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奇人黃樹森
施愛東

    百名學者昨聚集廣州召開研討會 “叩問”文化奇人黃樹森

    武俠小説、香港電視、“恭喜發財”、白先勇小説……這些曾經在上個世紀影響我們生活的文化事件,都與嶺南文化批評界一位敏銳的洞察者——黃樹森有關。他引進了香港、台灣許多新鮮的文化形式,開創了廣東文藝批評的新銳風氣。透過他的文藝批評史,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部廣東改革開放的文化史。

    黃樹森,武漢市人,生於1935年,1959年畢業于中山大學中文系。現為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會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團成員、中山大學兼職教授、廣東省社科院特約研究員。著名的嶺南文化研究學者。著有《題材縱橫論》等學術專著。主編有《叩問嶺南》大型理論書鏈、《流行蠱》系列叢書、《文人筆下的歷史迴響——〈白門柳〉論集》等。新近花城出版社推出了他的兩卷本《手記叩問》。

    一.“咬破小孔”

    在全國文藝界,黃樹森是出了名的“咬破小孔”的奇人。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咬破”需要勇氣,“咬破”帶來廣東文化的新氣象。

    1.最早撻伐“文藝黑線”論

    “小孔”:1977年10月,廣東報刊最早批判“文藝黑線專政論”。1978年,廣東在全國最早為《三家巷》、《苦鬥》、《藝海拾貝》等被誣陷的作品及其作者平反,在全國最早恢復文藝團體組織及活動,召開創作座談會,剛剛復出的夏衍、林默涵、張光年專程蒞臨發表講話。

    “咬破”:黃樹森執筆的《砸爛“文藝黑線”論,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創作》于1978年12月29日在《南方日報》頭版以特約評論員文章刊登。

    點評:這是全國最早撻伐“文藝黑線”論的文章。他“咬破”的決不是一個“小孔”,而是捅了極左路線的一個大窟窿。此文不僅揭開了廣東文藝思想解放的序幕,而且進一步促進了全國批評“文藝黑線”論的熱潮。(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偉宗)

    2.“魚骨天線”怎麼看

    “小孔”:“魚骨天線”星羅棋佈,是1980年前後廣州馬路兩旁樓房頂上十分壯觀的標誌。1980年6月8日的《羊城晚報》刊發了《“香港電視”及其他》一文,認為香港電視通通是一種“心靈的癌症”,主張拿掉“魚骨天線”。

    “咬破”:廣東文藝理論批評家20多人在訪問深圳之後的座談會上,一致認為香港電視有利有弊,有良有莠,應取分析的態度。於是黃樹森有了《“香港電視”是非談》的回應文章,發表在1980年10月7日廣州一家媒體上。百姓聞之,額手稱慶。而為對付香港電視“入侵”每天要派許多消防車高空作業、拆除魚骨天線而疲於奔命苦不堪言的地、縣委書記們,也紛紛來信來電,歡快之情難以名狀。

    點評:《“香港電視”是非談》為星羅棋佈的“魚骨天線”的存在作理論支撐,為正確評價香港電視及隨之而來的香港文藝作品大批跨過羅湖橋奠定基礎,功不可沒。(港臺文學研究專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古遠清)

    3.為“恭喜發財”張目

    “小孔”:1980年春節廣州市民開始流行説“恭喜發財”,但《羊城晚報》有篇《且慢恭喜》的評論説:“不僅不利於調動群眾的社會主義積極性,更有損於社會主義企業的聲譽。”這反映了“恐富論”、“富必修”的極左觀念。

    “咬破”:黃樹森《且慢“且慢‘恭喜’”》發表于1980年12月26日《南方日報》,為“恭喜發財”張目。是年元旦,“發財”“致富”“南風”等詞成為炙手可熱的社會用語。

    點評:他解放了人們發財的慾望,鼓勵充分利用慾望去創造財富,這篇文章篇幅雖小,卻起到為新時期財富與消費的發展搖旗吶喊的大作用。(中山大學民俗研究中心施愛東)

    4.首次引進台灣小説

    “小孔”:1979年,當白先勇在彼岸已經成為文學大家的時候,海峽這邊的讀者卻從未看過白先勇和台灣小説。1979年《作品》第9期破天荒地刊登了白先勇的《思舊賦》,並刊發了編者按。台灣小説自此登陸內地,並逐漸形成了1980年代的文壇衝擊波。

    “咬破”:棄《遊園驚夢》等名篇不用而選擇《思舊賦》,黃樹森等這一招走得十分小心。他們在“編者按語”中多次強調了白先勇小説對現實的批判意義,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人表示了對小説的不理解。有位讀者提問:“這篇小説表達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情緒?如何理解這種情緒?小説中的兩個老嫗是什麼樣的思想性格?”黃樹森在1979年第12期《作品》中對此專門寫了《答讀者問》。細心的讀者從這一問一答中可體味出開風氣之先的艱辛和苦澀。

