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定名的時間
冉連起

今年是北京建都850週年,這是以金貞元元年(西元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改遼南京為中都,從上都會寧遷至中都的時間。元滅金後,改中都為燕京路,直到至元四年才正式立為大都。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滅元,以金陵為都,稱南京,並在老家安徽鳳陽建北京。同時改元大都為北平府,第二年建置北平行在。朱元璋死後,其孫朱允火文立為帝。四年後,建文帝為鞏固政權,行削藩之策。經略北平的燕王朱棣自恃功高兵強,導演了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變”,惠帝不知所終,朱棣自立為帝。原本應是的建文五年更易為永樂元年,朱棣起家的北平也隨之改為北京。

這一年是西曆1403年,由此算來北京的名號已整整600年。《明實錄》載,永樂元年禮部尚書李至剛等上書具奏:北平是“皇上承運興化之地”,宜立為京都。這一建議經朱棣認可後,隨即將北平行在改為北京。但遷都之舉直到永樂十九年才成行,這一是因為朱棣當年最緊要的任務是坐穩江山,二是因為要把被戰火摧毀的大都建成新的皇都不是指日之功。從永樂元年定名北京,到永樂四年著手營建北京城,再到永樂十九年完成國家政治中心的轉移,北京又一次從毀滅中新生。明初北京政治中心的地位並不穩固,建制上南京和北京並存。朱棣死後,仁宗繼位,再改北京為行在,準備遷都南京,但遷都並非等閒之事,缺少雄才大略的人難以施行。可這種“欲遷不得,欲罷不忍”的狀況延續了很長時間,直到明正統六年(西元1441年),正式“罷行在,定為京師”,遷都之議徹底否定。對北京而言,1403年是有歷史意義的。我們紀念北京建都850週年的同時,也應了解北京定名的時間。

《北京日報》 2003年10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