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各地區的民間舞蹈(二)

    河北省的民間舞蹈,蘊藏豐富,絢麗多姿,素有北方漢族民間歌舞之鄉的美譽。據中國舞蹈家協會河北分會1983年的調查統計,全省民間歌舞達一百四十六種,為了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全省各地每年都定期舉辦民間歌舞訓練班,繼承傳統,推陳出新,不斷發掘整理民間舞蹈。在每年的新年、春節傳統的迎春花會等群眾性業餘文藝活動中,民間歌舞異常活躍。

    河北民間舞蹈人們比較熟悉的有:徐水獅子舞,唐山的地秧歌,昌黎的跑驢,石家莊的井陘拉花,滄州的落子舞,鹽山的武術扇、高陽的竹馬洛子,邯鄲的永年小曲、曲周花車,邢臺的秧歌鼓,衡水的鳳秧歌、七巧燈,廊坊的勝芳胯鼓、勝芳花燈,保定的地平蹺、花鼓洛子,張家口的插花洛子、二人臺,承德的春鼓、棒棒舞等等。現將幾種流傳較廣,影響較大,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作一簡略介紹。

    滄州落子

    滄州落子是冀中一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歌舞。據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傳統的落子,女的腳踩寸蹺(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點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線美,講究韻味兒。扇舞的風格瀟灑,板舞的動作幅度大,節奏變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傳統節目,內容大多是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愛情故事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繡手絹》、《尼姑思凡》等。其中《榮莉花》、《放風箏》經過加工、整理,更加優美動人,成為舞壇上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

    已故的著名民間舞蹈家周樹棠在繼承和發展滄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周樹棠從小在“落子坊”學藝,經過四十多年的磨練,自成了落子舞的一個藝術流派。他的舞蹈動律特點是,突出地刻畫了女性“三道彎”的舞姿造型:頭是歪的,腰是擰的,腿是曲的,線條兒美,韻味兒濃,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莊。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我國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優長。周樹棠認為,民間舞不發展,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為了發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從各民族民間舞中,曾記下許多舞蹈語匯和舞姿動律,經過一番剖析和鑽研,把許多舞蹈語言溶化到落子舞當中,進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動作組合。這些瑰麗多采、千姿百態的動作,增強了落子舞的表現力,發展了落子舞的傳統藝術。

    石家莊的井陘拉花

     關於井陘拉花的由來,比較流行的有以下三種傳説。

    第一種傳説,説是宋末元初,井陘深山裏有一個殘忍無道的歹徒,佔山為王,經常搶劫民財,殘害百姓,每逢年關,都要下山搶男霸女,男的充當奴隸,為其守護山寨,女的供其淫樂。當地百姓恨之入骨,便想除掉這個惡貫滿盈的山大王。有一年春節,他們選拔了一夥膽大心細、武藝高強的青年男女,裝扮成賣藝的,如:村姑、花童、漁婦、田公、貨郎等,身著五顏六色的彩衣,手持精巧美麗的花傘、花扇、花瓶、花籃、霸王鞭等物件,暗中攜帶著各種兵器,佯裝途經山親,故意讓強盜劫掠入山,深夜,趁山大王尋歡作樂和給他獻藝之機,與被搶劫去的民伕裏應外合,放火燒了山寨,除掉了山大王,解救出許多被掠的黎民百姓。自此以後,每逢年節,當地百姓都打起花傘,舞起彩扇,挑起花瓶、花籃,打起霸王鞭,結隊歡舞,以示慶祝。就這樣世代相傳到了今天,井陘拉花中仍保留了花傘、花扇、霸王鞭、挑花籃、花瓶等特有的道具和動作。

    第二種傳説,説是井陘山區歷來土瘠民貧。每逢旱澇災年,首姓難以糊口,不得不攜兒帶女,背井離鄉,外出逃荒,尤其每到年關,為逃避財主討祖逼債,更是如此。井陘拉花《走西口》、《跑關東》等就反映了這樣的內容:男女老少,外出逃荒,領路的長者手持雨傘,妻子身背包袱,男女青年肩挑菜籃,風餐露宿,四處奔波,在低沉、緩慢哀怨的樂曲聲中,邁著艱難的腳步,跋山涉水,踉蹌前進。當然,在苦難的歷程中,人們並沒有絕望,奮力在尋覓出路,追求光明,對未來、對自由幸福,充滿著憧憬。拉花舞蹈中,前邊開路的花傘是福星的象徵,它領著人們去尋找福地,去找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幸福生活。手中敲擊的四塊瓦(四塊竹板),象徵著四季平安,寓有吉慶有餘之意。霸王鞭代表除惡的武器,花籃或花瓶表示如花似錦的美好前程和對未來的嚮往。

