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文化的單向流動

    香港與廣州除地理原因和語言原因、方便兩地日常來往外,還有很多人脈上的因素。香港現在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當年從廣州偷渡過去的,所以很多廣州家庭都有親戚在香港。這些香港親戚帶來款式新穎的衣服、新家電産品和流行歌曲磁帶,香港很多流行文化就是從這個渠道進來的。在廣州根本就沒有自己流行文化的時候,香港流行文化很容易就佔領了這

    個空白,國內最早的流行文化就是從香港傳到廣州,再從廣州傳到內地。在文化上,基本上是香港單向地影響廣州。

    

    香港對廣州的影響,比如電視連續劇和電影,還有報刊雜誌。廣州大概是從1978、1979年開始收看香港電視,開始是每家每戶自己安天線.當時還有報紙報道過天線林立的盛況,廣東省歷屆政府對此多次進行整頓。1992年後,當地有線電視開始轉播香港兩家電視臺四個電視頻道:無線的翡翠臺和明珠臺、亞洲的本港臺和國際臺。最早流行的電視連續劇有《上海灘》、《家變》和《射雕英雄傳》等等。隨之八卦文化跟著進來,關於影星的小道消息很受歡迎,包括“走光文化”。透過流行文化傳遞出的個人注意主義和法制觀念,對廣州人現在這樣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有影響。廣州人跟內地同類城市的人橫向相比,觀念裏有些比較新的東西,比如即使不知道米蘭達規則,一般市民也會説:“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説的每句話都會作為呈堂證供。”街邊買菜的大嬸稱自己是納稅人等等,這些很多都是從香港電視連續劇裏學來的。

    

    香港對廣州的媒體影響很大,可以説其中90%是受了香港影響。因為有了香港電視,廣州很多人的娛樂生活都基於香港電視,媒體就可以做很多與此相關的內容。香港發達的媒體業對廣州也有促進作用,其先進的理念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內容。港式對廣州飲食在整個80年代都有影響,當時香港流行吃什麼,廣州就吃什麼。有很多酒樓根本就是香港人開的,廚師也是香港人。廣州的老式茶樓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基本上變成了港式的。港式管理也對廣州商業管理模式有很大影響,廣州一些服務業管理人員多數是從香港來的,所以廣州的服務業更香港化一些。酒店門口的咨客,提供給女客人的披肩都是從香港那邊學來的,包括海鮮店的裝修很誇張,招牌都是閃閃發亮,越大越醒目越好。

    

    香港對廣州的影響其實是水銀瀉地式全方位的,比如在語言上,香港人的一些切口,很快就流傳到廣州,變成廣州人的口頭語,説你很IN,你很OUT等等。可能外地人分不清廣州人和香港人説話有什麼差別,但當地的人就能聽出來,比如説電池的一定是廣州人,而説電芯的則很有可能是香港人,儘管這個詞最初是廣州人先説的。1979、1980年或更早一些,廣州人在香港電視的影響下開始穿喇叭褲,但廣州人沒有很大規模的追風,他們都是很實在的。廣州人愛炒樓、炒股跟香港人的習慣有很大關係。香港就那幾快地,政府已經標下來了,它的資源很有限,所以有被炒起來的可能。這20年來,香港經濟的增長有70%左右是炒房子炒起來的,這導致香港的産業都是很虛的東西,其股市比台灣地區還不健康。台灣還有一些半導體等産業做支撐,香港股市的基本面是房地産和金融,而金融業大部分都是銀行,銀行的大部分業務是房地産的按揭。香港人在銀行裏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存款的,錢全部進入一個炒的圈子。廣州人買樓、供樓與此有關,但廣州人幾乎不可能把房價炒起來。廣州的樓盤名字受香港的影響,而北京那些中間加點的樓盤名字則是跟台灣學的。

    

    除流行文化外,其實香港在傳統文化方面也影響了廣州。香港有些傳統保持得比廣州還好,因為其中式生活方式一直沒有中斷過。比如香港有很多清朝的用語,回歸前,香港政府的很多官職,像布政司等等,都是以前的建制名稱。這跟英國政府以前的管理有很大關係。英式管理方式其實是不大干預原居民的生活方式的。香港居民的生活形態變化不大,這些生活方式,包括家庭觀念強,如何處理人際關係等通過文化傳播進而也影響了廣州。香港人生活是很緊張的,那裏的房子是天價,買了房子後還要供20年,所以人人都很緊張,廣州人要悠閒些。

    

    現在香港對廣州的影響沒有那麼大了,其中一個原因是影響的因素多了,香港不再是廣州人能接觸到的惟一外來文化途徑。

    

    雖然香港和廣州隔了一個深圳,但深圳更像是個獨立的經濟體系,港穗兩地的聯繫似乎要更緊密一些,兩者合作的空間也非常大。香港人喝的是東江水,很多港資公司在廣州有投資,節假日期間很多香港人到廣州來消費。現在廣州需要從香港學的不再主要是生活方式上的,而是管理制度上的了。

    

    《三聯生活週刊》2002年6月28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