少時的夢想,卻又沒時間閱讀了。他自己比喻少年時牙堅齒利,卻貧不得食,等到了衰年,雖有珍饈在前,卻已齒脫腹果,不能饜飫。這豈不是成了“病叟床前對美人”了?無獨有偶。宋代蘇東坡《李氏山房藏書記》也説少年得書之難,及後書多而無人讀。其意正同。

由此看來,各種苦惱總是與讀書人不即不離,套用一句歌詞那就是:有時間的時候沒有錢,有錢的時候卻又沒時間。

《中華讀書報》 2004年3月4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