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告訴我們相信未來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動;

    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一聲雄偉的汽笛長鳴。

    北京車站高大的建築,

    突然一陣劇烈的抖動。

    我雙眼吃驚地望著窗外,

    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的心驟然一陣疼痛,一定是

    媽媽綴扣子的針線穿透了心胸。

    這時,我的心變成了一隻風箏,

    風箏的線繩就在媽媽手中。

    線繩繃得太緊了,就要扯斷了,

    我不得不把頭探出車廂的窗欞。

    直到這時,直到這時候,

    我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

    ——一陣陣告別的聲浪,

    就要卷走車站;

    北京在我的腳下,

    已經緩緩地移動。

    我再次向北京揮動手臂,

    想一把抓住她的衣領,

    然後對她大聲地叫喊:

    永遠記著我,媽媽啊,北京!

    終於抓住了什麼東西,

    管他是誰的手,不能松,

     因為這是我的北京,

    這是我的最後的北京。

    食指,1968年12月20日

    但凡喜歡或讀過中國當代詩歌的人,無一不知道詩人食指。

    有人説,食指是中國當代新詩第一人;有人説,食指是中國朦朧體詩歌的創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地把詩人食指稱為一代詩魂,因為他的詩歌曾經那麼深地影響、鼓勵、陶冶過整整一代人。

    本文作者李恒久是食指多年摯友,現在京某報從事新聞工作,本期“感動中國的作家”由他來為我們講述生活在他身邊的食指。

    食指生活年曆

    1948年:出生於山東朝城,母親在行軍途中分娩,起名路生。

    1955年:七歲的郭路生入學,三年級時寫下第一首詩:“鳥兒飛上了樹梢,三八節就要來到。在這愉快的節日裏,問一聲老師阿姨您好。”

    1964年:初中升高中的失利,讓他初嘗人生磨難,知道未被錄取,第二天頭上突然長了許多白髮。

    1967年:去農大附中途經農田,見到一條溝不叫溝、河不像河的水流,兩岸已凍了冰,只有中間一條瘦瘦的河水,聯想到見不到陽光的冰層之下,魚兒(包括自己)在怎樣的生活。寫出《魚兒三部曲》第一部。

    1968年:創作黃金年,代表作《相信未來》《海洋三部曲》《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

    1969年:與21名北京知青落戶杏花村插隊。有意鍛鍊自己,當時十分工值一元一角,那年掙到了二百元。

    1971年:在濟寧入伍,創作大量反映部隊生活的詩。

    1973年:2月退伍,抑鬱寡歡,北醫三院確診其為精神分裂。

    1975年:病癒,與李雅蘭(李立三之女)結婚,七年後離異。

    1976年:“文革”結束,創作《寫在朋友結婚的時候》,又名《有這樣的婚禮》,陳凱歌報考電影學院時曾以此詩為面試時的朗誦作品。

    1978年:再次煥發詩人創造力,並首次使用筆名食指,意為別人背後的指點絕損傷不了一個人格健全的詩人。

    1990年:進入北京第三福利院。每天擦樓道,洗食具,保持最低的生活費,抽低價的煙。

    1992年:獲荷蘭詩歌節和英國一所大學邀請,因身體原因未成行。

    1993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協會,五月出版《食指黑大春現代抒情詩合集》

    199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華人文化世界》以《一代詩魂郭路生》為題發表了林莽、何京頡、李恒久等五人的文章,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郭路生一首《相信未來》以其深刻的思想、優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詩風在中國大地不脛而走,迅速傳頌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也幾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他的殉道者的命運。

    江青讀到了《相信未來》,她為詩歌獨立不羈的個性所震驚、所惱怒。她一定要找到“堅定的相信未來/相信不屈不撓的努力/相信戰勝死亡的年輕/相信未來,相信生命”的“反動”詩人。

    於是,一頂反動詩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僅十九歲的郭路生頭上。厄運降臨了詩人被嚴格審查,被批判。

    郭路生生長在一個正統的革命幹部的家庭裏,就在他受到一個又一個打擊之後、就在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個社會都在被一種政治所扭曲並在他的詩中抒發著強烈的不滿之時,他對國家還是不改初衷的懷有深深的眷戀之情。

    當朦朧詩的主將們還處於蒙昧之中,食指已寫出了劃時代的篇章。他的作品基本上遵從了四行一節,在輕重音不斷變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傳統方式,以語言的時間藝術,與中國畫式的空間藝術相結合,實現了他所反覆講述的“我的詩是一面窗戶,是窗含西嶺韆鞦雪”的藝術追求。

    他的詩是質樸的,沒有華而不實的語言,早期的代表作品《這是四點零八分的北京》,現在讀者仍被深深打動,這首描寫別離的作品,寫于大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熱潮中,詩人在赴山西插隊的列車上開始創作這首作品,後幾經刪改成為一首傳世佳作。

    在郭路生看來,這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詩,但這詩中的快樂抑或是快樂中的詩都太少太少。儘管嗜好煙酒讓他付出了沉重代價,他還曾以《煙》、《酒》為題寫過兩篇優美而又纏綿哀婉的小詩:

    火紅色的酒漿仿佛是熱血釀成

    歡樂的酒杯裏溢滿過瘋狂的熱情

    而如今這酒杯在我激動的手中戰栗

    波動中有你一雙美麗的眼睛

    我已在歡樂中陶醉

    但為了心靈的安寧

    還要幹了這一杯

    喝盡你那一片癡情——《酒》

    通覽他的詩作,雖然我們感受更多的不是輕鬆而是壓抑;不是快樂而是痛苦。但在那壓抑和痛苦中我們也看到他無時不在渴望和憧憬著光明以及他為理想和光明而奮鬥、而掙扎的身影。

