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灰措施不得力 西安何時能將灰塵趕出去

    西安咋來的這“灰塵天”

    1997年起,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陜西省共同投資進行了《西安環境顆粒物的污染控制》研究,目的在於搞清西安灰塵來源。經過大範圍取樣分析,到1999年,專家們得到了各個污染源對西安灰塵貢獻的量化指標。主要參與人西安市環保科研所的副所長馬龍寶介紹灰塵的來源時指出———

    土壤揚塵是西安灰塵的最大“貢獻者”,其“貢獻”力度年平均達到39.9%。西安土壤揚塵包括城市中的裸露土地、郊區及周邊地區的農田揚塵,也包括來自內蒙古高原的沙塵暴。

    煤煙污染是第二大貢獻者,年平均達到27.3%,冬季則成為第一污染大戶,為38.3%,原因是西安冬季取暖多年來以燒煤為主。

    建築塵排名第三,年平均為22.4%。西安基建項目多,工地的揚塵量大。而西安冶金及重工業“冶煉塵”則只佔5.3%。此外,還有車輛,人們的活動造成“二次揚塵”。

    治灰措施得力時見南山如黛

    項目組的專家同時開出了治理“藥方”。專家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改燒煤為燒天然氣,在城市周圍種植防護林帶,城市內裸露地面實行硬化和綠化,建築工地應使用商品混凝土,道路兩側施工應用護板隔離,合理安排清掃馬路的時間,儘量使用不揚塵的清掃設備,增加道路灑水的頻率等。1999年3月,西安市委市政府專門召開各部門參加的研討會,聽取專家意見,後來又通過了“關於加強西安市環境保護工作的決定”,一場治灰大行動由此展開。

    市民感覺最明顯的是“禁煤令”,西安城墻內區域、開發區和曲江旅遊度假區率先成為無煤區。據統計,全市完成燃煤設施改造的鍋爐1348台。每年可減少燃煤50萬噸,少向空氣中拋灑了6000噸煙塵,並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萬噸。伴隨禁煤的還有集中供熱,城市中的小煙囪越來越少,這是人們能看到的最直接的變化。

    大鋪地磚,大種草皮,每個西安人都看到了自己腳下的變化。據統計,西安現在城區內已鋪地磚超過400萬平方米,佔可鋪面積的95%以上。僅最近兩年內就鋪了300多萬平方米。此外,城市周邊也增加了多處人工湖水面及園林建築,有效降低了土壤揚塵。市政施工中,使用鋼護板遮擋,也是一項有效的措施。

    兩年的努力收到了效果,據監測,西安大氣中灰塵的含量,1996年平均值是每立方米0.496毫克,1997、1998年分別為每立方米0.480毫克和每立方米0.428毫克,1999年明顯下降為每立方米0.372毫克,去年是每立方米0.351毫克,今年前10個月平均值為每立方米0.257毫克。雖然冬季污染一般會加重,但年平均值進一步下降已是定局。

    西安已經成功地從世界十大污染城市的名單上脫身。最令馬龍寶欣慰的是:有市民給他打電話,説現在“有時候能看到南山了”。

    再現湛藍天空仍需努力

    國家大氣品質的二級標準是每立方米0.200毫克,西安離這一水準還有距離。專家説,越到後面難度越大。要實現老百姓渴望藍天的美好願望,我們身邊還有一些事情有待改善。

    西安的道路清掃按規定每天有三次,第一次應該在早晨7點至7點半前完成,而下午和晚上則應在14點和18點前完成。由於沒有大型的清掃機械,有的清掃實際上是灰塵搬家,路人吃灰。而全市40余部灑水車及有限的資金,使得西安市能灑水的路面不超過三分之一,有的路段長年灰塵遍天。

    施工工地及運土車輛並沒有完全按照規定來做,車走一路灑一路的情況很普遍,凡是有工地的地方,周圍免不了灰塵盡起。

    還有專家説,西安市的幾座熱電廠分別位於東、西和北面,而西安長年多東北和西北風,南部是高大的秦嶺,燒煤的電廠排出大量煙塵全吹到城市裏來。更為環保的做法是多在煤礦區建坑口電站,直接把電輸入城市。

    要讓西安的天空清澈湛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華商報》2001-12-5

    

    


西安機場高速公路動工
西安盛裝迎接西部論壇
2000多年前古城西安水草豐美
西安周邊農民燒秸稈 古城濃煙瀰漫
今日西安突遇沙塵泥雨 石家莊白晝變黑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 @ china.org.cn 電話: 86-10-68996210/6148