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網的未來:自控還是受控
馬塞爾布林加

    在不遠的將來,各種技術的綜合使用和日常用品的電腦化,將創建一個盡在我們掌握之中的網路環境——

    我們都知道,目前的萬維網已經失控。手中沒有電腦終端就無法使用它;而一旦使用它 ,其他單位和人——企業、政府、垃圾郵件製造者——就會侵犯我們的隱私、偷走我們的智慧財産權。

    不過,這種情況不久就會得到改觀。在不遠的將來,各種技術的綜合使用和日常用品的電腦化將創建一個盡在我們掌握之中的網路環境。

    設想一下這樣的情景:人們不再能夠隨心所欲地連結到他人的電腦、複製其中的資訊;你們可以在允許複製前附加條件,在允許連結前制定規則。我們將可以讓那些附加條件和規則自動生效。比如説,我們可以使用光碟和MP3播放器的姦種反覆制技術。事實上,網路上已經出現了限制進入的 “屏障”;UKbetting.com就可以不讓賭博非法國家的公民進入。

    因此,我們可以建立一種“控制網路”——這是一種建立在我們日益網路華生活中的“第二因特網”,使控制因特網接入成為可能。“控制網路”可以帶來兩大主要變化:首先,居民和用戶將可以用一種改進後的手機真正地控制資訊和交流;其次,“控制網路”可以在不需要建立警察國家的情況下使社會變得更安全。

    “控制網路”只是一個設想,一種將在5至10年或更長時間裏有希望變成現實的“完全自控”。它將是屬於我們下一代的因特網——屬於他們的安全的因特網。這個夢想能否成真並非取決於技術,而是取決於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社會。

    由於涉及控制和受控、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這個設想可分為兩個部分。“控制網路”的這兩個方面,可以使政府更有效率和威信、公民影響力更大、企業價值越來越高、環境越來越好。

    實現個人控制

    讓我們先來看看我們將如何實現對我們所居住世界的個人控制,如何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版權和人個財産使用權。

    我們將在“控制網路”中生活、工作和活動,這個網路既控制我們又允許我們控制他人,以保護自己的實際和虛擬財産。人們只需持有一張存有個人愛好、性格和身份的“控制卡”就可以了。上面還將記錄你的權利和義務,因為這與你的個人“控制環境”息息相關。“控制卡”只會對你個人的手指、聲音和眼睛發出回應。如果你將卡插入手機,就可以將手機變成一個可以完成許多非常普通但又絕對必需事情的“控制手機”:你可以傳呼侍者,立刻付掉自己的午飯帳單;你可以找到超市裏售價最便宜的肥皂;你可以認出在角落裏逡巡的陌生人。

    你可以用這張卡開門,進入住宅、辦公室、火車站、機場、遊樂場和網站。“控制卡”可以成為你的通行證——你不用再去售票窗口排隊了。

    你的“控制卡”可以成為一個智慧控制代理:它可不斷地與公司和政府部門就他人使用你的專利知識和産品的問題——如使用時間和條件——進行談判。

    簡而言之,“控制卡”將成為你做決定時強有力的輔助工具。“控制卡”集信用卡、帶密碼的銀行卡、搜索引擎、防止垃圾郵件和騷擾資訊的屏障、遙控器、播放控制器、數位護照、個人數據管理卡、隱私和版權保護者及測謊儀的功能于一身。“控制卡”將使你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順暢;很快,你就無法離開它。在這個過度透明的數位世界裏,它是你的圍墻。

    受控

    現在,我們來看看“控制網”的另一方面——在一個透明的、日益數位化的世界被控制。這可能聽起來不太讓人高興,但如果個人控製成為可能,這個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大部分情況下,“控制網”的受控部分的目的在於,使我們身處的環境更加安全——這是為了你的利益,也是為他人的利益。家用電器、機器、建築物、動物都被裝上了晶片;一旦它們被數位化,就獲得了某種“智慧”。它們可以發出信號、報告情況、實行控制並做出決定;有的時候,它們甚至可以威脅你。有了“控制網”,你就可以透乇地了解你身處的環境;這種了解猶如氧氣——我們可能通過手機,無數的電子報紙和內置螢幕來實現這種了解。

    慢慢地,各種各樣的智慧環境——也即“控制環境”——就建立起來了。每一天,你會發現,只要你活著、工作著、在購物或玩耍,你就置身在這些“控制環境”裏。你生活在自己的“控制之屋”裏;你開著自己的“控制汽車”或“控制卡車”。你在“控制體育館”裏鍛鍊身體;你在“控制辦公室”工作;你聽“控制隨身聽”、看“控制錄影”和“控制電視”。你隨身攜帶手機,即你的“控制手機”。

    “控制網”是一個透明的世界,一個無時不受窺探的世界。我們的資訊可以被人了解——也許並不一事實上被所有人了解,但需要了解的人都可以了解當時發生的事。“控制網”的控制是有條件的,這非常類似于監測宇宙飛船的控制中心和追蹤裝滿貨物的卡車的調度員。

    所有這些不同的控制環境,都對你的存在和權利瞭如指掌,並將做出相應的反應。“控制餐館”知道你是否已經付了午飯錢;“控制高速公路”知道在某一特定路段、某一特定時間你開車的速度是多少。其他的控制環境則清楚地知道:與他人相比你的表現如何、你是否獲准複製某樣東西、你的公司是否擁有營業執照、你是否有權簽定合同、你是否盜竊了某些東西、你是否上過某個網站、是否改動或發出過某項資訊、是否改動或發出過某項資訊、是否已經繳稅、是否尊重別人的版權和隱私。

