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的幽默

    印象中香港寫專欄文字的有三大高手:董橋、陶傑、林行止。董橋這兩年似乎元氣大喪,文字日益雕琢而話題的公共性漸失,一臉幽怨地孤芳自賞;陶傑風頭正健生龍活虎四面出擊,胸中有幾副筆墨,既能做粗魯漢子破口大罵,亦可效溫婉兒女有春雲姿態,是全能型的專欄作家。內力綿長用功最勤招不虛發的真正大佬是林行止。他寫了幾十年的專欄,已經匯

    編成書出版發行多達七十幾種,而且直至現在還是不間斷地一天一篇——想來待到封筆之日,等身著作可期百部。林行止的文章篇篇有料,絕無虛頭。他很多文章的底子是中文讀者不易讀到的英語材料,他選材有眼光,轉述無虛飾,明白讀者喜歡什麼。

    

    文匯原創叢書收了林行止的著作一種《英倫采風——林行止隨筆60篇》(文匯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英倫采風》和林行止其他的政經評論不同,大都出自20年前他在英國的親歷親聞,用他自己話來説,是“信手拈來閒情漫寫”,他已經再也做不出這類文章。《英倫采風》中多篇隨筆很對我的口味。《羅素看男女關係》引了羅素的感言:“對於和我有過性關係的人,我真是由衷地感謝她們,要是沒有她們,我的心胸會多麼狹窄啊!”所謂大師,就是能把所有的肉感經驗點化成正身的修養。書中提到列民的巨著《鹹濕笑話的理性基礎》雖然是20年前的舊事,對我卻是期待已久的新知。見獵心喜,馬上託人在海外尋購。

    

    文匯原創叢書一共出了四種,除了《英倫采風》外,還有章含之《跨過厚厚的大紅門》、蔣子龍《感受的快樂》、張抗抗《你是先鋒嗎?》。據季風書園的銷售記錄,《英倫采風》、《跨過厚厚的大紅門》賣得最俏。

    

    艾托爾格羅奇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美國的後現代主義之父,他在家裏請客,座上都是後現代主義的一時俊彥。突然停電了,當燈光再次亮起,格羅奇已經死亡,他腦門上有一個槍眼,背上插了一把短劍,臉頰被一支飛鏢洞穿,酒杯散發出毒藥的味道……神探亨特奉命破案。因為偵破工作的需要,亨特必須熟悉後現代主義的所有説法(或者叫做理論)。於是,在常規偵探小説裏應該出現黑手黨、青紅幫、毒品販子、妓院老闆、克格勃、CIA的段落,現身的卻是如雷貫耳的後現代主義大師:哈貝馬斯、福科、傑姆遜(他前幾天還在上海)、利奧塔……亨特最後的結論是,後現代主義大師應該以後現代主義的方式去死,沒有人殺他,他死也是白死。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一個後現代主義者的謀殺》([美]阿瑟伯格著,洪潔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第二版)。

    

    我三年前在上海見過阿瑟伯格,他那時剛剛從大學退休,是位有點脾氣的猶太老頭。他到上海來旅遊,轉了半天,到處都是建築工地,感慨地説,世界上一半的起重機都在上海。沒想到他下筆會那麼狠。

    

    比較值得一談的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它製作這本書的方法非常後現代主義。伯格的小説翻成中文攏共才7.5萬字,廣西師大出版社去年做第一版的時候配上大量西方美術作品,16開的開本,定價居然是88元,竟然賣掉了1萬多本。今年的第二版叫“插圖修訂本”,大32開,照樣配圖多多,定價29.8元,起印數1萬,目前的銷售走勢良好,1萬本應該毫無問題。如果這本書定價8元,可能賣不到這麼多。這能不能算一種後現代主義的幽默?

    

    這兩年上海似乎成為熱門話題,出版界以上海為題的圖書不少。不過內地出版的圖書寫老上海的多,寫新上海的少。有個叫陳榮的台灣商人,在上海做生意沒賺什麼錢,倒是靠寫他在上海的見聞經歷,在台灣連續出了幾本書,銷量奇好,發了一筆小財。陳榮之後,寫新上海在台灣出版界形成小小的風氣,出現了不少跟風之作,算算也有幾十個品種。前兩天一位台灣出版界的朋友來季風書園小坐,放膽説了一句:寫新上海的書都在台灣,上海反而找不到。不過她很快就收回了這句話,因為她在季風買到兩本新書:《上海時尚地圖》(裘正義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上海休閒細節》(葛鎮慶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這兩本書的內容由上海的一家小報的記者采寫,對近兩年來上海的時髦去處基本上做了一個交代。編書的立意不錯。不過采寫者大驚小怪的誇張筆調和對高消費生活的艷羨心態有時令人感到好笑。

    《三聯生活週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