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誰的古城?
易穎

     古城外,土木工程方興未艾;古城內,文化恢復運動正風生水起。

    一些旨在發揚本地文化的動作,顯露出勉力的痕跡,也招致部分本來在古城快樂淘金的外來者不滿。

    爭執的背後,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衝突。衝突的背後,是一個文化遺産地在商業時代的尷尬。

    究竟是什麼成就了麗江?

    毫無疑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麗江得益於納西文化和田園風光。

    那麼之後呢?

    令遊客口耳相傳紛至遝來的,究竟是納西文化,還是小資天堂?

    今年的麗江古城格外不平靜。

    古城管理保護委員會,聯合兩個相關單位在古城核心區實行風景區準營證制度。

    有人分析説,採取這樣的措施主要是來自於今年3月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麗江古城“商業味濃厚”的批評壓力,“亡羊補牢”;同時這也是一場本地管理者對於古城商業文化的整肅與本土文化的恢復運動。

    因為舉措過於突然,外地經營者普遍感到憤怒。

    出去,進來

    “如果我們不來,這個古城就是一個很閉塞的鄉鎮。”一位在麗江開店的外地生意人説。

    1990年代後期,隨著旅遊經濟的發展,地方政府也積極鼓勵外來客商進古城做生意。“1999年以前,在東大街,我們的目標是爭取每天新開張一家商鋪。”古城管委會副主任木崇根回憶説。

    1998年,在德宏經營玉石珠寶的百餘戶福建客商全部進入麗江,隨後更多的浙江客商也蜂擁而至,他們在東大街、新華街、新義街開設商鋪,經營熟悉的玉石珠寶、木雕、茶葉等商品。

    一些有著小資情調的年輕人也在這個小橋流水的古城裏面開酒吧、客棧。

    很快,在古城核心區3.8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就聚集了一千多家商戶。古城街道原本狹窄,一到旅遊旺季,成千上萬的遊客就在幾條主要街道上轉悠,形成摩肩接踵的熱鬧景象。

    第一次衝突是在2000年。因為購買玉石的外地遊客不斷投訴,6月,古城內的所有經營玉石珠寶的商鋪被強制性遷離。

    外來商業産品與本土文化的衝突也在悄然累積起來。最早是一種樂器激怒了所有的本地文化學者。

    “葫蘆笙是西雙版納那邊傣族人用的樂器,如果這裡長著鳳尾竹,這聲音聽起來會很美,但是納西人從來沒有這種樂器,現在滿大街都是,會讓外地遊客迷糊。”

    在宣科每天晚上都要演出的納西古樂會館外面,就有一個賣葫蘆笙的店舖,一見到遊客走過來,賣樂器的小夥子就會熱情地吹上一段《月光下的鳳尾竹》,那聲音很嘹亮,讓古樂館的人為之心煩意亂。

    在逐步變得擁擠的古城商業圈中,這種文化的相斥日漸明顯。外界對麗江古城商業化氛圍濃厚的批評也開始升溫。

    今年3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舉行的七屆主席團第27次會議上,有著28處世界遺産的中國第一次受到了非同尋常的壓力。泰山等7處遺産因開發過度、保護不力而受到批評。“麗江實際上是第八家,雖然沒有亮黃牌,但卻是責成整改,以觀後效。”木崇根透露説。

    疏散商戶是古城管理者的第一個直接反應。古城管委會隨即聯合了十個相關單位在古城核心區實行風景區準營證制度,實施去商業化的措施,讓現代商業“出去”,傳統文化“進來”。

    減法的壓力

    對於一直與本地人不甚往來的外地經營者來説,準營證的申領無疑是一道關卡。

    申領準營證的關鍵有兩條,一是要符合古城商業網點佈局的總體規劃和風格要求,二是從業人員當中本地居民要佔一定比例。

    從整體上看,這個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原則十分合理,但是一些具體的細則卻因為概念過於抽象而讓有著不同文化態度的外地經營者不解。同時,因為管理部門眾多,前後提出的不同整改意見往往讓經營戶無所適從,甚至引發矛盾。

    “政府要求經營商品實行相對歸行劃市,説得簡單,滿街都賣一兩樣東西,這個生意怎麼做?像旅遊工藝品、銅制銀製品這些東西都是本地工匠做的,不可能家家鋪鋪都有好多新花樣,遊客看兩家就會厭煩的。”一個被要求搬遷的銀店老闆説。

    一家首飾工藝品店的老闆則不無委屈,“説是一個店舖的經營內容只能有兩個經營項目,這倒好,來檢查的人跟我説,戒指是一個項目,項鍊是一個項目,耳環手鍊發夾這些怎麼辦?”

    按照規定,凡在古城內的店舖都只能挂一塊招牌,規格、內容、材質、形式都要由古城管理所審批,“這個標準怎麼來把握?”尼雅畫廊的招牌的字體曾被管理所認為“不夠古樸”,業主大為困惑,爭辯説:“這個是秦篆,還嫌不夠古樸的話,就只能寫甲古文了!”

