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出臺十項措施改善經濟環境

    海南省政府日前出臺了十項具體措施,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精神,適應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需要,轉變政府職能,改進行政作風,加強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

    據介紹,這十項措施的主要內容是:

    一、 增加發展意識,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創立以服務為核心的政府管理機制,開展一切為群眾服務、一切為發展服務的活動,把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寓于服務之中。逐步把政府的非公共服務職能轉給社會仲介機構或企業,規範、引導社會仲介機構形成與市場經濟運作相適應的行業自律機制。

    二、 改革行政審批制度,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管理環境。減少審批事項和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規範審批行為。凡是企業可以自主決定的、社會仲介機構可以提供服務的、可以通過市場解決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取消;省政府職能部門自行設定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取消;國家已明令廢止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律作廢。行政審批要堅決與部門、個人利益脫鉤,省政府組成部門和直屬工作機構一律實行無償行政服務。

    三、 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重點查處制假售問題突出的偽劣藥品、醫療器械、食品、機動車、農資産品、建築用鋼材,繼續開展打擊私彩、非法傳銷活動和騙稅、騙匯、走私及偽造、倒賣、虛開增值稅傳用發票的涉稅犯罪活動,取締非法買賣外匯。推行經營性用地招標、拍賣制度。建立土地儲備制度,完善土地有形市場,加大閒置建設用地和閒置農業用地的處置盤活力度。抓緊修訂海南省旅遊條例,規範旅行社(公司)、導遊等行為。建立旅遊投訴網路,加大旅遊投訴案件的查處力度,堅決糾正宰客、高額回扣等違法行為。

    四、 減輕企業負擔,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企業經營環境。編制全省統一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收費手冊,列明各有關部門的收費項目、計費標準。上手冊的項目必須是經省政府批准並予以公佈的;未上手冊的項目,企業有權拒繳。

    五、 文明公正執法,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工商、公安、地稅等與群眾接觸面廣的部門或系統要帶頭作出表率。定期對執法人員進行培訓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執法人員要及時清退。對受到降級、撤職處分的執法人員,一律調離執法隊伍,不搞下不為例。

    六、 全面推行陽光作業,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實行政務分開,在重點抓好城鄉基層政權和窗口單位的基礎上,逐步向市縣政府機關、省政府部門推開。省政府及其部門需要公開的事項主要包括:年度財政預算及執行情況;年度社會經濟發展計劃;年度工作目標及進展情況;行政審批事項;工程項目招標;政府採購事項;社會公益事業建設情況;行政執法機構的工作職責、辦事依據、辦事程式、辦事紀律、監督辦法和辦事結果。

    七、 強化對政府工作人員自律的監督,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行政權力運作環境。加強審計監督。政府部門正職領導幹部無論是在任期還是離任,都進行經濟責任審計,審計結論記入監察部門的幹部廉政記錄;對審計中發現違法違紀問題的,要追究其責任。嚴格執行廉政建設責任制。完善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收入申報、收受禮品登記等制度。政府機關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在同級監察部門建立廉政記錄,其他幹部在所屬部門建立廉政記錄。加強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上級行政執法機構對下級行政執法機構的層級監督和政紀、財政等專項監督;認真做好行政復議工作,增強政府自我糾錯的能力。

    八、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

    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嚴厲打擊“法輪功”邪教組織、境內外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的破壞活動。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健全和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領導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等。

    九、加強道德建設,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認真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逐步建立法人信用檔案和個人信用體系,防止商業欺詐、故意拖欠及逃廢債務等不法行為。

    十、建立狠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建立督查督辦制度;推行首問負責制;實行辦事時限制;嚴格會議報批制度;實行行政責任追究制度。

     新華社 2001-12-26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