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記者勇闖奪命隧道
袁 海

      位於阿富汗北部的薩朗關口,有史以來一直都是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和中亞之間的戰略要道。40年前,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阿政府在此修建了長4公里的薩朗關口隧道。由於年久失修,加上惡劣的自然環境,現在這一連接興都庫什山脈和喀布爾的交通命脈事故不斷,成了一條恐怖的“奪命隧道”!

      7月3日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披露了該報記者普路什穿越隧道的驚險體驗——

      早上8點半,當記者一行抵達薩朗關口的時候,前面的汽車已經排成了綿延一英里的長龍,長龍盡頭便是那條深不可測的薩朗隧道。在與我們同行的阿富汗記者的一再苦求之下,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漫長等待,我們終於被“恩準”進入這條隧道北上。

      從首都喀布爾到北方重鎮馬扎裏沙裏夫,驅車通常要花至少9個小時,由於地處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地帶,一路上空氣稀薄,呼吸極為困難。最讓我始料不及的是這條隧道終年積雪,地面坑坑洼洼,沒有通風孔也見不到一絲陽光。雖然自去年11月份我便已經來到阿富汗從事戰地報道,也算是身經百戰,可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懼感還是襲上了心頭。

      汽車在興都庫什山脈盤旋而上,這裡的海拔已經超過了1.1萬英尺。隧道管理者告訴我們,這個時候北上,顯然選錯了季節。近兩英里長的隧道裏即便是初夏也被厚厚的冰雪覆蓋,所有的車輛一律只能單向行駛。

      我們的隧道之旅,用這樣一個比方來形容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一群三三兩兩逆流而上的小魚,遭遇數十條順條而下的大鯊魚。

      每當那些傻大黑粗的大卡車一路吼叫著顛簸著經過的時候,我們的小車就會不由自主地被迫緊貼著隧道裏那道污穢不堪的雪堤行駛。自打40年前蘇聯專家設計建造了這條隧道之後,阿政府一直沒花錢維修保養。如今,凹凸不平的路面上,一個“陷阱”接著一個“陷阱”。隧道裏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由於前面一輛車陷入雪坑,後面的車輛塞成一團。

      儘管隧道的入口處張貼著“美國國際發展機構”(USAID)的醒目提示標誌———“小心一氧化碳中毒”,可是那些行色匆匆的過路司機似乎沒有多少人理會。按照這塊標誌牌上的警示,如果懷疑自己一氧化碳中毒,就得馬上跳下車,然後走出隧道透透氣。

      今年2月,這條自1997年關閉後開放僅一個月的隧道,就有5名摩托車手身亡,由於入口處發生雪崩,還差點造成約500人室息而死。

      早在幾年前,隧道裏面便停了電。由於幾乎是全封閉結構,沒有自然光,全靠著汽車的前燈照明。透過一片橙黃色的塵土,眼前依稀可以看見兩名瘦弱的騎兵打手勢向我們示意:屏住呼吸直到穿過這條隧道。

      當我們的汽車穿過隧道最黑暗的地段時,一股洶湧的難民大潮不容分説地將我們擠到了一邊。破舊不堪的大巴裏早已擠得水泄不通,一些難民甚至爬到了車頂的行李架上。雖然身處“奪命隧道”,但不管怎麼説,他們經過數年的流浪生涯之後終於可以重返家園了。

      還有什麼比回家的感覺更好呢?

      整整兩個小時之後,我們終於穿過了這條“奪命隧道”,眾人不由得長吁了一口氣。但是想要征服薩朗關口遠不是這麼輕易的事情。由於夜幕降臨氣溫驟降,我們不得不在寒風中苦等了8個多小時。肚子餓了就吃一點當地司機帶來的阿富汗特色食品:小甜餅和幹奶酪球等。

      據世界銀行説,他們正在向阿富汗提供援助,雖然援助工作的進展比原來預計的慢了許多。“我們正在籌集聯合貸款,”世界銀行負責隧道工程的項目經理伍登説,“阿富汗政府需要資金,但他們沒有任何東西可作抵押。”長達20餘年的戰爭給阿富汗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以阿自身的財力、物力,根本無力完成復興大計。根據世行、亞洲開發銀行和聯合國發展計劃署的估計,今後10年,阿富汗需要150億美元的重建資金。

    《青年參考》2002年7月11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