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會館的女人們
成韻

     國際會館裏的女人們有的是從國內趕來探親的,也有的是一直隨夫伴讀的,不管什麼樣的,哪怕是在國內工作獨當一面的,瀟瀟灑灑生活無拘的,在這個會館裏,她們也都不過是依附於自己丈夫的妻子。丈夫們有自己的學業,有自己永遠也做不完的實驗,有的還要去打工賺錢,他們不可能呆在家裏陪著妻子,消融她們積聚了無數個日子的思念。會館之外的社會對她們來説是陌生的,她們有許多時間可以消遣,無聊的時候,自然就到事務所裏看看來自國內的報紙和雜誌,或到大廳裏看看電視,漸漸地,大家就一個一個地熟悉了,於是,這位妻子和那位妻子,先來的和後到的,一個一個就類聚到了一起。

    聚在一起的時候,她們總在談她們新鮮的感受,少不了要談的是日本高昂的物價和當時在國內還沒有時興起來的日本人招攬顧客的種種招數。她們每天都要看夾在報紙中的那些超市紅紅綠綠的特惠廣告,常常能收穫到一些驚喜,今天會發現某個超市平時198日元一盒的雞蛋本週三才68日元,明天又會找到平時要4800日元的10公斤的泰國大米下週二只要2800日元,後天又會得知278日元的日清麵粉在30日那天只賣98日元……在掌握了各類商品的資訊後,她們中的一些人就會結伴出發去買那些便宜的特惠品,一路上,浩浩蕩蕩,談笑風生,計算著買多少東西能省下多少錢,儘管那些東西有的並不是急需。

    一談起自己的丈夫,女人們一邊慨嘆著他們的壓力之大,一邊又不免有些抱怨。雖然是來到這裡,可卻多少像是個多餘人,男人們的心似乎並不完全在她們的身上,那種感受讓人失落,又讓人心生不平。想想一個人帶著孩子在家的艱辛,想著男人們漸漸飽滿起來的實力,想著自己事業上的停滯不前,而這種犧牲又換不來丈夫的半句寬慰,甚至還漸漸地逼迫著你不得不抬起自己的頭去仰視那過去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丈夫時,女人們的心又多少有些失衡;但是很快,她們又會開一些玩笑把內心裏那種飄渺的落寞掩飾過去。

    女人中有把大多精力投入到幼小的孩子身上的,長期伴讀的,可能她們手中所抱的就是自己的第二個孩子,她們放棄了國內的工作,於是,生下第二個孩子就是對她們精神上的一點補償;女人中也有把時間投入到打工中的,想到打上兩三天工就能賺到國內一個月的工資,她們就會切切實實地感受到:時間就是金錢。在日本打工,她們並沒有什麼掉價的感覺,一是周圍都是陌生人,沒有人對你的工作是高貴還是低賤指指點點;二是打工能獲取一種充實感,可以説,打工是學習語言的最好途徑,也是了解日本社會的最好形式,打過工的人就會覺得自己沒有枉來日本一趟。可是,不管在國際會館生活的日子是長是短,大家都知道,這裡只是供她們歇腳的一個地方,她們的家不在這裡,她們的未來還是一個不可知的夢。

    《揚子晚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