    點評:這是名副其實的“略帶驚艷的文化發現”,開了內地研究白先勇作品的先河,為內地的臺港文學研究史作了一個顯眼的注腳。(古遠清)

    5.首次引進武俠小説

    “小孔”:1981年《南風》創刊號一齣街就造成“洛陽紙貴”——梁羽生的《白髮魔女傳》開始在這期刊登。這是香港新派武俠小説首次在中國內地正規出版物上亮相,而此前廣州等地已經流行武俠小説的手抄本。

    “咬破”:當時任《南風》特約編委的黃樹森向梁羽生索稿,梁欣然應允,隨即贈黃《白髮魔女傳》等作品。

    點評:武俠小説長期被禁,連梁羽生本人也料想不到他的小説在內地會掀起長達十餘年的武俠熱。在這一點上黃樹森可能是影響中國人業餘生活的人物,他推動了通俗文化的發展,促進了意識形態由單一的政治標準向市民文化轉型。

    6.扶持深圳“本地姜”

    “小孔”:1982年深圳以剛厲的經濟強勢出現,同時對深圳文化的誤解也悄悄萌生,認為深圳靠“走私起家”,是個“暴發戶”,“只留下一面國旗”。不少人甚至斷言:深圳是文化沙漠。

    “咬破”:黃樹森為深圳《特區文學》創刊所作的一則簡短文字,發表于1982年7月《南方日報》上,文章認為深圳有著深厚的文學土壤,本地土生土長的作家必將擁有美好的創作前景。

    點評:據一位接近深圳市委領導的人士説,這篇談文學刊物的文字,居然在市委常委會議上朗讀。深圳當時急需哪怕只言片語的精神支援和客觀評判,於此可見一斑。

    二.“叩問”嶺南

    在廣東的“朝陽文化”和“經濟文化時代”等理論創新的背後,都能看到黃樹森的身影。20年來,他提出了“叩問嶺南就是叩問中國當下文化”、“珠江大文化圈”、“中國影視走第三條選擇道路”等具有創新色彩的説法,在文藝界引起一陣陣“躁動”。在昨日的“黃樹森文藝批評實踐研討會”上,近150名學者除了叩問黃樹森的文學成就外,也叩問嶺南文化。

    1.當代嶺南文化留下黃樹森的履痕

    賀紹俊(《文藝報》副總編輯):黃樹森因求學來到嶺南,此後他的學術就與這塊土地糾纏在一起。可以説,嶺南造就了今日的黃樹森;而當代嶺南文化的新途也留下黃樹森的履痕。嶺南如同一個巨大的營養豐富的“蚌”,孕育了黃樹森這顆“珠”。

    陳中秋(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劇作家):黃樹森在書中説、寫那些話,在當年是需要很大勇氣的。應該説,是時代和嶺南造就了黃樹森,黃樹森又為嶺南和時代留下了顯眼的歷史注腳。

    吳宏聰(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樹森的《手記叩問》最令人矚目之處是貫穿全書的對中國文化生態的關注,傾情呼喚改革開放帶來的“文化發現”和成就。他把讀者帶到了歷史現場。

    張頤武(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對文化現象的解釋具有無限的關切和迷戀,能夠快速地回應各種文化挑戰,同時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隨時代的發展轉變自己的闡釋策略,又保持始終如一的“世俗關懷”。

    2.他是最早站在改革開放前沿的思想者

    閻綱(著名文學評論家):他使廣東的大旗多次飄揚在國家隊的前頭。

    陳曉明(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身處生動明快的嶺南文化氛圍,黃樹森不斷地追蹤文化與經濟的互動關係。他不相信經濟發達就必然造成文化瓦解。但他堅持認為,只有厚實的文化和堅定的信念,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成為可能。

    楊黎光(《深圳特區報》副總編輯、報告文學作家):很顯然,黃樹森是把嶺南作為研究整個中國當下新文化的一個典型文本和切入口的,正是嶺南這塊熱土最早也最典範地代表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當下新文化的前進方向。這樣的文化叩問與發現,是十分有眼光的。

    3.他的文字總是帶著生活的水靈和趣味

    譚庭浩(南方日報出版社副總編輯、評論家):我們都稱他為“老闆”。他經常跟一大群年輕人一起沒大沒小無拘無束地海聊神侃。而“老闆”的文字,總是帶著生活的水靈、鮮活和趣味,能讓人觸摸得到生活的質感和脈動;總是集結著豐富的資訊;總是躍動著青春的狀態。

    海帆(《隨筆》雜誌編輯):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葉,我就知道廣東有位黃樹森先生。當時他主編的《當代文壇報》每期一齣版,就成了我們這幫中文系研究生爭相傳閱的熱門讀物。我們不僅藉此獲取新銳文藝觀念,追蹤前沿文壇走向,還不時就其中涉及的某些問題或現象進行熱烈討論。

    

     《南方日報》 2002年8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