    在這些控制環境裏,網路監察無處不在——他們將監督你是否有權進入一個領域、有權做正在做的事。“控制網路”的一個新功能就是,如果這些系統發現你不應做某事,你就會遭到禁止。這些“控制企業”和“控制政府”。

    犯罪分子將更難得逞。“控制網路”既是一種在隱私和安全之間尋求平衡和調和的折衷辦法,也是一種避免人人厭惡的“警察國家”的辦法。

    “控制網路”是4大趨熱及其他一些新技術和組織模式共同發展的結果。這4大趨勢是:

    智慧電器將我們和身邊的環境聯繫在一起;

    知識正變得像氧氣一樣必不可少且無處不在;

    人體(生物測定學)越來越成為準入的鑰匙和保障安全的關鍵;

    知識成為新的金錢。

    前3大變化趨勢使因特網的面貌煥然一新。因特網將向移動、無線傳感交流的方向發展。舊因特網仍將存在,不過是從聯繫數位知識的更廣義上來講的;其實它將與我們習慣 的因特網截然不同。未來的“控制網路”再不會由一台臺式電腦、電纜線、CD-ROM和網站組成;它將由手機、智慧設備、無線聯接以及數量巨大且無處不在的螢幕組成。個人電腦只是一塊體積簇大的晶片而已:在“控制網路”裏,那些外殼將無影無蹤。

    趨勢之一:智慧裝置和機器“控制網”將是設備的網路,與我們所説的“電腦”那些笨重的東西無關——那些東西長期以來使我們變得十分悲慘。在“控制網路”裏,設備和機器不再惹人討厭,而將帶來輕鬆和享受。這些智慧設備將帶有可以傳輸資訊和辨別環境及主人的嵌入式晶片。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它們將能夠做出決定。智慧設備將為你工作——為你做笨重和單調的工作。如果必需,“控制環境”將控制甚至迫使你。如果設備是智慧的,它們將成為網路的一部分——也就是説,它們將受網路的控制和管理。

    趨勢之二:像氧氣一樣必需和無處不在的知識 智慧設備的發展主要是物件及其所傳遞知識的發展(如帶條殂碼的冰箱、帶承重感測器的橋)。“知識像氧氣”的趨勢則主要是關於人及其獲得知識和服務的渠道(比如説,根據冰箱和橋告訴你的資訊購買東西和避免過橋)。説知識像氧氣,就是説你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從任何設備上獲取知識。在這種情況下,你的手機在日常生活中比電腦還要重要。手機將可以成為“芝麻開門”——實現遠端付費,也可以是測謊儀。它將成為決策時不可或缺的工具,使你能夠尋找、發現、檢查和控制資訊。

    趨勢之三:人體可做鑰匙 我們的身體將可做為獲得所有知識和服務的鑰匙。只用你的手指和眼睛再加上一張生物測定智慧卡,就可以使用設備、進入房屋和網站——任何時間、任何地方。

    趨勢之四:可作為金錢使用的知識 在傳統因特網中,我們可以在不被發現和不受懲罰的情況下複製和創建連結。通常,這麼做是沒錯的。事實上,這也是因特網贈予世界的最好禮物。但有的時候,你想要、或者需要近代制自己的資訊。目前,只有一些影響力較強的大型機構能做到這一點,如國家安全機構、需要保護在音樂和電影界數十億美元投資的傳媒巨頭。“控制網路”中則不再有這種隨心所欲、不受控制地複製資訊的現象;相反,它將控制權給了個人。

    我們控制知識的能力使之具有像貨幣一樣的功能。受控制的資訊上附有使用條件和其他選項,春回大地而不能被簡單地複製。“控制網路”意味著,資訊的不同擁有者不但可以在虛擬世界中有條件地複製、共用和公佈資訊,而且可以在現實世界中這麼做。“控制網路”不僅像現在暈樣控制資訊的初次使用,而且是對其每次使用進行控制。

    最重要的一點是,公民擁有更多個人控制權——即實現“完全自控”—的可能性將越來越大。“控制卡”就是實現這一可能性的工具。個人將從此擁有以前不改想、也不可能擁有的控制和被保護度。與過去導致我們完全喪失隱麼權的“老大哥”軟體不同,“控制網路”使我們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隱私空間——現實、虛擬和數位的。

    “老大哥”是一種單向監視——無絲毫權力的公民補無所不能的政府監視。而在“控制網路”裏,政府和擁有更多權力的公民實現了雙向互動。

    控制恐怖主義

    由於有了只為特定主人“工作”的生物測定通行證,恐怖分子和逃犯將越來越難在世界上興風作浪。智慧圖像控制使人們能夠辯認並列出某個時間內“需要找的人”名單,從而使警方能夠注意“可能恐怖分子”的行動。

    “控制網路”在與恐怖主義的戰爭中將起到重要作用。當時攻即將開始時,我們已經可以使用手機來警示其他人。從另一方面來看,手機令人不舒服的一點在於,它會導致炸彈被引爆和阻礙空中交通。因此,如果能夠建立起部分情況下使手機失靈的屏障,將會在戰爭中發揮很大的作用。

    《參考消息》2002年6月3日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