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夫妻趣聞錄
〔日〕筱原令著宮薇

本書作者1950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學的是中國文學專業;後又留學新加坡與南韓;娶南韓人為妻,育有二女。在不少中國讀者眼中,南韓文化與日本文化相當接近,其實不然。書中涉及的夫妻間與雙方家庭間的許多微妙衝突,不僅有趣,也能使我們對這兩個中國近鄰的文化特徵有進一步的了解。

家譜厚如電話簿

我的太太的老家在全羅北道的農村,大女兒上學之前,經常回丈母娘家。“丈人”、“丈母娘”韓語稱“丈人殿”、“丈母殿”。第一次,我照著教科書上所學的稱呼他們,結果被太太罵了一頓,説:就當作是你自己的親生父母稱呼他們爸爸媽媽,他們會更高興的。

全羅道的開發比較晚,幾乎是現代化和城市化之前的南韓人生活的原點,感覺就像是南韓人的心靈故鄉。南韓氣質最濃的就是全羅道出生的南韓人。太太曾經不客氣地對我説:“要知道南韓人,首先努力了解我,因為我代表百分之百的南韓人。”

回到鄉下丈母娘家,無事可做的時候,我就研究他們的家譜。

南韓人的血緣關係之強是很出名的。日語説是親戚六眷,但現實中,往往只有三親等的家族意識。但南韓人不同,他們八親等、十親等也是常見的。八親等以內叫做“堂內”,到十親等叫做“家中”,表達這種親屬關係的詞語特別繁多,學韓語時,記住這些單詞也費了不少功夫。

這種血緣意識具體表現在家譜上。太太家的家譜,足有電話號碼簿那麼厚。我的太太正好是第五十代,聽説始祖是五世紀中國吳王夫差的一族。

南韓的親屬意識和日本明顯不同。南韓的農村是同姓同族,日本的農村是異姓異族。日本株式會社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它的根源在此,因為日本是不同姓名、不同種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共同勞作,共同舉辦各種紅白喜事,並一起慶祝各種節日。日本的這種無血緣關係可以直接轉換成公司關係或者其他社會關係,而南韓則轉換成同族公司,因為彼此是親屬,有依賴心,即使稍微出些差錯也不會受到制裁。靠血緣關係結合在一起的公司、財閥,成了南韓經濟生活中最自然,也最龐大的存在。

因而,南韓人往往不擅長和他人一起工作。

濃得化不開

和太太談戀愛的時候,最常去的是電影院。當時南韓電影以悲戀劇為主。電影結束的時候,太太總是要到洗手間去,因為掉的眼淚太多,臉上的化粧都給搞糊了。結婚以後,太太也是偏愛看苦情電視,看時總是眼淚汪汪,而我是一滴眼淚也不掉,太太總説我是冷血動物。

南韓人用情深濃,感情豐富,而且他們從不壓抑自己的感情,樂於將它直接流露出來。日本人善於壓抑自己的感情,強忍著不讓眼淚掉下來,這種禮儀觀念是延續了古代武士的做法,在人面前不能張狂,也不能哭得不成體統。

我在南韓的學生宿舍住宿時,發現南韓同學之間,可以彼此共用牙刷甚至內褲,這讓我大吃一驚。還有女生之間彼此牽著手走路不用説,男生之間也是手挽著手走路。在南韓,警官、軍人或警察都是兩人一組去執行任務,有時在街頭也可以看到警官們彼此手挽手的情景。他們並不是同性戀,而是彼此關係親近的人之間一種很正常的行為。這種親近關係常常用體膚接觸來感覺和確認,南韓人認為這樣才有足夠的安全感。

太太看到我的父母分別睡在不同的房間,對此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她批評説:日本人真是冷漠!而太太的父母,年老後也的確是兩人同睡一個被窩的。

有個南韓朋友喜歡喝酒。每天要到淩晨才回家。我問他:“你太太沒有意見的嗎?”他説:“沒關係,夫妻不管回家多晚,只要早上起來同睡在一個被窩裏就可以了。”在日本的旅館,夫妻兩人去住宿,旅館給準備的是兩床被子。但在南韓,則只為夫婦客人準備一床小小的被子。

