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落格世界分享和交流
蔣韡薇

      網路時代有那麼多新鮮的東西讓你應接不暇。你不敢不知道BBS,不敢不知道EMAIL,不敢不知道ICQ,現在,如果你不知道WEBLOG,就又落伍了——

      也許你還不知道什麼是“部落格”,但是你也許聽説過德拉吉;也許你還不知道德拉吉是誰,但是你一定知道萊溫斯基和克林頓的緋聞;對,德拉吉就是那個全世界最早報道這一事件的人。

      他在網際網路上發佈這則爆炸性新聞,比任何一家傳統媒體都要迅速。他被公認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部落格”———Weblog。

      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新聞機構之一法新社,將他列為“20世紀最具推動力和影響力的10大人物之一”,與CNN創始人泰德特納、電視發明人約翰拜爾、無線通訊之父馬可尼等名人並肩。而他所有的武器,僅僅是一個他自己的個人部落格網站“德拉吉報道”(Drudgereport)。

      根據Nielsen /NetRatings的網際網路監測報告,2002年7月份前20名新聞網站中,排名第20位的,就是德拉吉報道(Drudgereport)。而前19位全是CNN、《紐約時報》、Yahoo等超級媒體巨頭,許多有著傳統媒體巨大的資源為背景。而德拉吉報道卻完全是一個人的網站,是一個人的媒體。

      美國大選戲劇性的過程,以及“911”恐怖襲擊等,每一次重大的新聞事件都成了博拉吉報道的最佳宣傳。“911”事件那些日子,網站訪問量節節升高。在美國總統大選期間,他的網站因為過於繁忙而根本擠不進去。

      博拉吉的成功,被認為是部落格所代表著的“新聞媒體3.0”的成功:從舊媒體(old media)到新媒體(new media)到自媒體(we media)。

      “部落格”,Weblog,或Blog,被方興東,“部落格中國”網站的發起人,翻譯成“部落格”。

      他介紹説,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通常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也是五花八門,從有關公司的構想,到新聞、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説,應有盡有。那些寫Blog的人,被稱為Bloggers。而“部落格”網站和其他網站最大的區別,就是把“連結”這一網路特有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

      部落格的網路日誌,被簡單定義為“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和網路連結、內容按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的出版方式”。它是個人生活與網上事件的一種奇妙混合,一段段的日誌按時間排列,我們得以清晰地看出網路知識積累和演進的痕跡。

      登陸“部落格中國”(www.itsway.com或者www.blogchina.com),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站點:沒有廣告、沒有裝飾,除了標準字體,只有斜體、加粗兩種形式。它甚至沒有色彩,只是一個白底黑字的網頁。

      “可是它是EMAIL、BBS、ICQ以後最新的網路應用。”現在,方興東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在晚上把自己一天所看到的網際網路上關於IT的有價值的資訊寫下來,貼到“部落格中國”上,並且把他所引述的這些文章的原文做上連結。任何一個對原文感興趣的讀者,只要點擊一下滑鼠,就可以瀏覽全文,而不必像過去那樣,用搜索引擎檢索。

      “在這個意義上説,部落格就是一個人工智慧引擎,它可以過濾掉那些沒有價值的資訊。因而,每一個部落格都是個性化的。”方興東很有自信地説。

      部落格也因此被稱為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做這種文摘的那些“部落格”,首先必須是個知識淵博的人,他有足夠的資源,知道到哪去找最新、最有價值的東西。同時,部落格還必須是個懂得分享樂趣的人,願意把最好的東西奉獻給大家。“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和大家分享知識的。”一位熱愛“部落格”的學者説。在他看來,“部落格”最重要的意義,是一種全新的知識管理手段。

      網際網路評論家胡泳説:“部落格現象之所以重要和值得我們關注,不是因為某個人的網路日誌有多麼好,而是因為網路日誌彼此連結的方式打破了我們熟知的交流常態。”“網路日誌從不孤立出現,在瀏覽日誌的時候,你很快會意識到它們構成了網路社區的基礎交流平臺。社區內的人利用網路日誌分享彼此的生活。”

      部落格出現于1998年,但到了“911”後才開始大流行。現在在美國,關於“911”最精彩的報道,都不是來自傳統媒體,而是來自部落格世界。方興東説:“因為經歷過這場災難的人們,都覺得生命的脆弱,希望與人分享生命的感受,而部落格是一種很好的形式。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部落格,你不需要掌握很多電腦知識,只要你會發EMAIL,你就會成為一個部落格。”

      在網際網路上,有一些網站可以讓網友設立賬號及發表Blogs。方興東的“部落格中國”,雖然開張不久,也已經有了兩萬多的訪問記錄。

    《中國青年報》2002年9月5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