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的名稱
焦國標

    今年是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即位50週年,享年101歲的王太后伊麗莎白也在不久前去世,伊麗莎白二世成為媒體上出現頻率頗高的名字。中央電視臺近日《晚間新聞報道》仲介紹説:她是英王喬治六世的女兒,其伯父愛德華八世即大名鼎鼎的溫莎公爵,因愛美人而放棄江山,未及加冕自行遜位。相信這個介紹剎那間使無數中國電視觀眾如墜雲霧:女兒叫伊麗莎白二世,父親叫喬治六世,伯父又叫愛德華八世,幾不照應,這英國國王究竟是怎麼起名排輩的呀?

    中國人見“世”必聯想起輩份:女兒既然叫伊麗莎白二世,父親不用説就得叫伊麗莎白一世;弟弟既然是喬治六世,沒得説,哥哥不叫喬治五世,最起碼也得叫喬治什麼,無論如何也不能叫愛德華八世。這二世、六世、八世之類都從哪兒排起?真是莫名其妙。欲弄清這個問題,第一需要明白伊麗莎白、喬治、愛德華這些名稱不是英王的姓氏,而只是他們的名字。比如伊麗莎白二世,伊麗莎白只是她的名字,並不是説她是伊麗莎白家的第二代君主。對美國總統,如布希、克林頓等,我們是稱呼其姓氏的。中國皇帝一般既不稱名,也不稱姓,而是稱年號(紀年用的名字),如康熙、光緒之類;或稱廟號(死後在祖廟裏牌位上的名字)如清聖祖、清德宗之類。

    第二要明白“世”也不是指上下兩代的輩份。仍以伊麗莎白二世為例子,既有二世,必有一世,試問伊麗莎白一世何許人也?伊麗莎白一世可就遠了,快400年了。伊麗莎白一世1533年出生,1558年即位,1603年去世。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是世界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發生在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的當年。英國從此樹立海上霸權,開始了大規模的海外擴張。不明就裏的人一定誤以為伊麗莎白二世(1926年生)是伊麗莎白一世的女兒,殊不知她們的生年相差393年。

    “世”在漢語裏有這麼幾個主要含義:1、30年為一世;2、父子一輩叫一世;3、一生;4、改朝換代建立新王朝叫一世。試問伊麗莎白一世、二世的“世”合乎這幾個義項的哪一個?哪個也不合。那麼英王名稱裏常見的幾世幾世,其他如英國資産階級革命時期被送上斷頭臺的查理一世,莎士比亞戲劇裏的亨利四世、亨利六世、亨利八世之類,究係何義?其實指稱英王的“世”是當初翻譯上的一個失誤,後來將錯就錯了。這個“世”是個序數詞,但不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輩份序數,而是指名字序數。所謂伊麗莎白一世,即第一個叫伊麗莎白的英王,伊麗莎白二世即第二個叫伊麗莎白的英王,亨利八世即第八個叫亨利的英王,愛德華八世即第八個叫愛德華的英王,依此類推。英語裏,伊麗莎白一世即ElizabethI,一望而知,意思是伊麗莎白一號或第一個伊麗莎白,伊麗莎白二世即Elizabeth II,意思是伊麗莎白二號或第二個伊麗莎白,無輩份因素。香港媒體即以“第幾”指稱英王,比如Elizabeth II,不叫伊麗莎白二世,而叫伊麗莎白第二。“第幾”比“幾世”要準確。

    威廉一世的繼任者是威廉二世(威廉一世第三子),這個“世”好像是輩份。可是威廉二世的繼任者並不叫威廉三世,而叫亨利一世。英王威廉二世死了540年以後,英王威廉三世才出生。而且,亨利一世也不是威廉二世的兒子,而是威廉一世的第四子。亨利一世的繼任者不是亨利二世,而是斯蒂芬(亨利一世的外甥),斯蒂芬之後才是亨利二世,卻是亨利一世的外孫,足見“世”與輩份之無關。亨利四世與亨利五世與亨利六世則是父子關係,一口氣祖孫三代都叫亨利,這三個表示名字序數的“世”與輩份則是吻合的。