南韓的電視劇大都只有一個主題——家庭,脫離家庭主題,像日本的明星偶像電視劇,在南韓幾乎沒有。也不知道我太太是在什麼地方學會説“清淡”這個詞的,她説日本人什麼都太清淡了,父子關係,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戀人,公司同事,所有的關係都是清淡。跟日本人相反,南韓社會裏的任何關係都“濃得化不開”。

在南韓,素不相識的人之間也會經常搭話。比如坐電車,旁邊有人看報紙,也會伸長脖子一起看,這種行為在日本被認為是不禮貌,沒教養,不成體統,但南韓人一點也不在意。

虛榮乎?大方乎?

南韓男人大多花錢大手大腳,即使是借來的錢也照樣花。在公眾場合,你根本看不出那個花錢如流水的男人,是借著別人的錢在花銷。這樣的花錢習慣,跟他們的民族性格有關。南韓人喜歡華麗,用太太的話説:“南韓人不這樣做不行。”

南韓女子喜歡穿著時髦的衣服,得意洋洋地闊步走在街上,過路的人會誇獎説:“真漂亮!”聽到這種聲音,太太説,會讓人覺得有一種説不出的快感。但是在日本,女人穿著再時髦,走在人群當中,誰也不會回頭看。南韓人也常常根據人的著裝來判斷人。我穿便裝外出,太太總是很不樂意,哪怕是去散步或是到超市買點小東西,也要穿得一本正經,否則會被別人嘲笑。女兒上小學時,太太每天都給她穿名牌衣服。每年夏天坐飛機去日本,太太也要讓女兒穿得像童話裏的小公主。

日本人吃南韓燒烤,為了防止肉被烤焦,肉是一片一片拿到爐子上去烤的,南韓人則喜歡將肉片堆成小山似地一起烤。南韓的日本料理店,點生魚片的話,大頭魚和比目魚等都是整條整條上來,很難吃完。南韓的中華料理店,糖醋肉的價格特別貴,原因在於數量多得驚人,糖醋肉給堆成山一樣端上桌來。他們的飲食習慣就是這樣,是否吃得完不重要,重要的是體面,數量要多。

在南韓,美男子是那種胖胖的、肚皮凸出來的男人,南韓女子普遍喜歡這樣的男人。問太太是什麼原因,太太説是因為看起來富有。

韓歷8月15日是中秋節,韓歷一月一日是新年。這兩個節日也是親朋好友之間互贈禮物的時候,南韓的商場裏跟日本一樣,都設有禮品專賣櫃檯。在南韓,最醒目的禮品是用於燒烤的冷凍牛肉,還有南韓人摯愛的黃花魚。這種魚烤著吃或是煎著吃都是美味,但價格昂貴得讓人害怕,裝在盒子裏或是用繩子串起來挂著賣,10條居然要價20-30萬韓元。南韓人特別樂意互贈這種高價禮品。而日本人卻常常在送禮季節向友人親屬贈送肥皂、毛巾等日常用品。太太恥笑日本人小氣,甚是瞧不起日本人。

無須多客套

日本人無論什麼事都説“謝謝”、“對不起”,親人之間也有客套,但南韓是親人之間沒禮儀。我留學的時候,同學跑到我的房間裏,隨意翻我的書,更換電視頻道,讓我有些受不了。而這恰恰是南韓人表達彼此關係親密的行為方式。

南韓缺乏謙讓語,對上司使用尊敬語,對下屬使用半語,韓語只需這兩種表達方式,説明南韓的人際關係簡單明瞭。最基本的在於君臣、父子、夫妻關係,沒有必要使用“謙讓”這種複雜的形式。

有個日本朋友到一家南韓公司訪問,與接待自己的南韓公司職員一起乘電梯,中途該公司的上司也進電梯了,這個南韓職員立刻把日本朋友擱在一邊,而對自己的上司行敬禮。日本朋友憤憤不平地説:“我是你的客人,你竟然……”南韓的禮儀就是這樣。同外部關係相比,內部人際關係更為重要。

