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拾荒者:一個人感悟孤獨
王新冰

     一汪很平靜的湖水裏,一條小小的魚兒獨自生存著。一天,主人放進了一條老魚兒,於是,一個星稀月明的晚上,我在湖邊聽到了它們的對話。

    老魚:“你怎麼一個人在這裡啊?”

    小魚:“怎麼,不好嗎?無憂無慮的。”

    老魚:“不孤獨嗎?”

    小魚:“有點兒,不過這裡很安全……”

    老魚:“貪生怕死!”

    小魚:“誰説的,我已經研製成了魚類最新的防禦系統,可以保護自己,而且……”

    聽完它們的對話,我突然對孤獨有點兒感悟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這個城市的拾荒者,所以沒有任何理由分享別人的快樂,可有一天大街上的人嘴裏都哼著《孤獨的人是可恥的》時候,我開始有點兒憤怒了,於是,我以一個拾荒者的身份把自己活得極其張揚,他們又説:“看,虛偽得只剩下囂張……”我無語了。

    現代人並不都是孤獨的吧,因為有那麼多的人在高呼“找一個屬於自己的天地,然後圈起來”,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厭煩了城市的嘈雜、喧鬧,還是想找一塊心靈的凈土?那些在某方面造詣很深的人,都有著曾經孤獨的影子,於是,我理解了美國心理學大師弗羅姆在其名著《愛的藝術》中所説的話:“現代越來越缺少孤立生存的能力。如果讓一個人人長時間坐著,一言不發,不吸煙、不讀書、不喝酒,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會神經緊張,煩躁不安”。弗羅姆大師認為,一個人必須學會長時間坐著,一言不發,不吸煙、不讀書、不喝酒,因為專心意味著孤獨的能力,正是具有愛的一個能力的條件,只有孤獨時,才能真正面對自己,發現自己的存在。所以這個城市裏就有了許多孤獨的生存者……

    但是,現實中,在很多人的眼裏,“孤獨者”的名聲卻是不好的,往往被視為沒有朋友,混得不好,無法融入社會或者是有心理障礙呀什麼的。似乎沒有人懷疑,孤獨根本就不是一種力量,而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所以把那些一朝成名的人曾經的孤獨史也改成了隱居、期待良機或是時運不濟等等,沒有發現,一個人的日子也許正是奮鬥的最佳時機。

    常聽人説,城市寂寞了,人也孤獨了,但我想,這種孤獨跟沒有人在身邊陪似乎無關吧!一個即將在生死邊緣徘徊的人,一個曾經受過嚴重挫折的人,他説:“生活為什麼如此孤獨?”也許,我們可以理解,他(她)身邊的親人實在太少了,但是對於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來説,孤獨只能説是心靈脆弱的表現。

    孤獨是一種美,一種實實在在心靈上的獨白,賦予的不只是寧靜,還有真實的自己……

    聽説小魚兒後來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開了一家公司,老魚兒在人家手底下打工了,而且小魚兒經常給老魚兒説,誰説我是一條永遠遊不出去的魚,我只是在等待時機嘛!

    《中國青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