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是一種境界

    1963年11月12日,沈從文先生寫給夫人張兆和的信,想必也是張先生的“專利讀物”。信中所感所談,極為真切,沒有任何避忌。他又一次談到了──寂寞,而且談得非常深入週全。“無聊”是寂寞,“枯寂”是寂寞,“隔離”是寂寞;沈先生在早年《記胡也頻》的文章中有一句話,“使一個理想從空虛到堅實,沉默是必須的一種預備……”那,“沉默”或許也該是一種寂寞吧?就這封家書來看,沈先生當時正在寂寞中。其實,他早已在寂寞中了(這主要是由於個人的悟性),他已經習慣了寂寞。唯其寂寞,時間才顯出緩慢走向,人心才能細微獨特地感受世上的一切光影人景。於是,他的意識如水,流動起,“多多少少回復到廿九年前在小船上桐油燈下為你寫信心情……這種枯寂對於一個用頭腦生活的人説來,是有意義的,有作用的,甚至於可説是不可少的。”好吧,時光倒轉。1934年一二月間,沈從文隻身返鄉。他坐了條“桃源劃子”,終日漂蕩在沅水上。其時,在給張兆和的信中寫道:“三三,我因為天氣太好了一點,故站在船後艙看了許久水,我心中忽然好像澈悟了一些,同時又好像從這條河中得到了許多智慧。三三,的的確確,得到了許多智慧,不是知識(更不是權力那類東西──作者按),我輕輕的嘆息了好些次。山頭夕陽極感動我,水底各色圓石也極感動我,我心中似乎毫無什麼渣滓,透明燭照,對河水,對夕陽,對拉船人同船,皆那麼愛著,十分溫暖的愛著!我們平時不是讀歷史嗎?一本歷史書除了告我們些另一時代最笨的人相斫相殺以外有些什麼?但真的歷史卻是一條河。從那日夜長流千古不變的水裏石頭和砂子,腐了的草木,破爛的船板,使我觸著平時我們所疏忽了若干年代若干人類的哀樂!……我看久了水,從水裏的石頭得到一點平時好像不能得到的東西,對於人生,對於愛憎,仿佛全然與人不同了。我覺得惆悵得很,因總像看得太深太遠,對於我自己,便成為受難者了。這時節我軟弱得很,因為我愛了世界,愛了人類。三三,倘若我們這時正是兩人同在一處,你瞧我眼睛濕到什麼樣子!"沈先生的“惆悵”、“軟弱”和“受難”感,的確如藝術家的自我解剖,是因為“全然與人不同”、“看得太深太遠”的緣故,把自己的人生放在了“船後”;但同時,也摻糅著來自完全相反無法抗拒的環境,來自某種頑固的思維定式,簡單説,是由那些各條路途湧來的從單一主觀理念出發者造成的“大氣候”。這位時時想起屈原的“鄉下人”嘗到了“孤獨”的所有滋味,於是最終漸漸步入寂寞中去。正如沈先生的高足汪曾祺先生在《沈從文的寂寞》一文中具體寫的,“沈先生的重造民族品德的思想,不知道為什麼多年來不被理解。‘我作品能夠在市場上流行,實際上近於買櫝還珠,你們能欣賞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後蘊藏的熱情卻忽略了,你們能欣賞我文字的樸實,照例那作品背後隱伏的悲痛也忽略了。’‘寄意寒星荃不察’沈先生不能不感到寂寞。”可是,這裡寫的寂寞似乎稱“孤獨”更為恰當,因為寂寞不僅僅是沈先生的痛苦或憤怒,它是後來最高的綜合感受創造層次。汪先生點出,“寂寞不是壞事。從某個意義上,可以説寂寞造就了沈從文。寂寞有助於深思,有助於想像……寂寞是一種境界,一種很美的境界。"沈先生最終因維護自己的藝術特性而丟掉了小説的創作。單一的看,這當然是他的悲劇;實際説,還是環境的悲劇,人的悲劇。驚人的是,他在寂寞中內心卻始終沒有片刻安寧,他的“安靜”完全是暴發(曾經一度精神失常,幾次自殺被救)後的壓抑所致,但不久便恢復了;不再是四週包圍他,而他用心去包圍四週,擁抱了宇宙。寂寞的生命使他很快就把精神轉向了中國物質文化史的研究,將那份永在的想像力、理解力和創造力變換為另一種表現方法,這使他同樣獲得了成功!在“寂寞”之外,這封信還用了很多字談到所謂作家的培養。應當怎樣的培養呢?作家也是人,人有“共性”與“特性”。共性“容易理解,也易於運用”,特性“卻不易用公式去衡量”。“人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機器,簡化他納入範圍容易,就其所長充分加以利用,卻不容易。利用還得從理解作起!”這是一個自身狀態良好的藝術家應得到的起碼的客觀精神條件。對於沈從文,我們理解著嗎?記得,1988年2月8日下午我去拜望沈先生。那天,我聽他談了一些關於怎樣學習寫作的話,怎樣看人生的話。最後,他沉默了好一會兒,神情忽然變得十分嚴肅,聲音也提高了,激動地説:“我不相信任何悼詞,不相信!悼詞寫不出人的歷史,寫不出我的生活!”我當時特別莫名其妙,他為什麼要説這話?看到下午的陽光無力地從窗外照進來,細碎地灑在他的身上,我有些難受,畢竟悼詞是同死亡聯繫著的。三個月後,他真的就走了。沈先生的散文遺作《抽象的抒情》,有這麼幾句題記:“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這裡的“我”,是大我,是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身上來研究問題,是理解;而“人”,是人性,是人類,是天地萬物的靈性。正是他在任何事情上做到了這一點,他才享有這樣的自信和生命。對於他,我們今天缺乏的是熟悉;于理解,我們大概要再等些日子。那日子興許還比較漫長。

    

    (《沈從文別集》湖南嶽麓書社1992年版)

    人民網2003年4月1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