日本有一個大廠家和南韓的某財閥簽訂了提供技術的契約。釜山新工廠舉行落成典禮,南韓方面邀請了很多財閥和高官出席,日方想,他們肯定也會邀請日方技術人員參加,但遲遲沒有消息。於是日方就給韓方挂電話,南韓方面仿佛如夢初醒,説:“那好,就讓他們也出席!”南韓人根本就不在乎為建設工廠而做出貢獻的日本人。據説整個儀式上,南韓人沒有説一句對日本人的感謝言辭。

南韓的街道上,可以看到很多和日本三菱的“德波呢阿”和本田的“惹監瀆”一模一樣的車,一般人都不知道這是模倣日本的。太太跟著我來到東京後,看到了“德波呢阿”,説:“這車和我們家的一模一樣。”好像發現了新大陸。我告訴她:“那原本是三菱的産品。”她才沉默不語了。

馬背民族的後裔

南韓人是騎馬民族的後裔,住在南韓住宅區的話,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搬家。南韓的公寓一般都是高達15層到20層,搬東西要用類似于消防車的專門車輛才行,因為那種車子上帶有消防雲梯一樣的長梯子。南韓人喜歡從地面上把樓梯架在平臺的窗戶上,然後把傢具什物放在樓梯上,像滑梯一樣滑落下來。

動不動就搬家,一個原因是房子的租賃制度跟我們的不同。南韓不是每個月付房租,而是一次性地將房價的一半左右付給房東。房東把這錢拿到私債市場去獲取高利,房客不用每月交房租。契約一般是一年,用不著交保證金和押金,所以隨時可以很輕鬆地搬家。太太説,南韓人很講究心情的調節,好事發生也好,壞事發生也好,覺得有必要調節心情了,馬上就搬家。我家的搬遷是從東京到北京、從北京到漢城、從漢城到東京的國際性的移動。一旦做出決定就馬上付諸行動,整理好行李之後立刻就出發,這和蒙古人整理行李拆除蒙古包移動的情形一模一樣。我想,可能南韓人在遺傳基因上還存有北方騎馬民族的體質和氣質。

太太來日本或是回南韓時,總是只帶一個行李箱,抵達日本後,有時只是租一個不帶傢具,甚至連被子和窗簾都沒有的房間,在窗戶貼上報紙,先買上一床被子,一家四口人都睡在一起,吃盒飯度過幾天,然後再作打算。南韓人就是有這個本事。

祖先是騎馬的,以至於今天的南韓人對於海水也還是缺乏感情,南韓的海水浴場就是一個毫無樂趣的地方。從海岸到只有咫尺距離的地方就有一根繩子攔住,遊客不可越雷池一步。

那麼一點水如何游泳嬉戲?還要到海邊來做什麼?騎馬民族的南韓人與其説是游泳倒不如説是在水裏玩。而且,南韓人的男女老少,有不少人是穿著衣服在水裏玩的,據説這是受儒教思想的影響。

同這相比,海洋民族的日本人和騎馬民族的南韓人有著明顯的不同。去年夏天很熱,日本各處的市民游泳池每天都爆滿。聽説今年眼病流行,太太馬上説:“今年不能去游泳池。”女兒滿心不悅,而太太是無法理解日本人對大海的熱愛的。

在我看來,南韓人對泡菜的感情和日本人對梅幹的感情是相當相似的,出門在外時總想吃,也是生病時的特效藥。日本的“太陽旗盒飯”相當於南韓的“泡菜盒飯”。每當太太在日本呆的時間長了,吃飯時只吃泡菜和辣椒醬,就證明她是開始想家了。看到這個信號後,我就得趕緊做好搬家到南韓去的準備。( 摘自《娶太太還是南韓人好,找朋友還是中國人好》(〔日〕筱原令著宮薇、李芳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年8月版16.00元)

《文匯報》2003年11月26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