    第三種傳説,説是古時候,井陘一帶的深山密林裏,住著一些勤勞、質樸的農民,依靠狩獵、砍柴、採藥為生。淳樸、憨厚的村民,聰明、美麗的村姑,常常不辭千辛萬苦,攀懸崖、跨峻嶺,在一起砍柴、狩獵、採藥,他們在勞動中相助,困難中相幫,貧苦中相憐,建立了真摯、堅貞的愛情。那一對對男女,互相攙扶著登山跨澗,彼此間情真意切,男的含情試探,女的羞喜遮掩,接著便是男女雙方對天三拜(即“鳳凰三點頭”),意在海誓山盟,白頭偕老。女的手中的花籃代表採藥籃子,男的手中的霸玉鞭代表打柴用的扁擔)雙方伴隨著樂曲,載歌載舞,反映了代勞動人民的生産活動與甜美的愛情生活。

    從上述種種傳説中可以看出,井陘拉花來自人民群眾的鬥爭生活,反映了群眾的思想感情和願望。它所表現的內容,具有人民性,這也是它得以流傳、發展的主要原因。

    拉花的舞蹈特點是動作剛柔並蓄,柔中有剛,富有內在力,下肢動作高抬穩落,很有行走山路的生活特點。舞蹈道具的應用和隊形的變化,含有“六合同春”、“吉祥如意”的寓意。

    多年來,對拉花的形成和沿革,進行過不少研究、討論,許多專業和業餘舞蹈愛好者都對這一具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民間舞發生興趣。有的還利用拉花的素材,推陳出新,創作出許多新的舞蹈節目,如《走西口》、《送哥哥上崗南》、《鬧花會》、《咱去西柏坡看親人》等,既繼承了傳統,又推出了新意;很受觀眾歡迎。其中《咱去西柏坡看親人》被選為參加中央文化部主辦的國慶三十週年文藝獻禮節目,並榮獲歌舞創作和演出二等獎。

    滄州落子

    滄州落子是冀中一帶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歌舞。據滄縣縣誌記載:落子是大秧歌中的一個小場子,起源於清代嘉慶和道光年間(1796一1821年)。傳統的落子,女的腳踩寸蹺(又名踩寸子),手持花扇或小竹板,男的手打霸王鞭。落子的舞蹈特點是,扇花少,舞姿造型多,注重曲線美,講究韻味兒。扇舞的風格瀟灑,板舞的動作幅度大,節奏變化多,非常明快。落子的傳統節目,內容大多是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愛情故事和人們對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如《茉莉花》、《放風箏》、《嘆情郎》、《繡手絹》、《尼姑思凡》等。其中《榮莉花》、《放風箏》經過加工、整理,更加優美動人,成為舞壇上久演不衰的保留節目。

    已故的著名民間舞蹈家周樹棠在繼承和發展滄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貢獻。周樹棠從小在“落子坊”學藝,經過四十多年的磨練,自成了落子舞的一個藝術流派。他的舞蹈動律特點是,突出地刻畫了女性“三道彎”的舞姿造型:頭是歪的,腰是擰的,腿是曲的,線條兒美,韻味兒濃,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莊。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我國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優長。周樹棠認為,民間舞不發展,不創新,就沒有生命力。為了發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從各民族民間舞中,曾記下許多舞蹈語匯和舞姿動律,經過一番剖析和鑽研,把許多舞蹈語言溶化到落子舞當中,進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動作組合。這些瑰麗多采、千姿百態的動作,增強了落子舞的表現力,發展了落子舞的傳統藝術。