    在中國,長輩、先人的名字叫名諱,後代子孫起名字要避開父、祖、先人的名字,皇室就更加講究這些。為避漢高祖劉邦之名諱,文獻中凡“邦”皆改為“國”。為避漢文帝劉恒的諱,“恒山”改為“常山”,女亙娥改為嫦娥。為避李世民的諱,“世”改為“代”,“民”改為“人”,所以有柳宗元《捕蛇者説》裏的“觀人風者”。在英國王室乃至整個基督教世界則相反,給兒子起父親或其他前輩的名字,那是對王子的大寶愛,是對父王、先王的大尊敬。英王自威廉一世(第一位諾曼人英王,1066年登基)以來,共有41個國王。其中,叫伊麗莎白的2個,叫喬治的6個,叫愛德華的8個,叫威廉的4個,叫瑪麗的2個,叫詹姆斯的2個,叫查理的2個,叫亨利的8個,叫理查德的3個,不重名的只有斯蒂芬、約翰、安妮和維多利亞4人。

    英國君主為什麼被稱為英國國王,而不説是英國皇帝?這是另一個重要現象和問題。一般也用“英帝國”這樣的搭配,可畢竟英國的標準名稱裏是“聯合王國”而不是“聯合帝國”,是Kingdom而不是Empire。

    英國君主的全稱都標明其統治區域,比如威廉一世,全稱是“承上帝洪恩的英格蘭國王、諾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在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時間最長的英王,1837-1901,共64年,當時英國有“日不落”之稱)之前,英國國王只稱國王,比如查理一世稱“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法蘭西和愛爾蘭國王,國教捍衛者”。1876年維多利亞女王被加封為“印度女皇”之後,英王稱號中從此多了個“皇帝”的頭銜。維多利亞女王長子、伊麗莎白二世的曾祖父愛德華七世,其全稱是“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和所有海外自治領的國王,國教捍衛者,印度皇帝愛德華七世”。到了伊麗莎白二世,其全稱是“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及其他領土和屬地的女王,英聯邦元首,國教捍衛者伊麗莎白二世”,“皇帝”的稱號消失了。13世紀英國著名法學家勃拉克頓説:“英王是其王國的皇帝。”他以把國王與皇帝區分開來的辦法來強調英王至高無上的地位。

    用不用“皇帝”頭銜是很嚴格的,那麼國王與皇帝的不同到底在哪?以古代中國做類比,皇帝是大一統中國的第一號人物,分封到各地的皇親國戚和功臣才稱國王。也就是説,國王是皇帝誥封的。那麼這個大致的區分放之英國靈不靈呢?靈。英國國王上面也有“皇帝”。誰?上帝,或上帝的代理人羅馬教皇。勃拉克頓還説,英王是“上帝的大臣”。

    英王登基,要向教皇或其代表坎特伯雷大主教行效忠禮,然後後者為其戴上王冠。羅馬教皇與歐洲各國君主這樣一種關係,想必是讓最初交通西方的中國人聯想到中國的皇帝與諸侯王,於是將其對譯為教皇和國王。羅馬教皇之所以被稱為“皇”,不是僅憑其神職之至高,而且是世俗政治上的一個客觀存在。印度是異教區,教皇管不著,英王為最大,可以稱“皇帝”。印度獨立以後,英王的“皇帝”頭銜也自動取消了。

    英王的全稱與中國皇帝的尊號有一比:如前述,英王的全稱裏明確標示出他統治的國土區域,而中國皇帝的尊號裏全是虛譽浮泛之詞。比如唐玄宗的尊號是“開元聖文神武皇帝”,而宋太祖的尊號是“應天廣運仁聖文武至德皇帝”,僅就尊號長短而言,後者比前者要“偉大”許多,可是就統轄的疆域面積而言,北宋恐怕只有盛唐的三分之一大。

    最近讀靳羽西的一本新書,幾處提到泰國“皇后”和“皇帝”。只知道有泰王國,未嘗聽説“泰帝國”;無“泰帝國”,何以有泰國“皇后”和“皇帝”?我把電話打到泰國駐華使館,得到的準確回答也是泰王國。靳羽西並不是一般賣化粧品的,她的出道得益於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為美國觀眾製作的電視節目《看東方》和為中國觀眾製作的104集電視節目《世界各地》。皇帝和國王的區別沒弄清楚,可見靳小姐當初對“東方”、對“世界各地”看得也太粗疏。

    其實這個知識盲區夠大的,許多搞國際政治、國際法和外交研究的專家學者博士碩士也未必留心過。我曾經就皇帝與國王的區別請教某名校國際關係專業的一位博士和副教授朋友,他的回答就是“説不上來”。本人也是在最近讀了《英國國王列傳》一書後,才約略得其原委。該書並未直接提出和回答這個問題。

    《中華讀書報》2002年7月17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