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SHONA石雕
未來

     9月,坐落在平靜、優雅的二沙島上的廣東美術館忽然響起了持續刺耳的電鋸聲,也間或摻雜著鑿子和石塊兒清脆的碰撞聲……原來是一個年輕的黑人小夥兒正用十幾天的時間獨自完成他巨大的石雕作品。他沉默而投入,全身落滿了厚厚的灰塵,只有雙眼炯炯發亮。據説他只是偶爾使用電鋸,更多的時候,他喜歡一刀一斧地去鑿,他也不能給你看任何預先的設計和草圖,因為他只是在心裏慢慢感覺著:他要從這塊兒石頭裏剝出點什麼——這就是現場表演的辛巴威SHONA族石雕創作。

    除了現場表演,這次“非洲的激情——辛巴威SHONA石雕藝術展”共有200件作品和辛巴威的其他地方飾品在廣東美術館展覽和出售。這也是辛巴威石雕在中國南方的第一次露面,兩年前在北京的亮相,它曾創造了一星期內全部展品訂購一空的奇跡。

    走進展覽大廳,人們似乎的確是很迅速地就被這些來自遙遠非洲的藝術品吸引,留心的話你也會發現:很多石雕展窗的下面都已經被貼上了代表售出的紅色標記。回到作品本身,它們無一例外地具有誇張的造型、精細的做工、粗獷的質感、原始而淩厲的風格,至於它們的線條感覺和某種空間感又是極其現代、極其立體的。正因為如此吧,它們既能帶來某種強烈澎湃的感官刺激,又十分符合現代人對古樸和現代、原始和精緻“魚與熊掌兼得”式的審美要求。

    種地的SHONA族藝術家

    非洲的石雕藝術主要就集中在SHONA地區。人類學家曾經斷言:早在300多萬年前的大辛巴威地區,它就名為“GREAT ZIMBABWE”,釋意即“大石頭城”。在大辛巴威遺址出土的石雕“辛巴威鳥”也是古代SHONA人創造的傑作,如今“辛巴威鳥”更被作為辛巴威的國家標誌被印刻在國旗和國徽上。

    SHONA族是南部非洲的4大族係之一,和另幾支擅長打鬥、富於侵略性的族係不同,SHONA族人持續著熱愛和平、熱愛文藝、載歌載舞的民族傳統。他們崇尚神靈,堅信萬物有靈,特別講求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石雕的題材也因此多與神靈、與當地的古老傳説有關。SHONA族藝術家還認為:石材本身亦是有靈的,他們必須順應其天然質地來創作。創作的最高境界由此變成:將石料自身的“靈”顯現出來,變成有生命的形式——一個地道的SHONA族的藝術家常常會自己外出找石頭,或者對著每塊兒石頭看上很久,直到他們確信自己理解了石頭的本意,才開始動手。

    從古到今,SHONA族的藝術家都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他們是在從事石雕藝術的世家里長大,從小就在石料堆間摸爬滾打,基本上都屬於“天賦異稟”或者自學成才。即使到了今天,對於許多成了名的SHONA族藝術家來説,石雕藝術還只是他們生活的一個部分,在大多數時間裏他們和所有族人一樣滿不在乎地在最惡劣的自然條件下生活、找樂,平時也要下地種田、維持生活。只有在創作的時段、同行交流的時段,他們才會自然顯露出對這一藝術門類的特別投入,也才會洋溢出滿滿的民族自豪感。據説,無論國外的生活條件多麼優裕,成了名的SHONA族藝術家也很少有人願意離開自己的國家,在他們看來:只有在自己腳下的這塊土地上,才擁有最多的自由和快樂。

    被重新發現的古老藝術

    SHONA族石雕其實是在近20年來才風靡於世界的。1954年,當辛巴威還是羅的西亞時,富蘭克,歐洲藝術圈裏的一個重要人物,和當地藝術家有了日益深厚的接觸,他也體會到:最能體現非洲藝術家想法的載體只有石頭。他舉辦的第一屆聯邦藝術展也以羅的西亞的石雕引起了全世界的興趣。雖然當時白人世界的主流視域對黑人藝術充滿了歧視,但是許多人對這項黑人藝術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甚至在更早的時候現代雕塑大師亨利摩爾、立體主義的創始人畢加索和勃拉克、野獸派大師馬蒂斯就已經從此類非洲藝術中汲取了豐富的靈感。

    1971年,巴黎Music Rodin舉辦了非常成功的SHONA石雕展,最後每件展品都被收藏家及藝術愛好者買走,一些作品至今仍是重要收藏品。接著在1972年,倫敦的I.C.A畫廊和紐約現代藝術展覽館舉辦雕塑展;這些展覽使世界藝術界及收藏界真正認識並接受了辛巴威石雕藝術。1987年9月,《Newsweek》也稱SHONA石雕為“本世紀非洲出現的最重要的藝術形式”,因為,這種作品已不僅僅是古老的傳統作品,而是在傳統基礎上成長起來的、朝氣蓬勃的現代藝術。

    從1980年至今,辛巴威的石雕藝術已經在世界各地舉辦了許多展覽,而越是隨著大都市生活現代化程度的加劇,來自非洲偏僻地區的這一古老藝術似乎越能喚起人們更多的心靈共鳴。就拿此次展覽全部展品的提供者吳江濤先生自身的經歷來説吧,原本在辛巴威經商的他是在偶然的拍照中迷上了SHONA石雕,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他開著車遍訪了當地的SHONA族石雕藝術家,也先後收集了8000多件石雕作品。一談起SHONA石雕他就充滿了感情,他説即使是收集這類石雕十幾年了,每次看到它們,他還是會為那種蓬勃的生命力和奔放自如的想像驚嘆。在他看來:來自非洲的古老藝術可以幫現代都市中疲憊、忙碌的心靈完成某種昇華,這也類似于一種返璞歸真的情愫。

    《新週刊》2002年11月12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