    因為要儘量保持原始的古城風貌,古城管理所還規定所有店舖都不能擺放電腦,以至於住在古城的遊客常常為了上網瀏覽新聞、收發電子郵件而跑到新城區的網吧。

    “大研古鎮在歷史上就是一座商業重鎮,古鎮現在的商業文化結構也有它本身的歷史和規律,原來完全是一座很封閉沉寂的村鎮,新的文化注入進來,才吸引了更多的遊客,都説麗江是小資天堂,如果不是這些人在網路上寫那麼多的文章,全國這麼多的世界遺産地,為什麼年輕人都一窩蜂地往這裡跑?”一個外地文化經營者説。

    因為沒有順暢的溝通渠道,種種的抱怨和不解只能在底層的經營者之間匯集。有一篇名為《致麗江政府書》的帖子一度在網路上傳播,但很快被網管刪除。

    “這是我們這些年來感覺最艱難的一段,適應不了就離開吧。”“古格森林”酒吧的老闆木少是一個藝術家,幾個月前他剛剛花錢把酒吧內部的墻壁漆成大紅色,挂上了自己創作的油畫,但這一切都被指為“不符合古城風貌”。

    “你看,這個天空多美,跟水一樣透明。”指著挂在網頁上的一幅自己拍攝的照片,小峰青年旅館的業主很傷感地説,“我們都愛這個地方,都在想方設法地維護它,擴大它的知名度,怎麼被當成了排斥的對象呢?”

    就在上個月,幾個年輕的外地經營者還自費製作了一個網站“FromLijiang”,宣傳麗江的旅遊文化和服務設施。

    “活著的古城”

    古城管理委員會及其下屬的古城辦面對的不僅僅是做減法的壓力。

    “大研古鎮在納西語中叫‘固本芝’,意思是趕集的村莊,事實上,地震發生以前的古城雖然在縣城所在地,但是因為它的基礎設施一直保持著原來的風貌,居民的生活空間也較為狹窄,在社會結構上古城更像是一個集鎮。”麗江東巴文化博物館館長李錫分析説,“地震突然把古城給宣傳出來了,這幾年的旅遊經濟發展速度又很快,大量的外地經營者和遊客進入這個空間,各種文化混雜其間,現在或許是重新尋找定位的時候。”

    為了讓傳統本土文化進到古城,管委會採取的辦法是,利用管委會下屬管理公司的直管公房,便宜出租給納西族的知名文化人和手工藝業者,讓他們在古城開館授藝,全面展示納西族宗教、民俗、藝術、生活等文化,餘下鋪面則由管理公司每年出資兩百萬支付房租。

    就在7月初,納西族書畫家和志剛的畫齋在東大街開業。

    東巴文化的注入則是題中應有之義。在各種外地旅遊商品進入古城的同時,稚拙的東巴象形文字、低沉古樸的納西古樂,還有神秘的東巴儀式都紛紛被敏感的本地文化人所包裝,推出到市場上。

    然而,在納西文化學者的眼中,對東巴文化和文字一知半解的庸俗使用,無疑會導致文化的消解。

    一個關於納西文化的議案已經獲得古城區人大通過:從今年9月起,古城區內的所有小學一至四年級的學生都要恢復納西語教學,同時學生們每週還要上至少兩節納西文化課。

    “這是一座活著的古城,如果古城裏面的居民都不願意在這裡生活,都把房間出租出去,那麼這個古城就會完全失掉遺産申報時的文化優勢。”木崇根説,現在古城管委會正在擬定一個挽留居民的計劃。3年以後,居住在古城的60歲以上的無固定收入者將享受每個月400元的養老補助。另外,從下半年開始,管理公司將承擔起在古城中小學就讀的學生的學費。

    然而,似乎所有關於納西文化恢復運動的措施都顯露出一種勉力的痕跡。

    按規定,凡在古城內從事經營活動的作業人員必須穿民族服裝上崗。“因為要背東西,原來的七星披肩都很寬大,現在那些鋪面上的小姑娘穿的披肩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像條圍巾似的。”木崇根一邊比劃,一邊苦笑。

    麗江社會各階層分析

    本地居民:留在古城裏面的絕大多數都是老年人,他們喜歡過平靜悠閒的生活,不太喜歡越來越多的遊客以及經營者的進入,也不太喜歡古城變得越來越熱鬧。(惟一覺得高興的事情是家裏面的老房子有了廁所。)

    小資業主:因為發瘋般的愛上麗江的山水而留在這裡,多為自由職業者、藝術家或熱戀中的青年男女。盤的鋪面多是古民居客棧、酒吧、西餐廳或有特色的工藝店。穿著寬鬆的布麻衣服,掙一點小錢,過著沒有時間概念的生活,最近一兩年因為受到商業文化過於密集的詬病而較為鬱悶。

    福建、浙江商人:最早是在1980年代後期過來,以修鐘錶、賣小商品為業。1998年更多的人從德宏邊貿轉入麗江,很快就炒熱了古城的商業鋪面。他們堅忍、精明、生活簡樸,很少享受“小資天堂”的樂趣。部分傑出人士很快就成為“二房東”,並且跟地方部門人員建立關係,能及時適應管理部門的要求和市場形勢的變化。

    地方幹部:70%都是納西族人。小的時候在古城的玉河裏挑水、洗澡、抓魚,對古城有著深厚的感情,同時又自覺古城的發展離不開這個時代環境,困惑于古城保護與發展的矛盾。在執行政策時,不由自主地萌生出強烈的保護本土文化的意識。

    東巴文化學者:他們不一定是學問精深的研究員,但對於東巴文化有著深切的摯愛和敏銳。東巴文化的復興在很大程度上緣于這一部分人的研究和市場化努力,譬如説納西古樂會的宣科、東巴宮的蘭偉、洛克故居陳列館的黃泰、東巴萬神園的李根勇。

    《南方週末》2003年7月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