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的停電

穿越時空的停電

趙強

舉著蠟燭的自由女神

上月中旬,紐約大停電,自14日始,至16日止,影響範圍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可算得史無前例。美媒體報道時用了blackout,有人翻譯為“熄光”,乍一看還以為是為此事件新造的一個詞,讓人一頭霧水,翻翻詞典才知道,blackout最常見的意思是戰爭期間的燈火管制,同時也有因電力不足而影響照明之意。可能power cut之類的停電不足以形容其規模,用blackout自然更勝一籌,在報道用語上,媒體記者還是頗費心機的,只是譯文佶屈聱牙,難以達意,不免糟蹋了人家的匠心。

有趣的是,blackout還有一個引申義,特指舞臺上突然熄燈以示一幕的終結,從這個意思再轉引回去的話,意義指向何處,大可以浮想聯翩。1987年12月《南風窗》發表過署名斯仁的文章《紐約大停電》,“若干年前全世界最大的一次停電事故,讓成千上萬的紐約人扮演了一種平日無法想像的角色……”,文章追憶的是1965年11月6日的停電事故,翻開一看,跟今天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依稀相似。“漫長的黑暗中,整個紐約只有一處依然在夜空裏散發出灼灼的光華,這就是高舉火炬的自由女神像,它的電源來自新澤西州。”紐約市政府超強的危機處理能力和美國人民良好的公民素質,過去和今天一樣,籠罩在自由女神火炬的光輝之中,被謳歌和頌揚。穿越時空的停電,有如兩場緊挨在一起的話劇,50年前的演員和50年後一樣,演繹著秩序被打破剎那人類的命運。

短期停電對工業社會而言,對經濟的影響遠大於對個體的影響,狂歡的氛圍足以抵消給個人帶來的不便,那些自發的燭光夜餐會,高樓上的載歌載舞,大街上露宿的人群,都在一種難得的輕鬆中描繪出祥和的氣氛。經受考驗的是民眾對政府的信心,依照普通的邏輯推論,每個人都應該有足夠的信心認為混亂是短暫的,而正常的生活秩序很快就會恢復,因為倘使一直停電下去,社會遭到的破壞遠遠大於個人遭受的損失。這個簡單的心理過程保障著絕大多數人的樂觀,從而能夠以異於平常卻優於平常的心態來對待這類事故。在社會心理承受能力幾乎沒有遭受打擊之前,做出簡單的對人性美好的判斷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依據。

真正值得思考的是別的東西。人類文明歷經幾千年的發展,如今已完全進入純粹物質化的時代,所有秩序都建立在那些早已融入了我們日常生活的能源、交通、通訊等等之上,這一點卻常常被我們所忽略。在我們的觀念中,一直是法律、政治、文化在維繫著人際關係,人仿佛還是完全的規則制定者,自己做著自己的主人,卻早就不知不覺地成為了物質的奴隸。“民以食為天”畢竟還是人不得已的需求,而當每個國家都在朝著“馱在車輪上的國度”和“浸在油海裏的民族”發展之時,人類實際上已經迷失了方向,拱手將自身的命運不可逆轉地交了出去。停電只不過是物質社會給人類開的小小的玩笑而已,我們卻自鳴得意地認為:上帝造就黑暗,是為了讓人們看清前進的道路,是為了讓人們更珍惜光明。

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喪失自由,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逐漸退化,這個荒謬的結論在人類發展史上不斷開著人的玩笑。社會組織越發縝密,系統崩潰的可能性就越大,修補這個系統逐漸成為人類工作的主旨,所耗費的精力和時間遠遠超過人類用來滿足自身需求的勞動。難怪微軟的作業系統越做越大,最近“衝擊波病毒”來襲擊,才讓我們發現,裏邊大半都是補丁。老子倡導“小國寡民”,人類慣常生活在秩序當中,這個秩序越簡單,人也許就活得越輕鬆。但文明只會從簡單走向複雜,這個單向度的箭頭,沒有人能夠抗拒。人類背著越來越沉重的包袱,艱難地跋涉,歷史便是如此,開弓沒有回頭箭。

紐約大停電究竟是一場悲劇、喜劇,還是一場鬧劇,沒有人能説得清楚。也許,這只不過是一場連續劇而已,時代在變化,情節卻始終冗長而拖遝。所幸的是,社會雖然脆弱,人卻無比堅強,可惜,這短暫的blackout,只夠讓人“第一次看到紐約的天幕上,除了飛機,還有星星”。

《中華讀書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