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讓全世界坐在電視機前
張銳

    每隔四年,當世界盃第一場比賽的哨聲吹響,全世界便有無數雙眼睛緊盯著小小電視螢幕上的小小足球,這是圍聚人數最多、集合了最強力的快感刺激和最尖銳的痛苦失望並且夾雜著一點兒民族情緒的空前盛大的狂歡節。在所有的眼睛中,瞪得最大的、最不動聲色的是國際足聯和世界各大電視臺,他們早已計算出這無限膨脹的收視率背後的利潤。觀眾的每一聲喝彩或痛罵都是在為他們點鈔票。

    為了今年的世界盃,法國電視一台就拿出了1.48 億美元,英國的BBC也花費了2.45 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全部的64場比賽轉播權,中國中央電視臺則以2498 萬美元一氣拿下了2002 和2006 年兩屆世界盃的轉播權……

    坐在家中狂歡

    在電視誕生之前,人們要想看球,惟一的辦法便是到球場上去。那時球場可以容納的觀眾少得可憐,許多人無法親眼目睹精彩的比賽。為了能在第一時間得知比賽結果,球迷們絞盡腦汁,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最早的時候,一些無法到現場的球迷除了聚集在場外,去得最多的一個地方便是酒吧。這可忙壞了酒吧老闆,每逢比賽都要在酒店裏立一塊黑板,用粉筆在上面隨時寫下各隊比分的進展情況,而消息往往是通過電話甚至信鴿來傳遞的。後來,或許是受到中國古老象棋的啟發,一些聰明人開始在球場外的地方擺上一個大臺子,在上面畫出球場的模擬圖,用劃有號碼的數字牌代表場上隊員,再由專人根據場上的局勢變化用木棍去移動“號碼”,同時配以對比賽的描述,這大概是最早的足球解説。

    1920 年11月2日,美國西屋電器公司在匹茲堡開辦的廣播電臺 KDKA 播出了沃倫哈丁擊敗詹姆考克斯當選為總統的消息,宣告了近代廣播的誕生。這以後,球迷們除了看報紙,還可以收聽比賽實況。1927 年1月22日,歷史上第一次對英國的阿森納隊和謝菲爾德聯隊之間的比賽進行了無線電廣播。1929 年,普茨茅斯隊和博爾頓流浪者隊進行了一場足協盃決賽,人們在球場與公園之間鋪設了電纜,用高音喇叭轉播解説員的解説,結果有1萬多人涌進了南海公園,付費收聽了實況轉播。

    1925 年,蘇格蘭人約翰貝爾德利用尼普可夫轉盤的原理試製了機械電視。他做夢也不會想到,幾十年後這個帶有玻璃螢幕的小方盒子會與足球産生如此神奇的聯繫。自從電視誕生後,這個能説會道的玩意很快便被應用到了體育比賽的轉播上。1954 年,在瑞士舉辦的第五屆世界盃賽上引入了電視直播,人們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了世界盃。儘管當時的轉播僅限于歐洲地區的部分場次,但世界盃的歷史卻從此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扎加洛、拉恩、普什卡什、柯奇士立即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英雄。人們也從電視上看到了足球史上匈牙利的“四前鋒”戰術帶來的劃時代變革和那場充滿血腥味的“伯爾尼之戰”。

    此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了世界盃電視轉播的行列,電視也通過自身的技術改革不斷演繹著世界盃的精彩。到了1966 年的英國世界盃,足球比賽的實況轉播已經實現跨洋傳送,觀眾收看到的畫面的品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1961 年,“即時重放”的技術被發明,觀眾可以通過畫面的回放欣賞比賽的精彩鏡頭。20世紀70年代,空中全景攝像技術逐漸得到發展,這種技術使電視可以採集到密集的場內觀眾的圖像,甚至還能捕捉到球員和球迷的面部表情。20世紀80年代,螢幕分割技術和多錄影機的應用可以從多個角度重復播放射門鏡頭,更多的人開始在家中坐在沙發上拿著遙控器享受世界盃帶來的激動。

