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風格》的背後
江宛棣

    幾年前的一個深冬,我到北美公幹路過美國首都華盛頓。在照例要參觀的“名勝”中,我首選了國會山。走馬觀花之間,有一個全是歷史名人塑像的大廳讓我流連忘返,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站在一起,就組成了一部美利堅合眾國的建國史。在形形色色的總統們中間,有一個沒當過總統的人格外搶眼。他嚴肅、冷峻,難以掩飾的高貴,他是亞力山大﹒漢密爾頓,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以他與另外兩位政治家的言論和信札整合的《聯邦黨人文集》,最終成為奠定了至今沿用的美國憲法和美國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石。

    我從多個角度拍下漢密爾頓的塑像,為的是回國後,哪天與朋友謝芳小聚時拿出這些照片作為談資。漢密爾頓是許多年前我們在學校研修美國政治時倍感興趣的人物,這個名字反射出我們年輕時代共同擁有的嚴肅的興趣和滲透心脾的政治熱情。

    光陰荏苒,美國政治的教育背景並沒有鑄成我們的職業,但它卻是永久地成為我們知識和思想的一部分。這些,是我閱讀謝芳的新書——《一位外交官夫人眼中的美國風格》——時忽然想到的。

    《一位外交官夫人眼中的美國風格》(簡稱《美國風格》)不是理論書。它充滿趣味,絮絮叨叨,是你盡可以在冬日下午柔和的光線裏,就著一杯“摩卡”,享受時光、愉悅心靈的讀物。

    為什麼這樣説呢?《美國風格》首先是百分之百的女性視角。作者的故事從紐約説起,在這個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中觀察美國人的衣食住行,觀察他們的習慣與興趣。特別是那些“有頭有臉”的人如何説話,如何穿衣,如何交際,作者描述得細緻而生動。必須承認,只有女性獨有的巨大的好奇心、精明而刻薄的眼光、身處異地時表現出來的虛心和從善如流的學習態度,才會在萬花筒般的美國生活中辨別出味道,辨別出風格。

    美國愛標榜自己是個“大熔爐”,可真正熔進去其實不易。我們認識的許多新移民,或終日在實驗室中與試劑、電腦為伴,或在學校中只與同胞來往,下課後去打工,卻由於語言不好被分配到暗無天日的地方幹簡單勞動,因此,住了許多年,對美國社會幾乎一無所知。謝芳在美國的生活環境十分優越。得益於當外交官的丈夫,她得天獨厚地接觸到美國的上流社會;也由於她自己的教育和研究背景,她結交到許多的學術精英,這些人,既是美國社會的華麗外表,也是組成美國精神的實質內核。表面上,謝芳講述的是吃飯、穿衣、會友、觀光的故事,可是,闔上書,你的腦子裏鮮明地留下了她的意見和觀點。

    其實,近年來各式各樣的人物所寫的“美國讀本”不少,這讓嚮往美國和有好奇心的人趨之若騖。然而,這些書中的一個共性一直讓我不舒服,那就是作者或編者的駭人的立意——他(或她)成功地征服了美國。讀了這些自傳體的書,國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瞧!雖然我們閉關鎖國幾十年,同胞們一齣去,一點兒不露怯,上上哈佛,住住曼哈敦,不過毛毛雨。必須指出,這些書背後的虛弱與淺薄早已害了我們這個民族上千年。中國人總覺得,美國算什麼?區區200年曆史,面對5000年的中國,怎能不高山仰止?其實,美國人是沒有自卑的。在這個國家強大的經濟和經久不衰的繁榮後面,自然有她自己的哲學、理念,文化,還有風格。

    謝芳的《美國風格》由一件件生活瑣事組成,並不涉及大題材,但能看出,她的寫作態度十分嚴肅,力圖用歷史的,客觀的眼光來研究和審視一個民族的文化和品格。這一點,無疑使得這本書中講述的故事具有了很好的政治學和社會學的意義。我想強調的是,雖然現在流行一窩蜂的寫書介紹美國,但真正能夠深入淺出講故事,幫你實實在在地領略美國精神的,恐怕還得是那些知道亞力山大﹒漢密爾頓、讀過《聯邦黨人文集》的人。

    

    (江宛棣 2002年于北京安定門)

    中國網2002年12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