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秋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民間傳統節日漸被淡化或被西洋節日取代了。有的只是成為休大假、旅遊的藉口,或者是商家促銷的造勢理由之一。然而中秋節卻因其獨有的品味深印在人們心中,城市鄉村年年盼月圓。隨著城市流動人口的增加,那些遠離家園的遊子,每到此時,就會借月寄情:成功者要與親人分享喜悅,落寞者也期望從遠方的親人那裏尋求慰藉。

    中秋,已成為中國人的心理無意識,成為文化的遺傳基因,從古至今,越發明晰地顯示其對於國人心靈的安撫意義。今年中秋,我們試圖從文化的角度,去解讀那一輪圓月。

    〔歷史篇〕拜月賞燈上千年

    民間中秋賞月活動大約從魏晉時期開始而盛于唐宋。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宋朝的街市,在中秋節的前幾天,就已瀰漫著濃厚的過節氣氛。商店販賣新酒,重新佈置門前的綵樓。到了晚上,酒樓裏絲竹簫管並作,人人爭相登而賞月。里巷兒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馬雜沓,至於天明。即使是陋巷裏的貧窮人家,也都會典當衣物去購買酒饌,歡度中秋。

    除了拜月之外,中秋節還有賞燈的風俗。《武林舊事》記載杭州的中秋之夜“燈燭華燦,竟夕乃止”。江浙一帶還流行放一種羊皮小水燈“一點紅”,中秋之夜,江面上佈滿了數十萬盞燈,有如天上繁星。據説水燈是為討江神喜歡,並非純粹為了觀賞。

    元朝雖以異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漢化甚深。節日習俗也大半沿襲漢人舊制。到了明朝,賞月、祭月、吃月餅的風俗大盛。每逢中秋,圓月東升時,人們便在庭院、樓臺,擺出月餅、柚子、石榴、芋頭、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邊賞月,邊暢談,直到皓月當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樂融融。在我國的少數民族地區,中秋這一天,還舉行別具特色的“拜月”、“鬧月”、“行月”、“跳月”、“偷月”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清代流傳一句話:“男不拜月,女不竄”,所以拜月成了婦女的專利。中秋節前幾天,街市上都會賣一種專供兒童月用的“兔兒爺”。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的《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

    〔風俗篇〕南北各異粵獨秀

    除了吃月餅、賞燈等外,中秋時神州各地的風俗可謂多彩多姿,爭奇鬥妍。北方,河北河間縣以中秋雨為苦雨,民間認為中秋節若下雨,當年的青菜必定味道不佳。陜西西鄉縣中秋夜男子要泛舟登崖,女子亦安排佳宴。人們不論貧富,必食西瓜。山東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稱“青苗社”。山西大同把月餅稱為團圓餅,大至二三尺,中秋夜還有守夜的習俗。

    江南一帶,無錫中秋夜燒鬥香。香鬥四週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鬥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在安徽績溪,兒童中秋時打中秋炮。所謂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髮辮狀,浸濕後再拿起來向石上打擊,使之發出巨響。江西婺源一帶的兒童中秋以磚瓦堆成一個中空寶塔。塔上挂以帳幔匾額等裝飾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陳設各種敬“塔神”之器具。夜間則內外皆點上燈燭,光輝可愛。

    在廣東,除了在各大月餅種類中花樣最多、製作最考究的廣式月餅以外,還有中秋節吃芋頭的習俗。據説,元末時中秋節殺韃子以其頭祭月,後來改以芋頭代替。至今廣東人剝芋頭皮時仍稱為“剝鬼皮”。舊時,南粵還有中秋節爭購月光書的風俗,“月光書”即中秋之夜所賣之木魚書,婦孺爭購以卜吉兇。中秋之夜,月華初升,賣者鹹集于道,因諱“書”“輸”同音,故高呼“月光贏”不止。