    五彩繽紛的燈舞

    河北的城鎮、鄉村,每年從春節到燈節,民族傳統的迎春花會,燈會、社火,特別活躍、尤其是農曆正月+四、十五、十六,形成最高潮。在人山人海的大街、小巷、廣場,不僅有刀、槍、劍、棍、拳等多種民間武術和民間雜技表演,還有各種各樣的五彩繽紛的燈舞。例如《龍燈舞》、《鯉魚燈》、《荷花燈》、《七巧燈》、《竹馬燈》、《花籃燈》、《花盆燈》、《火龍燈》等等,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

    河北的燈舞以景縣的七巧燈較為突出。

    七巧燈,是運用道具表演的一種燈類舞蹈。它的表演獨具風,豐富多樣,傳統節目中有八個金童手執雲燈,組成各種圖案,突然,飛來七位騎著仙鶴、鳳凰、麒麟、獨角龍、老虎、獅子、金錢豹等奇禽異獸的仙女們,翩翩起舞,頓時,天上人間,花團錦簇,燈火相映,歌舞昇平。

    景縣文化館農民歌舞隊演出的七巧燈,把廣場表演的燈舞,搬上了舞臺,並賦予了新的思想內容:八個美麗的農村少女,手 持十六盞荷花燈,在優美抒情的民歌伴唱聲中,邁著婀娜多姿的舞步魚貫而出,一會兒在一條“紅鯉魚”周圍蹁躚起舞,一會兒 又在“打漁小船”附近追逐嬉戲。輕盈柔美的舞姿,質樸動情的歌唱,渾然一體,表現了喜慶豐收的幸福心情。那栩栩如生的“紅鯉魚”和“小漁船”,是由七個姑娘用七塊角形和菱形的綵燈組成的活動圖案,在歌舞聲中不斷變化隊形,組成各種美麗的畫面,既繼承了傳統的燈舞藝術,又發展和提高了它的表演藝術水準,體現了人民群眾的聰明智慧和藝術創造才能。

    用燈表現生活的美,運用燈舞造型表現人們對光明和幸福的追求,是河北民間燈舞的一個重要特色。近年來,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導下,人們不僅看到了許多優秀的傳統的民間燈舞,而且還看到了許多經過加工創作的新燈舞,以其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贏得了群眾的讚賞,為絢麗多姿的河北民間舞蹈藝術,增添了新的光彩。

    高陽的竹馬洛子

    高陽,是著名的戲曲表演藝術家蓋叫天、韓世昌的故鄉,也是竹馬洛于、高腔、北方昆腔的發祥地。這種竹馬洛子産生與發展的歷史,可追朔到宋代。在《中國古代舞蹈史話》中提到,宋代的民間舞隊中就有跑竹馬的舞蹈形式。明代阮大鋮編的戲曲《雙金楞》中,也有竹馬洛子的歌舞。和竹馬洛子近似的還有跑竹馬和竹馬燈。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前者只有舞,而沒有唱,後者則是載歌載舞,顯得格外活潑。傳統的竹馬洛子有《三打祝家莊》、《千里送京娘》、《昭君出塞》等戲曲劇目。

    竹馬燈係夜晚表演時,在馬頭、馬脖子、馬肚裏安裝上明亮的小綵燈(古代時安裝臘燭),載歌載舞,熱鬧非常。 經過推陳出新加工整理的竹馬洛子,更完整細膩,富於變化,不僅在“跑”字上做文章,還在舞蹈動作、構圖、舞臺調度、場面變化、音樂伴奏等方面,有許多新的發展和創造。如參加中央文化部主辦的國慶三十週年文藝獻禮演出,並榮獲歌舞創作一等獎的竹馬洛子《小丫馴馬》,立意清新,格調鮮明,既繼承了竹馬洛子的傳統藝術,又發展和豐富了這一民間歌舞形式的表現力。舞蹈語匯緊扣主題,利用“跑竹馬”中的蹉步、跑馬步、勒馬等舞蹈動作組合,盡力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生動地刻畫了群人小志大、機智、勇敢的小馴馬手的形象。當桀驁不馴的“小烈馬”把馴馬小丫甩出一丈多遠時,小丫趁勢以二十幾個圈旋子和連續摔叉的高難度動作,生動地展現了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勇敢、頑強的精神風貌。

    竹馬洛子《小丫馴馬》還揉進了戲曲武打中的掃堂、撂叉、翻、前橋、飛腳等程式動作,使竹馬洛子這一傳統的民間歌舞藝術,得到了很好地繼承、提高和發展。

    長城線上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