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一筆終究要還的借貸

    是我們人類的文化,促使本書所探討的內容,成為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再沒有比人類更懂得愛惜自己生命的了。

    這本書寫得相當缺乏幽默感,更像是國內某名教授在課堂內對著下面一大幫不好好學習的本科生在訓話,不過好在作者方舟子的思路非常清晰而富有條理,這使得閱讀時雖然沒有啃個蘋果般的快樂,但至少也算是吞服了一片複合維生素片吧。

    本書的主題主要就是圍繞人可以活多久。這是個一貫講究養生之道的中國人特別關注的內容,反正在我們這兒,死後沒有上帝來接我們,所以天堂裏的商品房或者療養勝地跟我們也沒多大關係,於是,我們就把最大的精力投身到今生今世中,從秦始皇時代著名的海外定居者徐福同志開始,我們就孜孜不倦地尋求各種長生不老之術,可惜從古代吞服金丹到現代吸吮核酸,該短命還是短命,該長壽的照樣長壽,總之人類一切認真或可笑的努力,到頭來全是一場空。

    在博爾赫斯的一篇小説中,有個地方的人全部是永生的,但是,他們活得跟行屍走肉一樣,因為沒有死神追逐,他們的日子過得毫無生氣。

    在我看來,這純粹是得不到葡萄就説葡萄酸的心理,要我能長生不老,我寧願每天活得跟條癩皮狗一樣,也不願過如今這種叫做有意義的生活因為我們無法更改我們必死的命運,所以只好硬著頭皮給出或重於泰山的命題。

    方舟子根據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科學證據,給出了衰老是不可抗拒這個命題。但是,問題恰恰在於:對生物體來説,由於它們沒有或者幾乎沒有發展出對自我的意識,比如我們不認為一顆香菇或者一隻螻蛄,能夠自己意識到自己活不過今天或者活不過今年,所以,死亡對它們來説,不是一個和自身意識相關的對象。然而對我們人類來説,災難性的地方就在這裡:我們竟然發覺我們自己會死亡?!

    這在數理邏輯層面上構成了一個自我指涉結構。所以單單從分子生物學或社會生物學的角度去看待人類的死亡問題,往往會成為一場單純的技術討論,而無法還原起初當人們意識到死亡問題時的驚訝與恐懼,對自我的驚訝,對自我毀滅的恐懼。

    我們對長生的渴望和對死亡的拒絕,是人類進化中的必然,所以我們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有目的地促使人類朝著永恒發展。而本書雖然表面上是在講述衰老的不可避免,但其隱含的作為對比的主線,卻正是永恒。正是在這個隱含主線的控制下,我們才科學地得出了一個令我們絕望的結論。

    所以,是我們人類的文化,促使本書所探討的內容,成為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在我們這個星球上,再沒有比人類更懂得愛惜自己生命的了——有時我想,這事本身就是生物學上的最大奢侈。

    其實,能活在這個世界上,是大自然給予你的一個無償借貸,而所有借來的,終歸要還給人家。在這一點上,所有地球上的生命裏,又再也沒有比人類更小氣的了。

    (《長生的幻滅》,方舟子著,“看世界”叢書之一,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中華讀書報》2002年12月2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