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都去維也納?
詹平相

     也許有人不知道,這兩年的春節,除了舉國矚目的春節聯歡晚會給國人帶來歡樂外,還有一台晚會也給咱華夏兒女大長了臉面,那就是奧地利維也納“中國民族音樂會”。每每看了電視鏡頭裏外國觀眾那長時間熱烈鼓掌的畫面,心裏禁不住好一陣熱血沸騰。是啊,咱們的民族音樂能夠在維也納的金色大廳贏得如此臉面,怎能不使人心頭涌起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但是,看過最近的一則關於“金色大廳”演出情況的報道後,不禁又讓人“樂極生悲”起來。不為別的,只為了傳説中“美麗的尷尬”。

    “金色大廳”並非最高水準的演出場所。維也納號稱世界音樂之都,這裡幾乎每個人對音樂都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即便是一個小型的家庭音樂會,也可以和我們國內三流樂團的演出相媲美。而且這裡大大小小的演出大廳經常都有世界一流的演出團體光顧,“金色大廳”只是其中之一。連它的演出部經理都説,“在這裡演出並不標誌著樂團的水準和檔次”。“金色大廳”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它是維也納音樂家協會的所在地,而且還是一個音樂博物館,這裡收藏有貝多芬交響樂的手稿和世界各地的一些名貴樂器。我們在電視裏看到的演出畫面其實在其他演出大廳也經常能看到,因為維也納的新春音樂會並非僅此一家別無分店。而“熱烈的掌聲”也只是觀眾對藝術家付出勞動的一種尊重,並不能以此證明演出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據説當地一些媒體對此並不是十分的關注,有時還會對我們的演出提出一些尖銳的批評,只不過我們無法聽到或是看到罷了。

    “贈票”遭遇尷尬。就國內的演出市場而言,純粹的商業演出幾乎是不存在的,向領導和“有關專家”贈票幾乎成了一種慣例。贈票者滿懷誠意,被贈者也心安理得,即便是自己不感興趣,也可以送給親友做個人情。但是維也納不是這樣子,西方社會嚴肅的音樂圈也不是這樣。對那些真正的音樂愛好者來説,“不要錢的東西就不是好東西”,那裏的音樂演出已形成了規範的市場,正常的演出是賣票的,那裏的官員以買票聽音樂為榮,如果這撥樂團也贈票,那撥樂團也贈票,他們反而會犯糊塗,認為你們的演出根本就不值得一看,有王婆賣瓜之嫌。

    花錢買了虛榮。正因為他們形成了規範的演出市場,所以這裡演出水準的高低是要靠票房收入來説話的。一個樂團到這裡演出,少説也得花個一兩百萬的經費,往返旅差加上贈票,估計票房收入就不那麼樂觀了。有些樂團為爭取一個到“金色大廳”露臉的機會,不僅找企業全程贊助,而且還想方設法通過旅行社安排本該由文化部審批的演出。再加上一窩蜂地趕場子(據説僅去年一年就有6個國內樂團進入“金色大廳”演出,有的還事先執意要召開新聞發佈會),所以不僅有些演出團體要虧本,而且“打腫臉來充胖子”,使中國民樂在當地觀眾心中“掉價”。

    中國民樂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竟然在維也納遭遇如此尷尬,我想這與我們國內的一些樂團片面追求“國際化”的虛榮心和一窩蜂地盲目攀比不無關係。就像這些年的留學熱一樣,只要是到國外轉了一圈,哪怕是高中學歷,也好像比別人高了一截似的。事實上,民族音樂也好,西洋音樂也好,要想獲得世界性的聲譽,一定要推向規範的演出市場,要讓真正的音樂愛好者“花錢買聽”。如果僅靠炒作或者贈票來贏得“熱烈的掌聲”,這與其説是一種讚譽,不如是一種傷害。

    《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2月2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