    對於中國球迷來説,1978 年6月25日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那一天,中央電視臺通過國際通訊衛星實況轉播了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第十一屆世界盃阿根廷隊對荷蘭隊的決賽,這也是中國內地第一次對世界盃進行電視轉播。儘管當時的《參考消息》每天都有半個版的報道,但是許多觀眾還是樂意從電視上收看那場整個球場撒滿了碎紙片的比賽,人們不僅看到了荷蘭隊14號球衣映襯下的那張清秀的臉龐,更知道了原來男人也可以像阿根廷10號那樣留著一頭長髮。

    

    含金量最高的電視轉播

    世界盃的轉播權早已成為各國電視臺的“兵家必爭之地”,大家都希望能通過世界盃來吸引最大數值的“眼球”,刺激收視率,吸引源源不斷的廣告,從中大撈一把。

    歷史上對電視轉播權的第一次開發是在1960 年的冬奧會,當時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花了5萬美元向大賽機構購得了電視轉播權。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世界盃的轉播都由英國 BBC 和獨立電視臺通過歐洲廣播聯盟將比賽實況傳送到世界各地,因低於市場價格的轉播費所造成的虧損,則由贊助商方面提供的資金填平。那時的電視轉播費用還只是國際足聯舉辦比賽所得利益中的一小部分,參賽球隊的收入也少得可憐,就連足球皇帝貝肯鮑爾也無可奈何地説,還不如讓隊員去開計程車。隨著國際傳媒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世界盃的電視轉播權慢慢變得炙手可熱,購買轉播權的費用也飛速飆升。1990 年義大利世界盃上,國際足聯出售轉播權的收入首次突破千萬美元,參賽隊伍光是小組賽的出場費每場就達到了30萬美元。1994 年世界盃在足球並不怎麼普及的美國舉行,國際足聯和組委會依然將比賽轉播權賣到了8032 萬美元。到了1998 年法國世界盃,國際足聯則將轉播費的價格定到了1.84 億美元。

    本屆世界盃和2006 年德國世界盃的轉播權早在1996 年便被國際足聯以17億美元的價格批發給了德國的一傢俬營機構基爾希公司,所以各個電視臺要想轉播比賽就必須向該機構購買。儘管價格令人咋舌,但為了世界盃,就算砸鍋賣鐵也值。早些時候,法國電視一台就拿出了1.48 億美元,英國的 BBC 也花費了2.45 億美元的價格購買了全部64場比賽的轉播權,義大利的 RAI 廣播公司支付了2990

    億里拉(約1.38 億美元)。在亞洲,南韓的 KBS 、 MBC 和 SBS 三家公共電視頻道以及日本的 NHK 與另外五傢俬營電視臺也分別以4.48 億法郎和8億法郎的價格買下2002 和2006 年兩屆世界盃轉播權。電視臺早就在心中算過這筆賬,他們算計的正是高收視率背後的鉅額廣告收入。想當年美國世界盃的時候,巴西的電視公司就從廣告銷售中凈賺了1億美元,而英國獨立電視臺也有7200 萬美元的進賬。

    亞洲區的世界盃電視轉播權一直由亞洲廣播聯盟所有,我國觀眾看到的世界盃也是由中央電視臺出面向該機構獨家購買的,上屆世界盃央視就付給了亞洲廣播聯盟大約200 萬美元。今年,德國基爾希公司成為國際足聯的合作夥伴後,將轉播權的推廣事宜全部委託給它的全資子公司 PRISM A 向全球兜售。這樣,央視需要與基爾希公司交涉才能取得2002 年世界盃轉播權。雖然中間一度傳出了半路殺出一家香港機構攪亂了央視部署的説法,但3月份央視最終還是以2498 萬美元一氣拿下了2002 和2006 年兩屆世界盃的轉播權。由於南韓和日本同中國只有1個小時的時差,球迷們終於可以不再忍受“我的黑夜比白天多”的煎熬了,而隱含在內的商業價值自然也是不言而喻。據圈內人士估計,世界盃一個月的時間可以給央視帶來80億人次的觀眾,和上屆世界盃不到30億的觀眾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於是,央視也把今年創收的寶押在了世界盃的身上,將世界盃期間的廣告創收指標定在了4億人民幣,廣告套餐的價格最高達到了1224 萬人民幣。不過,中國隊頭兩場比賽的表現實在對不住這麼多錢,不用説小組出線了,要是對土爾其還不能進一個球的話,真的就要“滿載而歸”了。

    《南方週末》2002年6月1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