    粵北多在中秋節前後舉行月姐歌堂,這是當地的民間歌節。參加者多是勞動婦女。她們于月夜相約至本村善歌者家中,擺出花燈供品,邊唱邊舞,邊做各種遊戲。各歌堂、各村寨間還互相邀請鬥歌,一直鬥到中秋節夜。不管是否已分勝負,大家都一起唱“送月姑歌”結束一年一度的月姐歌堂。

    粵西化州縣麗山、大嶺一帶鄉間,還流行一種“踏月歌”的遊戲。每逢星月皎潔的夜晚,特別是中秋節前後,青年婦女于月下襬茶煮酒,祭拜月神。然後分成兩組,開始駁詩連句,繪畫唱歌。踏月歌的句格要求統一,尾句作結,即興吟對,必須才思敏捷,方能勝任。婦女一直唱至深夜才盡興而歸。

    而在以廣州為中心的廣府地區,中秋節俗稱月光誕。早在節前一個多月,著名茶樓餅家就開始了月餅大戰。中秋當日,兒童提著各種燈飾,沿街嬉戲,盡情遊樂之後散去。主婦則忙於拜月。有天臺的在天臺,無天臺的在家門前,擺開八仙桌,焚香禮拜,貢品除月餅外還有柚子、柿子、香蕉、楊桃、油甘子、芋頭等。拜月後闔家圍坐,分享各種貢品,外加炒田螺等,直到深夜。清代有《羊城竹枝詞》雲:“中秋佳節近如何,餅餌家家饋送多,拜罷嫦娥斟月下,香芋啖遍更炒螺。”

    在舊時廣州,中秋之夕,許多人家還在樓臺上豎一旗桿,飾以燈籠、彩旗、銀鈴等,俗稱“豎中秋”。富家的懸燈籠或至數百,砌成“賀中秋”等字樣,高可達數丈,家人鹹集于台中,聚飲為樂。中等人家,則豎一旗桿,挂兩個燈籠,自樂其中。有諺雲:“八月十五豎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樓上吹簫管,有人地下皺眉頭。”此俗至今尚有餘風。

    與廣東一衣帶水的香港,中秋之夜,全城燈飾輝煌。人們扶老攜幼,手提秋燈,來到各區的綵燈會上,賞燈觀月賀中秋。港島最大的維多利亞公園,更是五光十色,人群如海燈如潮。人們擁出戶外,到公園、海灘或度假村去,盡情歡樂一番。如是一夜,餘興未盡,於是與親友相約,于十六晚上再行賞月,名曰“追月”。清人陳子厚《嶺南雜事鈔》中有記載:“粵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日夜,集親朋治酒肴賞月,謂之追月。”此風俗在廣東曾一度廢棄,唯香港地區保存下來。

    〔文學篇〕玉帶清輝風騷傳

    文學是最古老的傳情方式之一,中秋在傳統文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文學意象,這些描述常常成為最能打動人心的篇章。

    早在漢魏時期,《古詩十九首》中之七《明月皎夜光》就有中秋夜裏“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的感傷。

    而後,在唐詩之中,以李白的《靜夜思》最為膾炙人口,短短四句詩,讓多少遊子魂牽夢繞。而同為李白所作的《月下獨酌》,又全然另一番味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極盡蒼涼。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也是較為著名的一首。詩人在萬籟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絲絲寒意,輕輕襲來,不覺浮想聯翩,那廣寒宮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濕了桂花樹吧?

    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苕溪漁隱叢話》説:“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齣,余詞盡廢。”

    對聯是漢語藝術中的一個獨特種類,中秋賞月時它又常成為取樂娛情的簡便方式。在我國的很多名勝古跡中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咏月名聯。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重慶巫峽上的此聯,運用疊字手法寫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與寫巫山秀色的下聯相對,工整自然,珠聯璧合。

    “樓高但任雲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上海豫園得月樓之聯,闡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簡單道理。

    “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台灣阿里山古月亭,全聯對仗既工且含無窮韻味。“弄”、“窺”兩字深得“推敲”之神。

    “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咏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杭州西湖水月亭上的此聯,典雅明麗,富於想像。

    《南方日報》2002年9月20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