    郭路生其人:那個眼睛中流溢著淡淡憂傷的人

    郭路生是天才的詩人,但他從不以天才自居;他在當時的年輕人中已是頗有名氣,但他從不以詩名自傲。他的生活非常簡樸,他總是穿著一身乾乾淨淨、洗得發白的舊軍裝和一雙軍用舊膠鞋,他從不刻意地修飾自己。也許是詩人的通病,他在念初中的時候就與煙、酒為伍,三十年來屢戒不止,為此而嚴重的影響著他身體的健康。

    詩人的天性是多愁善感的,郭路生更是如此。在我的記憶中,他的眼睛從來沒有因為快樂而明亮過。無論是他瞇起眼睛深情地背誦詩歌時抑或是由於驚訝于某事而把眼睛睜得大大的,眼睛裏都像是蒙著一層霧,流溢著惆悵和一種淡淡的憂傷。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眼前就又幻化出三十年前郭路生那奕奕的神采、那微微前傾的身軀和他靦腆的微笑。那時,無論是在他最尊崇的詩人何其芳先生的書房裏還是在頤和園的昆明湖畔;也無論是在百萬莊辰區他的家中還是在北海公園那僻靜的茶座,我們大家聚會時都會被他的情緒所影響,或快樂或是感傷。

    詩人郭路生並不乏女孩子的追求,但詩思敏捷、才華橫溢的郭路生對著一次次撲面而來的異性的愛戀卻是那樣木訥和靦腆。他逃避著女孩子的追求,他用無愛掩飾著內心的沉重的愛。

    郭路生在1968年4月創作的《難道愛神是……》這首詩與古今中外諸多著名詩人的愛情詩相比也當屬上乘之作:

    難道愛神是蹤影的風/只顧追逐天堂上輕浮的雲/而忘卻了在地獄裏/還有兩顆沉重的心/難道愛神是心舟的槳/無意間搖碎了月兒在湖心的印/而忘卻了在波動中/還有兩顆破碎的心。

    這首詩是郭路生為一個深深眷戀過他的單純、美麗、善良的維族姑娘而寫的。世俗的偏見像山一樣橫亙在他們之間,他們只有把那純真的愛戀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裏,直到生命的永遠。

    斗轉星移、物是人非,滄桑的三十年已經過去了。但這哀婉的詩篇、這真實動人的往事使人讀後、聽後不是依舊為之唏噓嗎!

    知道要寫他,食指在電話裏一再要求,千萬別説過於拔高的話,若人們想知道他現在的狀況,可用四個字來概括:享受生活。這話更讓人心酸,他現在每個月的收入只有五百元,去菜市場散市前買點菜,平日看看書,這便是享受!食指去年五月再次結婚,妻子是一位溫柔賢惠的護士。

    我與郭路生:《相信未來》伴我度過獄中生涯

    詩人食指原名叫郭路生。

    我和郭路生是在1967年底相逢、相識的。

    1966年,我們這最後一屆高中畢業生邁進大學校門的夢想徹底粉碎了。

    1967年上半年,正值中國“抗美援越”,許多學生在炮火連天的越南戰場上找到了更具刺激性的為“世界革命”獻身的機會。於是,一部分紅衛兵採取各種途徑到了越南戰場。

    當年8月,出於相同的目的,我和北京翠微中學的學生傅梅國一同搭上北京開往憑祥的火車並成功地從隘口越境到了越南。一個月後我們又回到了北京。

    11月的某一天,我和兩個朋友在百無聊賴中到頤和園去閒逛。在石舫餐廳吃飯時,恰逢郭路生也和幾個朋友在我們的餐桌旁等候吃飯。我們惡作劇地吃完了飯也不讓位而他們較勁似的偏要等到底。雙方僵持著,一場惡戰一觸即發。

    郭路生無意中聽到有人叫我的名字,他從上衣兜裏掏出一個小本子一邊看一邊問我:“你是叫李恒久吧,你去過越南,對嗎?”我點點頭,他笑著伸出手來跟我握手。一場無謂的衝突化解了。

    從那時起,直至1968年6月我們幾乎是日日相聚,而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何其芳先生的家中。可以説郭路生是何老先生最鍾愛的學生,當年“焚書”是“破四舊”的一項重要內容,愛書成癖的何老先生冒著危險保存了一批古今中外的名著,郭路生得以在這裡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營養。

    1968年初春的一個早上,我和郭路生相約在北海見面。見面後,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我他昨天夜裏又寫了一首詩。在那個早春的寒風中,我有幸作為第一個聽眾聆聽了他用那沙啞而低沉的嗓音緩慢背誦了那首《相信未來》。我被詩中的激情和那優美的詩句深深震撼。直覺告訴我,這首詩一定會是一篇驚天地而泣鬼神的傳世之作,儘管當年他不滿二十歲。我請他馬上給我寫出這首詩,而他自己卻覺得詩中的某些詞句和段落還欠推敲。直到兩天以後,我才拿到了他已幾經修改過的、工工整整抄錄的這首《相信未來》。為了把他那時創作的一批詩歌完整地保存下來,也為了我能隨時從中汲取奮進的勇氣,我背下了直至1968年夏天我們分離前他的全部詩作。

    1970年,我終因“反革命”罪而鋃鐺入獄。入獄後,我曾在單身牢房裏披枷帶鐐度過兩年多漫長的歲月,在那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煉獄中又是得助於郭路生的詩篇使我獲得生存的信念。為此,我永遠會真誠地感謝他!

    一位哲人説過:“當我們已經年邁蒼蒼的時候,一切往事都會變成簡單地回憶。”是的,記憶與生命同在,在我經歷過的漫漫的鐵窗生涯中,我永遠不會也不該忘記的是郭路生與郭路生的詩。 (李恒久)

    《北京娛樂信報》2003年2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