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電影:拒絕動腦筋
程綺瑾

早在新文化運動開始前的晚清時期,鴛鴦蝴蝶派就已經把富有科學理性的西方偵探小説介紹到了中國,並且發佈速度基本與西方同步——福爾摩斯最新的故事在英國發表不到一個月,中國就有了翻譯版本。偵探小説當時在全世界的流行程度可見一斑。如今時隔一個世紀,小説的娛樂消遣功能已越來越多地被影視所取代,偵破推理題材是否依然常青不敗呢?

11月3日的北美票房排行榜前十名裏,以驚悚、暴力為主題的影片佔據了大片領地,能與偵破推理挂上鉤的只有《失控的陪審團》、《神秘河》與《裸體切割》,而這三部影片顯然又醉翁之意不在推理。

《裸體切割》被稱為新版《本能》,與當年《本能》號稱以情色為手段做推理文章恰恰相反,《裸體切割》以推理為框架,做的卻是關於情慾以及女性主義的文章;如果以福爾摩斯的案件,或者以希區柯克的懸念影片為參照,克林特·伊斯伍德導演的《神秘河》也算不上典型的推理懸念影片,它更像是一部倫理片;最後只剩下改編自約翰·格裏森姆暢銷小説的《失控的陪審團》,這位律師出身的作家以寫法律小説聞名,而這部影片也頗得推理懸念之精髓,算是為推理題材保住了一席之地,但難免有點一枝獨秀的味道。

推理懸念題材已經喪失市場了嗎?可是在電視劇裏,尤其是日本和中國的電視劇裏,我們卻發現了越來越多推理的故事。從日本的《金田一少年記事簿》、《Hero》、《東京國稅局》,到中國的《少年包青天》、《紅色康乃馨》、《重案六組》,以及最近持續火熱的海岩系列作品,都讓觀眾感受到動腦筋的樂趣。

看來大眾對於推理的需求並未降低,只是好萊塢電影越來越不喜歡動腦筋了。幾部大片的熱賣讓好萊塢傾向於大製作——高成本、高特技、高視聽效果,當金錢與精力都花在這些形式上的時候,對於劇情的忽略成為近期電影業的通病。在剩下不多的劇情片裏,側重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影片又分走一部分市場,留給推理題材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

好萊塢不肯動腦筋的取向,也與目前美國人的心態密切相關。恐怖主義的陰影始終籠罩著美國人,他們需要借影視來舒緩情緒,最好不要費腦筋。而中國、日本等國近年則比較安定,因而近年出産了不少優秀懸疑片。

電視劇在特技與視覺效果上可供發揮的空間不大,就只有在劇情上下功夫。再文藝的電視劇也總要在多少有些懸疑的地方切斷一集,才能吸引觀眾且待下回分解。如果這電視劇本身就以懸疑為線索,穿插進愛情、友情、社會問題等因素,不是更能粘住觀眾嗎?

人們常常説電視是一種白癡娛樂,因為看電視時你常常會大腦一片空白。可是現在看來,好萊塢電影大有後來居上之勢。喜歡動腦筋的人也許只有選擇做做小強填字,或者看看國産電視劇了。

中國《新聞週刊》 2003年11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