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梨小提盒
柴亦江

    盒與箱同屬有蓋的箱櫃類器具,提盒為古人存置物品之器,因其以提梁托盒而被稱之為提盒,精製器盒多為古代大戶人家所置。此器古已有之。但形制至明代長方形提盒樣式基本固定下來,大約分大、中、小三種類型。

    小者為一手便可提攜的提盒,明代對這種小提盒製作十分講究,一般店肆常備的多白木製作,以漆罩滿器物,形制略為粗糙,僅蓋盒一層,為送食品及其他小型貨物所備。明代文人發現這種頗具民俗色彩的提盒非常耐人尋味,便參與設計,使其形體更為精巧,且製作工藝極為細緻,用材多以黃花梨、紫檀、雞翅木等上品硬木製作。承傳至清,黃花梨告缺,則多以紫檀、紅木製作。

    明黃花梨小提盒。高23.5釐米、長32.5釐米、寬16.5釐米。用整塊黃花梨木料剖材製成。心材與邊材的明顯區別均呈現提梁與盒蓋上。盒體分三層,盒底均用雞翅木配製,花紋艷麗,與黃花梨黑黃相襯顯得淳樸、古雅,極具觀賞價值。長方形框中用兩根扁木帶榫接作為底座。“帶”在明代木工術語中是專指貫穿于木器平面部件內側,對其變形起框定管束作用的一類橫木。由於其大部設在板材的中部,像人的腰帶,故稱之為“帶”。其與橫棖有所區別,帶可防止木板變形,但不會截斷木板通暢的紋理,且不引人注目,而橫棖則是截斷板材紋理並明顯露在看面兩側。“帶”是一種神奇的橫木,雖默默無聞少有人知,但明代很多邊抹框架類傢具上必不可少,如大型畫案等,這是我國古代工匠獨具匠心的發明創造。

    底座兩抹頭居中各樹一立柱,立柱兩側有葫蘆形站牙抵夾。柱上端與橫樑榫接。盒體分三層疊落,連同蓋盒共四層。下層盒底正好嵌落在底托槽口中。每層盒體沿口均起燈草線加厚子口,因蓋口踩出子口後裹皮略薄,外皮如不起陽線加厚,盒體無論在視覺上還是實用上都不太堅實穩固,因此起線不僅是為了視覺效果,更主要是起到盒體的加固作用。盒蓋看面兩側立墻正中打眼貫通,蓋內相應眼處設一方形鏤眼長帶,並在兩側立柱相應處亦打眼,穿上銅條並加挂鎖,這樣便可將盒蓋固定在立柱間,使提盒在提挈時相當穩固,不必擔心提盒各層會發生錯位、脫落。

    通常明清提盒構件相交處均嵌鑲銅件加固,或在盒體看面用暗榫,即在平板角接合時,兩邊板頭均開出45夾角,在板材立面相交時外觀只有一條直線,而榫卯全部暗隱在裏面。這種作法難度大,但製成的傢具不易損壞。這件提盒所有構件相交處竟然全部用明榫製作,無一處用銅飾件加固著實少見,且傳世數百年毫無一絲破損,依然堅實牢固如初。明榫即馬口榫,其樣式為兩塊平板直角相接後,轉角兩旁都顯露一排榫舌。一塊板的開口處是另一塊板的榫舌部位,兩板相互交錯開榫,榫舌均為錐形,兩板拍合角接後便互相牽制。明榫結構因木材斷面顏色與板面深淺不一,因此每個轉角處會形成色澤差異明顯的幾何形圖案,非常古樸雅致,極富裝飾效果,令人賞心悅目。但明榫做法如不用銅飾件加固容易損壞。

    此器歷經滄桑承傳至今,除一銅條失落外,絲毫無損,可見明代工藝選料之精、做工之細,尤其榫卯接合技藝之精湛令人讚嘆。

    此器為文人書齋案頭之器,多為外出會友時置放毛筆墨盒、紙絹、印章、印臺等文房用具。黃花梨精製的小提盒存世完好如初的已不多見。

    《解放日報》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68326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